第二十章 “十二五”期间晋城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调研报告
李凤远
一、“十一五”晋城市公共机构节能现状
(一)能源资源消耗现状
据2010年统计,全市共有1531个公共机构,水消耗总量656.37万吨,人均水消耗量45.8吨,单位建筑面积水消耗量2.62吨/平方米;用电消耗总量7955万千瓦时,人均电消耗量132.3千瓦时,单位建筑面积电消耗量15.02千瓦时/平方米;油消耗总量360万升,单车每月油耗量412.8升,单车每百公里油耗量16升;同比2009年各项能耗总体下降了5.1%
(二)节能工作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公共机构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通过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加大宣传培训、完善制度标准、实施节能工程、夯实基础工作等综合措施,扎实开展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作出了贡献。
1.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形成了市、县两级节能管理体制,建立了节能联络员制度,加强了信息、资源共享。全市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协调推进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
2.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各部门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完善制度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节能规章制度,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落实节能指标和年度目标任务,制定了公共机构用电、用水、用油、用气及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印发了能耗统计、公务用车管理等多项工作制度,初步构建起了能耗统计、节能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体系。
宣传培训持续开展。全市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各县(市、区)、各部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能宣传和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全市累计出动宣传车50多辆,设置咨询台20个,摆放节能宣传展板60多块,悬挂宣传横幅200多条,发放传单50多万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以会代训,共培训各级各类人员600多名。
4.基础工作得以夯实。组织开展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完成了全市公共机构2005-2010年能耗统计基本情况摸底调研,2009年4月对全市市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科学制订规划、政策,实现科学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向全市各公共机构转发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确立了能耗统计半年报、年报和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完成了“十一五”市、县两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上报工作。举办了各县(市、区)和市直机关能耗统计人员培训班,保证了全市公共机构2005年以来年能源资源消耗状况专项统计工作顺利完成,初步建立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体系,基本摸清了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状况。
5.节能改造有效落实。全市公共机构积极组织实施新建、既有建筑和重点耗能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工作,千方百计降低办公建筑能耗,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加快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项目建设,确立了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同时,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落实资金,扎实开展了公共机构办公楼空调、采暖等重点能耗系统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作。“十一五”期间共完成30万只节能灯的推广工作,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2万平方米。
6.用能管理得到加强。各级公共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及我市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公务用车配备管理,核定公务用车编制数,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加油和维修,实施“一车一卡”加油以及单车核算制度。
7.监督检查得到加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直各单位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及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作用。从09年开始,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纳入到市人民政府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于2010年5月25日至6月20日,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统计局开展了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检查考核,并将结果进行了通报。
二、加快推进“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一)节能量目标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为人均能耗下降18%,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3%。同时,要实现人均节电、节水16%,公务用车油耗降低22%,办公用品耗费降低12%,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灯使用率达到100%。2011-2015年,用水、用电、用汽、用油总体用量要比2010年逐年下降6%、4%、3%、3%、2%;2011年政府机构领域全面禁止使用普通照明白炽灯;2013年,全市公共机构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革,并实行按用热计量收费。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公务用车节油相关制度,探索推广一批新能源、节能公务用车;公共机构安全出口指示灯、地下车库照明灯运用LED等新型照明光源推广工程。
到2015年,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政策法规、绩效考核、政策投资、宣传培训、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六大体系,形成统一管理、职责明晰、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全市公共机构长效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能源和新产品,全面组织开展公共机构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打造一批公共机构节能标准示范工程。搭建全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对100家公共机构在线监测。
(二)加快实施十大重点工程(www.xing528.com)
1.示范单位创建工程。在全市各级机关、学校、医院、科技场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机构中选择节能基础较好、能耗总量较大、具备一定代表性的20家单位,开展示范单位建设,树立一批节约型典型。
2.绿色照明建设工程。在全市公共机构中推广应用高效光源、反射式灯具、太阳能和智能控制装置。到“十二五”末,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灯100%全方位覆盖;办公区、街道和公共场所LED高效光源和太阳能使用率100%;废旧光源回收率100%。
3.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在全市政府机构和学校、医院等拥有大型专用信息中心的重点公共机构,推广自然换热供冷等技术,采用优化设备布局、间接自然冷却、改进UPS供电等措施,推进数据中心配电和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完成5个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任务。
4.节能型灶具金燃工程。在全市公共机构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型灶具,实现节能型灶具使用率达到9O%以上,年节约天然气和煤气约12万立方米。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工程。“十二五”期间,在全市推广太阳能生活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光电利用项目、地源热泵项目。提高新购公务用车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6.节水建设工程。重点推广节水器具,大力在政府机关公共建筑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回收利用。推进节水型单位创建。全市公共机构实现用水分户计量,学生公寓全部安装用水计量表,实行用水收费。
7.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建成一批节能效果显著、示范效应突出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十二五”期间,要确定几家能耗高、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工作。
8.供热计量工程。对全市公共机构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同时稳步推进热源、管网和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9.零待机能耗工程。通过严格控制政府采购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标准,采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有效降低待机能耗。
10.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推进公共机构废旧电子产品、建筑废弃物、餐厨垃圾、办公用品的循环综合利用,推广使用再生纸,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强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建立资源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三)必须夯实六项基础工作
1.加强能源计量监测。贯彻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节能计量器具规范化、标准化配置管理,提高计量工作有效性。分期、分类推进公共机构在线监测平台建设,提高实时监测水平。
2.完善能耗统计制度。改进能耗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加工等处理手段,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信息平台。继续壮大公共机构能源统计队伍,建立统计台账,并依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按月填报,逐年建册。强化统计分析,定期开展节能降耗情况分析。
3.建立能耗定额标准。加强部门统筹联动,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能耗支出等相关标准,制订重点领域合理用能指南,加强用能指导。编制《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管理办法》,制订节约型公共机构评定标准。
4.完善用能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定期巡查、能耗公示等节能长效机制。推行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审查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用能源头管理。对新建及改扩建公共机构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合理控制公共机构用能水平。
5.推广新型管理模式。创新单位用能管理模式,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探索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具体机制。配套完善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财政补贴政策,试点实施公共机构后勤服务外包机制,按定额拨付公共机构能源费用,由外包公司负责整体能源管理。
6.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政府节能采购,逐步提高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占同类采购产品的比重,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评价监督机制。加强公共机构用能预算管理,指导公共机构开展能源支出核算,从源头上控制公共财政预算开支。按照公共机构能效定额指标,实施阶梯水价、电价和燃气价格等各种能源阶梯价格制度。
(作者系晋城市机关管理局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