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知道的道理,打开前途

青春知道的道理,打开前途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理5靠自己打开前途,不要坐在父母的肩膀摘苹果“啃老族”做不得“啃老族”,该词语20世纪90年代末期始见于英国,是指一些“既没有上学或工作,也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培训的人。”一切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不要继续依赖你的父母,做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据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彭然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自己贷款创业。

青春知道的道理,打开前途

道理5 靠自己打开前途,不要坐在父母的肩膀摘苹果

“啃老族”做不得

“啃老族”,该词语20世纪90年代末期始见于英国,是指一些“既没有上学或工作,也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培训的人。”这个词率先出现在英国,后被引入日本,指15~34岁这一年龄段的失业人群。现在,这个词也被中国和韩国使用,叫“啃老族”。

目前在英国16~24岁的人群中,1/6的人被列为“不就业、不在学或不接受培训青年”或是“迷失的一代”。这些人既不求学,也没有工作,更没有兴趣参加培训课程以提高技能。他们若不是靠父母做“啃老族”,就是依赖社会福利金过活。

据统计,失业者中70%是年轻人,这些人大多成了“啃老族”。这些年轻人小时候大多备受家长的溺爱,结果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长大后不愿意吃苦,或者畏惧困难,于是成了“啃老一族”。

用自己的双手撑起的天空才最晴朗,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面包才最美味,当年轻人走向社会,就意味着已经告别了温室,意味着自己将从一个躲在父母羽翼下的雏鸟变成一个需要自己觅食的独立青年。一切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不要继续依赖你的父母,做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小刘2005年大学毕业后,接连找了好几份工作。但是他独立性不强,又不愿意吃苦,对就业形势也不够了解,总觉得自己本事大得很,应该找一份钱多事少的工作。结果,好几份工作他都没有干长,不是嫌工作太累,就是嫌上班的地方离家太远,再就是抱怨同事们对他不够友好,他以为同事们都应该像父母一样宠着他呢。结果,好几份工作都辞掉了,索性也不去找工作了,干脆在家里当起了”啃老族”。

小刘在家里整日无所事事,除了上网就是睡觉,要不就是跟爸妈要钱出去消费,而且他抽烟、喝酒、泡吧样样“精通”,花钱大手大脚,根本不知道节制。爸妈有时候劝他调整心态出去找工作,他反而振振有词:“不是我不想工作,你看前几份工作,又累又没前途,有什么好干的。再说,没工作的又不止我一个,又不会饿死,你们不还有钱嘛,那么着急逼我出去工作干吗啊?”

结果,小刘就这样一直在家里啃老。四年之后,小刘的爸爸得了重病无法工作,每个月还要花不少钱治病,家里的积蓄很快就用完了。小刘看到家里这种情况,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起自己不仅没能为家里做出什么贡献,反而一直在增加父母的负担,他后悔莫及。

其实,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像小刘一样,刚走出校门时也许因为学历的心态而踌躇满志,希望在职场上大展拳脚。不过,现实总是跟理想有些差距,也许开口要4000的单位只给开2000的工资,还嫌你没有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根本不重视你。

对于年轻人来说,踏入社会初期,你就是一个小学生、学徒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而心理失衡。有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较低薪资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又或者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意去干,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但哪有这样的好事。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打了退堂鼓,回家做了“啃老族”,结果就更加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了。

曾有人这样刻画“啃老族”的生活状态: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真是入木三分。据统计,日本的“啃老族”占到了总人口的2%,尽管中国和韩国的“啃老族”没有日本那么普遍,但是人数近几年仍在不断上升,而且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

养儿防老,这是我国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年轻人不妨问问自己,别说补贴家庭、赡养父母了,毕业后自己能不能不再伸手向家长要钱,减轻一下家长的负担呢?看到父母斑白的鬓角,你还忍心让他们继续操劳吗?

年轻人如果以工作不好为借口,继续心安理得地依靠父母生活,其实是很不理智的。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喜爱安逸、享受舒适的惰性,年轻人自制能力差,更不能放任自己不工作不学习,就窝在父母的怀抱里而坐享其成。年轻人在安逸中习惯了,就会渐渐失去斗志,丧失勇气,最终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地走过一生。

毕竟,父母不可能呵护照顾你一辈子,最终,年轻人还是要独立面对这个社会,独立走完自己的人生。即使有短暂的迷茫期,也要迅速地调整过来,不要让自己有严重的依赖思想,什么事情都等着父母帮助解决,那样你自己永远不能在心理上“断奶”,永远长不大。

总之,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年轻人都不能把自己当做没有断奶的孩子,必须要认清自己的状态,找到自己的位置,多为父母着想,理智地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好好打算一下,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父母分忧,为自己负责。

靠自己才是真本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仅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投资:养儿防老,到孩子独立自主的时候就需要孩子赡养父母了。然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家庭的孩子尽管生理上成年了,但是心理上却还是具有严重的依赖思想,甚至发展成为“啃老族”。

据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年轻人是否意识到,独立性差在给父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一个人,在什么年龄阶段就需要做什么样的事,该工作的时候还赖在家里“啃老”,只能使自己离主流社会越来越远。本来应该在职场中锻炼成长的年轻人,等到年华老去却发现自己没有谋生的一技之长。等到父母老了,想帮你而有心无力的时候,你终究还要独立面对生活,那时,你又拿什么应对呢?

年轻人一定要摆脱依赖思想,靠父母不如靠自己,靠自己的双腿走路才是真本事,才能走出光明的前途。

彭然家境很好,2001年到澳大利亚留学,学了8年的多媒体设计。28岁时,彭然留学归来,他从自己的高中同学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林间养鸡现在很吃香,但是搞成规模的并不多。于是,他决定不靠父母,自己创业———养土鸡

这个想法跟父母一说,父母也很支持,但又怕彭然只是图新鲜好玩,于是就告诉他,想创业没问题,但是家里一分钱也不支持他,他必须白手起家。彭然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自己贷款创业。

2010年,彭然和那位同学在一个小山村租了80亩的竹林,准备进行林间养鸡,没想到的困难也就此开始。虽然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些创业的知识,但是从来没干过的彭然和同学还是吃足了苦头。

建立养鸡场时,没有床睡觉,彭然就用草堆了一个草窝睡在里面。长这么大,第一次天天晚上睡草窝,这滋味,彭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鸡场建在山上,在那里电话不通,网络也不通;他的跑车也很少再摸了,换成了更为实用的长安货车;这些都让从小到大生活在城市里的彭然很不适应。而且,每天醒来,就想起自己从银行贷的款,那就是背着一身债的感觉。

等养鸡场建好后,买来了蛋,在师傅的帮助下,小鸡孵出来了。小鸡要待在37℃~38℃的孵化室里,因为电压不稳,为了保证孵化室不断电,彭然不敢开电暖炉。春节期间零下好几度的温度,彭然躺在床上冷得睡不着,就起床到孵化室里巡视,观察小鸡的生长情况。

当小鸡的出栏量达到1万只时,彭然才想起父亲提醒过的销售情况,结果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跑销售,直到晚上回鸡场给鸡准备第二天的“伙食”,人都累变形了。

还好,在彭然没日没夜的努力下,养鸡场的销路打开了,自己的事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我终于知道了父母创业来之不易”,彭然说。他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而且下决心要把养鸡场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把它做好。(www.xing528.com)

如今社会上独生子女比较多,同时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这就导致有些年轻人从小到大在父母的关怀呵护之下没有吃过什么苦头。于是,一部分年轻人养成了极深的依赖心理,什么都想依靠父母,什么都需要父母出面解决。其实,年轻人只有像彭然一样,离开父母的羽翼,靠自己的双腿走路,才能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

对于年轻人来讲,在这个社会生存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难题。很多人就是放不下自己的架子,觉得自己学历高本事大,或者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错,靠父母养着完全没问题,甚至个别的即使家庭条件不好,也不愿意自己去努力,这才是导致年轻人无法自立的关键

出生于1986年的小卓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月平均收入三千多,每天开着父母帮忙买的“荣威550”上班。“才出来工作两年,要买一辆车实在不容易。父母见我上班远,公司同事都开车上班,父母也不想我脸上无光。”小卓说道。她家的经济条件还不错,买辆车根本不是问题。

不过,不论家庭条件如何,那都是父母努力的结果,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父母当做学习的榜样,而不要把他们当做依靠的后盾。人生的价值在于自己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不要怕社会暂时不能承认自己,那是因为你的能力还没达到,只要给自己一个奋斗的方向,放低自己的姿态去努力,年轻人终将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父母终将老去,年轻人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自己的家庭,将来还会有自己的孩子,成为孩子的父母。如果不懂得靠自己的道理,等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难道要一家几口一起“啃老”吗?难道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这样的榜样吗?

总之,年轻人应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会靠自己走路,让自己经过锻炼不但能够养活自己,还要有能力养活父母,这才是真本事。

让父母歇一歇

如今的年轻人面临的生活压力确实不小,很多人已经摆脱不了“啃老”了。

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很多年轻人还不能完全离开父母的帮助,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完全靠自己,而这些年轻人的父母们也表示愿意尽全力帮助孩子们减压:能帮忙买车的买车,能帮忙买房的买房,甚至年轻人自己娃娃的奶粉钱,也是从父母每月的退休金里出……

可怜天下父母心,几十年的岁月沧桑,他们抚养大了儿女。他们含辛茹苦,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到小学、大学,送到美丽的婚车上。父母们一路的艰辛和操劳,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能赞美的。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是该让父母歇一歇,让他们轻松一下了。

小刚的老爸60岁了,一个人在农村老家,种草莓,种各种蔬菜,每天从一大早干到晚,晚上还照个矿灯到地里继续干到很晚。菜收回来第二天又运到10多公里外的城里去卖。小刚评价自己在杭州的生活“也还过得去”:“我和老婆在杭州工作,在杭州有两套房子,今年刚生了个女儿。我妈在杭州帮着带小孩。”

小刚劝老爸少干些活,可怎么劝他都不听,还是坚持晚上照着矿灯到地里干活。老爸对小刚说:“以前蔬菜几毛钱一斤,现在可以卖两三块一斤,刚上市还可以卖五六块。卖卖菜每天也能卖个三四百元,少的时候也有一两百,收入比以前多多了。”老爸还说一个人忙不过来,让老伴也回去帮着干。

小刚经常劝老爸少干点活,保重身体,不过老人总是“闲不住”。

还有更多的父母是“不得不”:

就职于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秋雁,工作刚满一年。她刚毕业,没什么经济基础,在北京生活压力又大,租房交通、吃饭,偶尔买几件像样的衣服,2000元月薪根本不够。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向父母要钱。

现在秋雁每个月可以领到两份“工资”,一份是公司发的2000元月薪,另一份则来自家乡的父母,每月末都有1000元准时汇入她的银行账户。

24岁的李华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父母一让他出去找工作,他就说:“累得半死,才挣几百元,我才不要出卖廉价劳动力呢。”现在他每天在网吧打游戏,父母曾为他找过两份工作,李华干了几天之后都以太辛苦为由放弃了。

普通本科的学历,还挑三拣四,也不看看现在的就业形势,哪有什么好工作会从天上掉下来呢。”父母虽然忧心抱怨,却不得不从微薄的工资中分出几百元给儿子零花,“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孩子,总归要自己养”。

社会压力大,年轻人初入社会还不能很快地自立,这是客观事实。不过,年轻人自己应该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需要父母伸手帮一把也无可厚非;说社会新人在“心理断乳期”对父母还有短暂依赖,人们也可以理解;但若是不懂得让父母歇一歇,就令人心寒了。

“太辛苦了”、“太累了”、“让我干这个是大材小用”……这几乎是所有年轻人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父母的“支援”的理由。很多年轻人就这样挥霍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精力,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对孩子的毫无期限的“义务”,而埋头在“太辛苦”的工作里。

年轻人要靠自己打开前途,不要事事都依赖父母。尽管我们现代社会不见得要“割肉孝亲”、“卧冰求鱼”来回报父母,但是孝道还是要讲的。有时候年轻人不得不向父母求援,但是一定不要把这视为理所当然。让操劳的父母在把你养大成人之后歇一歇,这是每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

还有一些人,尽管自己已经成家立业,也没有把父母作为经济来源,但如果让“常回家看看”变了味,让父母成为自己的食堂、保育员,也是不好的。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父母少操一点心,少费一点力,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让父母歇一歇,让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不仅仅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更对年轻人自己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毕竟,年轻人总要独当一面,总要自己独立面对人生。很多不够独立的年轻人,不仅给父母带来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还给自己的人生蒙上了阴影。

最新调查研究表明,离校后既不工作也不继续升学的人中有15%会在10年内一命呜呼,“啃老族”多死于酗酒或抑郁症。据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3年,日本共有“啃老族”52万人,“啃老族”数量的激增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10月,日本就出现了两起因就业和升学压力引发的集体自杀事件。

人生对每个人都是一场综合的考验,不会对谁网开一面。真正能让你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并且发展的,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自己。所以,年轻人,请记得自己已经成年,你已经不是孩子,不要再死活不肯断乳,否则不仅父母们苦不堪言,就连自己的前途也会黯淡无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