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3 社会不会等待你去成长
学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快地成长
年轻人在走出校门之前,一直在象牙塔中生活学习,对于社会了解得一般不会很深。在学校里,年轻人往往书生意气很盛,常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痛快淋漓。然而,社会这个环境却不容许一个人有太多的书生意气。
比如,参加了工作,领导给你安排一个任务,你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一走了之。那样,痛快倒是痛快了,但是失业的痛苦恐怕也就紧跟着找上门来了。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除了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往往对自己认识不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常常脱口而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也常常充斥胸中。
其实,年轻人进入社会,要学的东西还非常多,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你不过是一个懵懂无知的新生而已。社会是没有耐心等待你慢慢成长的,这就要求年轻人一定要学会认识自己,褪去自己的书生意气,放低姿态,迅速地成长起来,在社会这座大熔炉里把自己炼成精英。
巴纳姆说:“每时每刻都有不明真相的群众降生人世。”对年轻人来说,刚刚踏入一个跟学校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很容易产生自我认识的偏差,这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年轻人要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达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
奥托·瓦拉赫读中学时,父母想让他走一条文学之路,长大后成为作家什么的。
然而,在学习了一个学期后,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也就是说,瓦拉赫在文学方面没有什么天赋。
然后,父母在征询了瓦拉赫的意见之后,把瓦拉赫送到学校学油画。可惜瓦拉赫在油画方面更不济事,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学期结束考试,成绩比文学还差,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给了一个非常令人难堪的评语:“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这个评语沉重地打击了他。
瓦拉赫一度苦恼极了,他不知道自己如此笨拙,到底在哪方面才能有所建树。这时候,他的化学老师给他提出了建议,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因此建议瓦拉赫学化学。
瓦拉赫经过认真思考,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化学方面的潜质,于是他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最后,瓦拉赫在化学方面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长处短处,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更快地成长。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或许就是自己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只有五个字,那就是:认识你自己。
不过,很多时候,由于阅历、经验等原因,要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年轻人进入社会之后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尽量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成长。
有时候,年轻人会因为年轻气盛或者太理想化而钻牛角尖,应该提醒自己,该改变的时候就要改变。不要太过执拗,不仅是认识自己的要求,更是立身处世的一种智慧。
有一部德国电影,叫《幸福一瞬间》。女主人公比阿是一个飞行员,从小父母离异,跟妈妈生活。多年来,比阿一直觉得自己的幸福只能停留在某个瞬间,而不能长久。于是,执拗的比阿因为一再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步步走错……
倔强的性格使比阿和妈妈之间一直有种隔阂,但妈妈非常爱她。比阿嫁给亚力山德罗之后,生活在一个她向往已久的和睦大家庭里。经过一次流产,再次怀孕的她选择生活在意大利的夫家,没有回到慕尼黑陪母亲。然而,母亲去世之后她才突然意识到,母亲是那么爱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阿的执拗给自己留下了一辈子的悔恨……
执拗是年轻人容易具有的心理特点,然而一定要分清执拗和执著的区别。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执拗是大敌,它容易蒙蔽你的眼睛,或者让你妄自尊大,或者让你妄自菲薄,这对年轻人的成长极为不利。
马克·吐温曾经热衷于经商,但是他根本不擅长这一点。于是在经历了商场上两次沉重的打击之后,他终于真正认识了自己,从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文学创作上。正因为他认识了自己,才使自己的努力有的放矢,从而在文学方面大放异彩。
年轻人唯有不断地学习成长,才能迅速适应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从而使自己的努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长就是不断超越自己
某人问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你为什么要放羊?”
小孩回答:“为了挣钱。”
“挣了钱之后干什么呢?”他又问。
“挣了钱娶媳妇。”
“娶了媳妇干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干什么呢?”
“放羊。”
有些人把这个故事当成了笑话,其实这是事实,而且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大脑的事实。这种思想,就是固守着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不知道人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年轻人拥有远大的理想,应该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年轻人心比天高,理想远大,这是好事。但是,人生就像登山,起点在山脚,而理想却是顶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要想缩短这个距离,首先要学会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有一个老人,他有三个儿子,为了确定哪个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他为儿子们出了一个题目。一天,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对他们说:“在远处,有一座很高的山,我年轻时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可以登上它,但是却没有实现。现在,我希望你们可以登上那座山的顶峰。”
于是,三个踌躇满志的孩子上路了。一周之后,有一个儿子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地回来了。老人问他:“孩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儿子兴奋地回答:“我看到了山花烂漫,看到了流水潺潺,还有鸟叫虫鸣……总之,那里简直美极了!”
老人听完,淡淡地对他说:“孩子,你的确走到了那座山。可是,你只是到了山脚下,并没有登上山顶。”
儿子回答:“是的,我在山脚下看到山峰高耸入云,我想我肯定登不上去,于是我就回来了。”
又过了一周,又一个儿子回来了。他看上去有些劳累,不过依然谈笑风生地向父亲诉说着此行的见闻:“山上草木丛生,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鲜花非常美丽,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鹿三两成群……总之,那里还不错!”(www.xing528.com)
父亲听完,点了点头说:“孩子,你的确登上了那座山。可是你只是到了半山腰,还是没有登上山顶。”
“是的,走到半山腰我已经很累了。我想,我的体力不足以让我到达山顶,反正我已经看到了美景,所以我就回来了。”
第三周过去了,第三个儿子也终于回来了。他看上去消瘦了不少,不过目光却炯炯有神。他对父亲说:“到达半山腰的时候,看到那么高的山峰,我以为自己登不上去了。但是,我想,如果不上去,我就一辈子也不知道上面的风景是什么样的了。于是,我坚持着,到后来只能一步一步往上挪,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山顶上虽然光秃秃的,但是我终于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非常值得!”
父亲欣慰地笑了,对他说:“孩子,其实山顶的风光并不比山脚和山腰美,但你所收获的却是超越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我可以放心地把事业交给你了。祝福你,孩子!”
其实,人刚生下来都是差不多的,伟人的第一声啼哭,也并不比普通的婴儿更加响亮。就算是在很多年轻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不会相差很远。然而,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有人不断超越,有人却进展缓慢,结果十年之后,曾经差不多的年轻人,可能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社会是宽容的,不论智力高低、贫穷富贵,它统统都接纳;社会又是苛刻的,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进步,就会逐渐被淘汰。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它一刻不停地奉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所以,年轻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不断地纠正自己甚至否定自己,进而超越自己,迅速地成长起来。
一只龙虾和一只寄居蟹在海底相遇了。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露出自己满身娇嫩的虾肉。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急流把你冲到岩石上去,一下子撞死吗?”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否则,我们就无法长大,也无法拥有更加坚固的外壳来保护自己,我们的每一次蜕变,都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生存。”
的确,超越自己,有时候需要首先否定自己,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是蜕变之前必须要经历的。正如那丑陋的毛毛虫一样,只有经过成蛹作茧,然后破茧而出才能成为美丽的蝴蝶。如果害怕改变的痛苦,那就只能活在过去的身躯里,限制着自己的发展。
因此,年轻人要想超越自我目前的成绩,就不要画地为牢,而是要勇于接受挑战,超越自我,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出以前做不出的业绩。当然,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年轻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厚积薄发。
这样,在不断地超越中完善自己,年轻人才可以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交出更好的答卷,从而使自己的个人能力得到更高更快的提升,实现卓越的人生价值。
告别稚嫩,拥有成熟的心态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朝气蓬勃难能可贵。青春是美好的,但稚嫩在社会上却行不通。有朝气、有锐气,更要学会褪去自己的稚嫩,用成熟的心态去拥抱社会,从而能更顺利、更快乐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听上去,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可是,这是人生的必然走向。同时,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成熟的心态,才能拥有更精彩幸福的人生。从稚嫩到成熟,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得不经受的历练,这是一个长大的过程,是我们都无法逃避的。也许,这个转变过程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但是只有以成熟的心态面对社会,你才能更好地与社会和谐相处,更好地阐释人生价值。
一位独自乘车出门的孕妇,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突然出现了临产的反应。她身边的乘客都非常紧张,束手无策的他们决定向列车长求救。
列车长连忙为这位孕妇安排了一间用床单隔开的临时产房。同时他也了解到,这位孕妇以前难产过一次,孩子没保住。列车长见情况危急,非常担心,于是迅速广播了紧急通知,寻找妇产科医生。
这时,乘务员将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带进了病房,这位姑娘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个月,而且还从来没有接生过。姑娘很明显信心不足,她偷偷地告诉列车长自己只是一名妇产科的实习医生,对接生的知识仅仅来源于课本。
在这种情况下,列车长犹豫了。但是如果要等到列车进站,然后把产妇送往医院,时间上显然是来不及了,必须马上接生。于是,列车长郑重地对这位姑娘说:“虽然你经验不够丰富,但你是医生,在这趟列车上,你就是专家。我们相信你,你一定能够做好的。”
姑娘在列车长的鼓励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她的语气迅速地变得专业而冷静:“请为我准备白酒、毛巾、热水、剪刀……”
半个小时之后,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告了母子平安。一直紧张等待的乘客们热烈地鼓起掌来。后来有人问这位姑娘:“你第一次接生就遇到了难产,你是怎么做到那么专业冷静的?”
这位姑娘回答说:“列车长的话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学校里懵懂的实习生,我感到自己就是专业的医生。作为车上唯一一个学医的人,我必须担负起这份责任和大家的信任,从这一刻起,我感到自己真的成熟了。”
泰戈尔曾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告别稚嫩走向成熟,也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成熟甚至是跟人生的挫折捆绑在一起的,就像那句“吃一堑长一智”的俗语告诉我们的一样,成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故事中的那位姑娘,从一个稚嫩的女孩,迅速地成为一个成熟专业的医生,她转变的契机在于那个特定的环境和列车长的鼓励。但是很多人从稚嫩走向成熟,却没有这么顺利。事实上,通往成熟的道路,总是磕磕绊绊居多。
现在有很多人一提到成熟,就把它等同于市侩和庸俗、圆滑和妥协,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这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成熟意味着更多的担当和责任,意味着更多的沉静和坦然。
邓超和帆帆在大二的公共课上相识相恋,认识他们的人都认为他俩是完美的一对。邓超是个优秀的男孩,才华横溢,体贴而幽默,总是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帆帆。帆帆漂亮活泼,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喜欢偶尔使使小性子,俨然一个骄傲的公主。
大学时光很快过去,转眼间很多昔日的情侣已经各奔东西。邓超为了跟帆帆在一起,毕业后选择留在帆帆所在的城市。他找了一份工作,从基层开始干起。下班之后,邓超经常牵着帆帆的手散步,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由于邓超的勤奋肯干,两年后他就成了公司里的骨干,成为部门的主管。因为工作繁忙,邓超不能像从前那样经常陪帆帆了,但他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帆帆开心。但是帆帆依然像从前那样要求他抽出很多时间来陪自己,邓超尽管很努力地满足帆帆的要求,但是毕竟工作还是占用了很多时间,帆帆的小脾气越发严重起来。
直到有一天,邓超下班回家,发现自己被锁在门外,任凭他如何解释,帆帆就是不理不睬。在门外冻了一夜的邓超决定跟帆帆好好谈一谈:“帆帆,我现在好好工作是为了咱们的将来,这些年我一直为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努力,你能理解我一下吗?”
帆帆却像从前一样,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跺着脚大喊:“我不听我不听,我不管我不管!”
然后,帆帆赌气似的说:“你嫌我管着你,那我们分手吧,不再束缚你,给你自由。”
邓超觉得帆帆不可理喻:“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帆帆说出那句话其实已经后悔了,但她是个骄傲的公主,从不认错,虽然她很想收回那句话。她不敢看邓超的眼睛,“我很冷静,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如果你真的想好了,我祝你幸福。”邓超疲惫地说。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哄着她。
骄傲的公主仍然没有成熟起来,她以为爱只是索取,对方就一如往昔地宠她。以前他总是用心地爱着她,几乎答应她所有的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但是她不知道,对方也需要理解,需要一个可以分担压力的港湾。就这样,帆帆在进入社会之后仍然停留在学生时代的稚嫩心理,她的任性让她失去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爱人尚且没有太多的时间等你成长,况且纷纭复杂的社会。社会更加现实而残酷,它不会有太多的空间容纳你的不成熟。所以,年轻人,进入社会,你要快速地告别稚嫩,拥有一颗成熟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