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励中引导
赵田萍 刘平光
家庭教育是一门育人树人的综合学问,也是一项培育人才的系统工程。
不论国内与国外、城市与农村,多数家庭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都期盼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勤奋成才。但愿望与现实有一个很长的距离。如何能在缩短距离的过程中,一天一天地显示家庭教育的效应;一步一步地让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长,正是为人父母和长辈们应尽的责任。
各个家庭的情况有所不同,每个孩子的个性也有差异。家庭教育只能灵活应用,因材施教,不能一律要求、生搬硬套。但有一些共同的规律,需要在实施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究竟用什么方式对教育孩子有效,就采用什么方式。如同医生看病一样,摸准病症,对症下药,方能有效。我家对孩子刘潮的教育,只有两句话:一是在鼓励中引导,二是从引导中鼓励。
刘潮是个脑子聪明、学习努力、善于思考、思维敏捷的孩子。但在小的时候,也有一些明显的弱点是:有信心,不细心;有决心,没耐心;对功课有偏爱。再加上自尊心较强,学习成绩不够稳定等特点,我们采用多等待、多鼓励、多引导的方式,让刘潮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弱点。在心理素质上下功夫,在塑造品格上做文章,在学习成绩上看效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从信心到决心。刘潮小时候脑子灵,胆子小,缺少自信。上了小学三年级以后,参加了全国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脑子开窍了,自信心增强了,自觉性提高了。但对学习的决心不大,学习时紧时松,情绪或高或低,主要表现是:有信心,没决心。针对这种情况,鼓励他继续参与全国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勇气和信心,引导他看到自己的长项与不足,依靠自己的实力,就可以树立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有了理想,就会有决心;有了目标,就会更加努力。家庭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使他的个性与专长得到更大发挥,在于树立孩子的学习理想与决心。刘潮从有信心到有决心,经过了一个从认识到理解的过程。从小学四年级以后,他的学习有了明显进步,到了六年级小学毕业时,数学成绩成了全班前三名,考试总分也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这时候他就下决心要报考太原重点中学山大附中了。(www.xing528.com)
二、从粗心到细心。1997年夏季,刘潮决心要报考山大附中双语班。但要从全省报名的1590名考生中,只录取45名学生,录取率仅为3%。当时我们也觉得没有多大把握。但刘潮有信心、有决心参加考试,最后以第23名的成绩考上了山大附中双语班,全家人都很高兴,刘潮也就更有自信了。
刘潮考上山大附中以后,全班的同学学习都很优秀,从总的成绩看,他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数学和物理处于领先地位。但又发现:刘潮的学习相当努力,功夫没有少下,以前的竞赛与考试问题就出现在不够细心的粗心大意上。本来会做的题,在细节上差了一点,就给拉了分。就为这事,我们也是从鼓励中引导,让他从以往的教训中总结。粗心和细心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大不相同的体会,并给他讲清楚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使刘潮逐步懂得了粗心的失误和细心的好处。有一次参加考试,没细心数学错了一道小题,丢了5分,他又大哭了一次。从这以后细心多了。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又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希望杯”数学竞赛,荣获了铜牌奖;上高中二年级时,又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荣获了优胜奖。为什么上小学的时候,参加了3次奥赛都没有获奖,后来的两次都能获奖呢?问题就出在原来粗心的失误上。
三、从烦心到耐心。孩子们小时候,好奇心特大,但缺少耐心。一道题连做3次就觉得烦心,写作文也是潦草应付,写完了事。虽然这是孩子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也必须从鼓励中引导改变过来,要不然养成习惯就不好纠正了。刘潮原来对作文和外语有点发愁,每次考试这两门课都要拉分。经过半年的耐心补课,作文成了全班的第三名,外语也成了全班的中等偏上水平。高中三年级的三次期中考试和模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名次逐步前移,从全班排名第15名,前移到11名,后来又移到了第8名,最后以520分的总成绩,顺利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化学系。农大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于2007年考上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又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看起来刘潮的学业比较顺利,每次升学也比较幸运。这是他自己主动学习、不断努力的丰硕成果,也是全家人在鼓励中引导、从引导中鼓励的家教效果。
(二女儿赵田萍曾为山西省邮电学校高级教师,二女婿刘平光现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
2010年11月,与大孙女赵津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