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智力潜能?
从出生开始,上天赋予每个人的能力大体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潜能。
何谓“潜能”?是指一个人体内蕴含的巨大能力。
通过智力测量,可以发现,智商130分以上的为超常,100分上下的为正常,70分以下的为低常。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美国著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均只用了1%的脑力。”也就是说,一个正常人的大脑记忆容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倍。如果人类发挥出其中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取12个博士学位。
据研究,世界上最聪明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其大脑的使用也没有达到其3%。所以说,人类的智慧和知识,至今仍处于“低度开发”的状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做到超常发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世界上的伟大发明和创造举不胜举。是他们推动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是他们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这都算作是人类最大的潜能。有的人一辈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就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开发自己的潜能,或者是只是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有的人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就是因为发挥了自己的部分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开发智力潜能的主要途径,就是要从小培育孩子充满幻想、树立理想,并为之开动脑筋、全力以赴。(www.xing528.com)
郭沫若先生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指出:“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由此可见,幻想对于创新以及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幻想家”。有一天他躺在故乡的小山丘上,眯起眼睛往上看。突然感到有无数道光线射入他的眼帘。好奇的幻想,带他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想象:“如果能乘一道光线去旅游,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幻想起了宇宙之旅,发现了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在空间上缩短和在时间上变慢的效应,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物理解释他的想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他就成了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只读过小学四年级、当过5年解放军、做过5年水泵工的山西籍青年郑渊洁,从小就是个爱幻想的少年狂、敢想象的“怪”青年。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却改写成了“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因为与老师“对着干”,竟然被学校开除,送他当了兵。正是靠这异想天开的奇妙幻想和与众不同的独特想象,竟然成了著名的童话作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神话。获得了“中华慈善楷模奖”称号,又成为“2010年中国最值得信任的二十人”之一。
幻想与想象哪里来?就是要从小引导孩子勤动脑子,多加思考,敢于海阔天空地想,善于脚踏实地地学。要把精力集中到开发智力潜能的焦点上,就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的老同事、我家的老邻居梁次文兄长,是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领导。他教育自己家的孩子时有一段名言,对我印象很深、启发很大,至今记忆犹新。他把发掘智力潜能形象地比喻为:“人的脑袋,不是口袋。口袋装满了,就不能再装了。人的脑袋是越用越勤,越装越多,越多越灵。只要脑子开窍,就会越学越灵,融会贯通。”正是在老梁大哥的辛勤培育下,不断发掘孩子们的智力潜能,他们家3个子女,学习一个比一个好,成绩一个比一个强。就在动乱不安的20世纪60年代,大女儿梁元、大儿子梁正、小儿子梁衡,先后毕业于大学本科,各自走到了成才路上。当时被誉为“大学之家”,后来又成了“名人世家”。尤其是梁衡,不仅由名记者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而且又是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散文理论家。他撰写出版的《梁衡文集》一至九卷,大都成为散文经典名作,有的作品被选入教材课本。每读一篇梁衡的散文,都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次认真的学习与思考。2003年笔者撰写的《家庭教育与责任》一书,就是在梁衡的建议和鼓励下写成的,后来的几部专著,也引用了梁衡的一些创意和名言,他还给我题签过4次书名。我庆幸有梁衡这位才华出众的晚辈成为我晚年坚持散文写作的学习榜样,更庆幸有梁衡这样成绩卓著的名人成为我们家第二代子女和第三代孙辈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心中偶像。
2010年11月,家人与亲属们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