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担当启蒙老师?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包括胎教、婴幼儿和青少年教育。
家庭教育,是爱心教育、品格教育、励志教育、合力教育,好家庭就是好学校,好家长就是好老师。
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流传着许多家教与成才的动人故事,成为伟大祖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百年树人、教育子女成才的宝贵精神财富。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实施胎教的传说与记载。西汉时期,大文学家刘向所著《烈女传·母仪》一书,就是为教子有方的母亲立传,并重点论述了古代胎教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进行胎教就能生出貌、才、德俱佳的孩子呢?他说:“故妊子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意思是说,人感受善的事物则善,感受恶的事物则恶。人所以在出生以后和社会的事物有相类似的品格,完全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时感受了外界不同的事物的缘故。这是最早的胎教论述。近些年胎教论述更为普遍,更加广泛。大都是从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为主,提出了许多有效良方。
我们家的第二代子女,先后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在当时家里还不多注意胎教,只知道母亲怀孕期间,不要干重活,不要乱吃药,营养要跟上,不要多生气。到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第三代,就注重了胎教方面的许多事项,但仍然把重点放在了孩子出生后到上学前的这段特殊教育时期。
人们都知道,孩子的发育成长期是非常敏感的。在这段懂事定型期间的教育又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承认不承认、自觉不自觉,孩子的父母亲和家长都会成为第一任启蒙老师和责任人。那么,如何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呢?起码应该做到“四心”:
一、抚育孩子要有爱心。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培育成人、成才,大体上要经历一二十年时间。家长作为第一任启蒙老师和责任人,承担着相当繁重、相当敏感、相当有效的启蒙教育任务。尤其是在开始的五六年时间,是一个孩子接触世界、观察事物、塑造品格、逐步定型的重要阶段。也就像把一块白布放进不同的染缸里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料一样。人常说,对一个孩子来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一个孩子的定型期,将会影响孩子发育、成长,以及能否成才的一生。爱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更是第一任启蒙老师的神圣职责。我家二女儿赵田萍和女婿刘平光,就是两位很有爱心的启蒙老师。
1985年,他们的孩子刘潮出生之后,田萍在山西省邮电学校当老师,小刘在河西晋机厂搞技术,路程又远,工作特忙。但两人没有因为工作忙,就放松对孩子的爱心抚育和启蒙教育。当时田萍没有奶水,全靠牛奶和稀饭等饭食喂养,会对孩子的正常发育带来一定影响。但他们做到了按时定点喂养,使孩子没有受到半点耽搁。刘潮一岁零一个月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托儿所,过上了集体生活。刚送去的时候,孩子哭闹,大人心疼。没过多久,孩子习惯了,玩得很开心。从小有了过集体生活的习惯,让孩子与小伙伴们快乐成长。当时大人们有点不忍心,事后证明,这是个明智的选择。尽管把刘潮送进了托儿所,定时喂奶喂饭仍然是自己的事情,一系列启蒙教育,更是自己的责任,两人忙得团团转,成天累得浑身软。但没有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没有耽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就凭一颗对孩子的智爱之心,让刘潮生活在温暖的摇篮里,从小就成了一个脑子灵、反应快、爱学习、懂礼貌的优秀学生。为后来考中学、上大学、读硕士、攻博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观察成长必须细心。一个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特殊时期。作为父母亲和家长,要像医生看病那样,通过细心观察,摸准脉搏,诊断清病症,才可以对症下药,积极引导。细心来自爱心,有了爱心,才能细心。我家大女儿赵晋萍和女婿涉国恩就是通过对孩子的细心观察,因势利导,成为既有爱心,更有细心的启蒙老师。(www.xing528.com)
1984年出生的大外孙涉洋,是我家第三代的第一个领头羊。对于这个孩子的成熟与成长,是全家人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涉洋小时候胆小、内向,还经常闹病,引起了家里人的担心。晋萍和小涉通过细心观察、热情引导,让孩子逐步养成了爱看书、爱思考、爱提问、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一上小学,就成为一名学习自觉、勤奋刻苦、功底扎实、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不仅出人预料地从普通小学,考上了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又率先出国深造,先后赴瑞典和瑞士攻读硕士学位,并长成了一米八一的个头,一副结实健壮的身体,成了弟妹们羡慕的偶像和追赶的目标。
三、沟通互动需要诚心。孩子们在发育成长中,需要沟通,需要互动,需要在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平等自由、坦诚直率的种子,养成心情愉快、善于表达、喜欢交流的良好习惯。从大孙女赵津身上看到了家长与孩子诚心沟通互动,在启蒙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出生于1987年的大孙女赵津,是由奶奶和我带大的,成为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端在手里怕掉了”,再加上当时的经济情况有了好转,从各个方面都想满足孩子的需要。但碰到一个问题是:孩子比较任性、个性也挺要强,稍不顺心会生气,处处以我为中心。有时候会和她爸爸赵岩平打冷战。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隔辈亲的娇惯有关,但更为主要的是与孩子缺乏平等诚心的沟通。首先是由最亲她、她最亲的奶奶与她沟通,她就会把心里话告诉奶奶。奶奶就会成为小赵津的知心人和代言人,承担起她信任的启蒙老师。她的妈妈也用沟通互动的办法,诚心相交,循循善诱,从开心中引导,在引导中开心。不仅逐步纠正了一些小毛病、小缺点,而且变得聪明机灵、爱好广泛、学啥会啥、学有专长的优秀学生。美术、书法、摄影、写作、外语等便成了她的专长,先后荣获了十几个奖项,后来称心如意地考上了外国语重点中学,毕业后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舞美化装系。从赵津的成长中,又一次感悟到:与孩子诚心沟通是启蒙教育中重要的责任。
四、智力开发更需耐心。婴幼儿启蒙的重点,是随时随地地发现孩子的潜能,精心耐心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我家大儿子赵红平和儿媳丁红,对耐心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实施的相当投入、相当到位,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我家的二孙女赵源,1988年出生在北京清华园,跟随父母出国成长于瑞典隆德城,小孙子赵涛1997年出生在瑞典。两个孩子既能了解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能吸收发达国家的现代素质教育。特别是有博士学位的赵红平和有双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丁红,两位高学历、高智能的耐心启蒙教育,让两个孩子尽快成为智力开发较早、知识层面很广、爱好广泛、注重体育锻炼的优秀学生。赵源从小学到大学品学俱优,连连获奖,能说五国语言,现在是瑞典名牌大学斯德哥尔摩商学院三年级学生;赵涛已经成为瑞典少年儿童中的一名华裔“小明星”。红平和丁红除了忙于单位的工作外,把主要的业余时间和大部分精力全都投放到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上,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陪孩子学、陪孩子玩、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一个“陪”字,体现了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投入和到位,显示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的耐心。比起国内的启蒙教育来,确实是重视得多、付出的心血多、实施现代教育的方法也多。他们不愧为中西合璧的、优势互补的、相当出色的启蒙老师。
有的好友常问我:“不知道是命运和风水好,还是先天的智商高?为什么你们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好,一个比一个强?”
我只能如实回答说,本人从不相信天命,但相信机遇;更不相信风水,而相信环境。至于孩子们的智商,并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在后天学习锻炼的。孩子们之所以能够顺利成长、勤奋成才,多亏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多亏碰上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好机遇,多亏顺应了国家重视教育的好机制,多亏适应了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好国策,多亏了子女们人人都费心,多亏了晚辈们个个都争气。对于我这个离休老报人来说,最想说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谢谢!”
1998年8月,全家在瑞典留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