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一支庞大的船队驶出长江口,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率27000多名将士开始了首下西洋的航程。在其后的28年间,船队战胜“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茫茫大海,友好访问了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非洲沿岸30多个国家,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由于种种原因,郑和下西洋的大部分历史史料都已经遗失殆尽,也因此留下了一个个历史谜案。
谜案一——郑和下东洋
1982年,时任山东大学中西交通史研究室主任的潘群,在第三期《文史哲》上发表文章《郑和使日问题初探》一文。文中称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出使过东洋。潘群以一系列史书记载来验证自己的推论——《明史纪事本末》上载:(永乐)十五年冬十月,遣礼部员外郎吕渊等使日本。先是帝命太监郑和等赍谕诸海国,日本首先归附,诏厚赍之,封建诸山,赐勘合百道与之期,期十年一贡;《明书·戎马志》记载:永乐二年,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复金,十年一贡;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书》中专门论述:文皇帝永乐二年四月,夷船11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松诸处。是年,上命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以上史料都为郑和出使日本提出了有力的依据。
郑和为何下东洋?因为贯穿明代300年的外患简单道来只有四个字:南倭北虏。南指日本,北指蒙古,郑和下东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腹背之患”。郑和也不负重托,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统督楼船水师十万,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日本,并将明成祖的旨意告诉日本执政者源道义,“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日本统治者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也正因郑和下过东洋,对其下西洋起了保障作用。从明帝国当时面临的形势来看,郑和必须先解决作为海防重点的日本这个后顾之忧后,才可以大举下西洋。
但有关这方面的官方记载在600年间却悄无声息地消失殆尽。有学者解释道:明代中期,供职兵部的刘大夏私自烧毁全部郑和资料,并因此成了保守派的代名词而被声讨了数百年。
谜案二——郑和为何下西洋
由于郑和出使东西洋各国的详细资料被烧毁,致使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知之不详,对其下西洋的目的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流行于坊间的N个下西洋版本也就无从考证。
寻找建文帝?
当年,燕王朱棣高擎“靖难”旗帜攻入京都应天(即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火焚皇后马氏与太子朱文奎后化装潜逃。虎口脱险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中国通史简编》有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于是,郑和下西洋是带着皇帝使命的——寻找建文帝行踪,但这一说法很快被学界推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金民教授认为,把明成祖下决心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寻找建文帝这一说法过于牵强。
耀威异域?
《明史·郑和传》中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异域”,这一说法也成了国外学者“郑和侵略说”众口一词的观点。但潘群经过反复研究考证后得出结论:是“耀威异域”而非“耀兵异域”。潘群强调,“威”与“兵”,前者是扬我国威,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而后者则是用兵打仗,是指军事行动。明成祖主张“厚往薄来”、“宣教化”,他说过对待别国千万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郑和七下西洋28年间只有过三次战役,而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仅一次,还是被迫自卫反击战。
迎取佛牙?
潘群教授认为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迎取佛牙。据他介绍说,明成祖的重要谋士姚广孝曾经随郑和下过一次西洋。姚广孝是一位级别非常高的官员,派遣这样的官员出行,说明朱棣对第三次下西洋进行过谨慎的策划,而迎回佛牙的事实以及当时隆重非凡的景象记载,也说明这一趟出航不仅顺利完成了使命,而且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佛牙迎回以后,朱棣专门派人“于皇城内庄严檀金刚宝座贮之”。
招藩来贡?
明成祖派遣郑和大规模地进行海外出访,本着厚往薄来、睦邻友好的原则,重燃一度在洪武末期停止入贡的贸易活动,与各国既开展贸易,又结下友谊。七下西洋不仅带回许多珍贵的贡品,同时,许多诸藩更是慕名到访中国。据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永乐一朝(明成祖年号),仅是南洋地区就有九十余个使团访问中国。永乐和宣德三十数年间,外国使团更多达四百多批,每次到访的少则六七十人,多则有五六百人。
谜案三——中国发现世界(www.xing528.com)
一位英国老军官加文·孟席斯试图用他大胆的假设来证实一个惊人推断——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
“我研究的证据说明,在1421年的整个航行期间,在高级将领洪保、周满的率领下,明朝的船队真正到达了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甚至南极洲以及澳大利亚。其中周满将军的舰队一直向西航行,经香料群岛返回;洪保将军的舰队向着南极洲往南航行,在回航时向东航行,途经南半球的海洋、满剌加和古里”,孟席斯肯定地说。他还列举了许多在非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滩上发现的中国帆船的遗骸以及与中国本土相似的植物群、动物群等,试图证明郑和是环游世界第一人。
但即使这样,在没有任何直接史实记录的情况下,单凭地图和海图就说郑和当年到过美洲、澳洲以及南极地区是很难具有说服力的。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也认为,中国坚持传统的“二位研究法”,而孟席斯则采用了不同于中国的研究方式,比如洋流、信风、航向,以及各种海图,并以此推断出郑和去了美洲。“理论上讲是说得过去的,但不要忘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环球。所以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小心推敲。”
如此看来,神秘的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谜案四——永乐十九年之谜
永乐十九年,在中国的航海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第六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西洋之行。同样,永乐十九年也是“多事之秋”的一年,现存的许多史料中,大凡有记载郑和下西洋一事的,必有永乐十九年。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哪些重大变故呢?
种种史实表明,郑和及所率船队的的确确在永乐十九年这一年出海。然而,关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中道取回”之说的谜局,也正是围绕这一年展开的。
“永乐十九年(1421年)太重要了,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的‘转折点’。时年明代迁都北京,当时郑和已经不受宠了,好多大臣也都纷纷批驳郑和下西洋一事。”潘教授说。当时,正好又赶上刚建好的北京三大宫殿突遇火灾,明成祖心中也很犯疑:这是否是苍天的惩罚?于是,其下令停止在西洋购买一切物件。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暴亡,其子仁宗继位后再次下令停止下西洋的活动,郑留守南京,负责修理南京宫殿。
谜案五——航海家墓在何方
关于郑和墓葬何处,国内史学家众口不一。一说郑和死后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另一说郑死后尸体留在了印度古里;还有的分析认为,郑死后时值盛夏,因担心尸体不便运回国,便葬于大海。所以牛首山之郑和墓只是一衣冠冢,并无尸体。南京大学教授潘群、江苏省郑和研究会马光汝主任、南京政治学院教授陈显泗,以及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宽涛,都一致认为郑和死后正是葬于南京牛首山。据常熟一造船厂老工人讲,古代远洋船只每艘船上都设有一间停尸房,专门用来停放将领尸体,相当于现代的太平间。明朝的造船技术很发达,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人死后放置停尸间不会腐烂,加之海水是咸的,将尸体用海水浸泡后,即使是夏天也不会腐烂。何况像郑和这么重要的首领怎么可能葬于大海?明朝行游在外的海船上都备有两副棺椁,专供保存首领尸体,这些在《琉球志》上均有记载。
谜案六——中国为何从此闭关自守
郑和下西洋后,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即销声匿迹。但这个15世纪震惊世界的壮举,对打通东西海道、密切中外友好交往、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到重大作用。那为什么在明代中期以后这种航海被终止,中国也由开放政策改为闭关自守了呢?
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明成祖便因财政问题,不再大力支持耗资巨大的船队出海。明成祖驾崩后,明宣宗在最后一次(第七次)航行后不久,下令严禁船只出海航行,以及停止所有建造远洋帆船及修缮工作,违反者都被处决。至此,中国的海上事业日渐衰落,自此开始步向闭关自守的时期。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际贸易和其后的工业革命,把西方世界推向了现代化。
可见,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是终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据粗略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了约二千艘海船。另据计算,每只船造价约五六千两白银,由此可见,下西洋船舶耗资之巨。
而这还只是一部分,对大量的外邦来朝贡者,论级行赏,数字也极为可观。明成祖曾说:“朝廷取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以品级赐赍,虽加厚不为过也(《永乐实录》卷一百一十九)。”
其实说到底,终止下西洋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国力由盛而衰。另外,当时统治者的短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他们只看到了郑和下西洋既耗费财政,又浪费人力、物力,而忽略了郑和下西洋的真正意义。它不仅促进了我国航海业的发展,也提升了手工业、冶炼技术、民间贸易的发展。所以说,中国古代由盛而衰的分界线是郑和下西洋,在此之后的数个世纪,中国航海业少见起色,更多的却是诸国列强用铁蹄和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程海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