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凉山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简介

凉山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简介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彝族“阿米子”何万敏摄历史沿革: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1]民族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被称为“夷族”。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凉山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简介

2.1 民族文化背景概述

人口分布:彝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于中国西南几个省。全国有三个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2年10月1日建立),彝族人口222.68万人(2010年统计数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7年11月18日建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建立)。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唯一一个由奴隶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边远贫困地区,大小凉山天然屏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封闭的社会历史形态,使传统音乐完整地保持了其古朴的文化特征。(图2-1)

img23

图2-1 彝族“阿米子”何万敏摄

历史沿革: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2570—前2550年)。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谜,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题。

目前,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羌氐说为主。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羌氐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形成的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彝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之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源)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路进攻云南,途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了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首领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撒(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黑骨、白骨,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明末清初黔西、滇东的彝族有两次向凉山的大迁徙。一次是黔西的水西部复明抗清,吴三桂以武力攻克水西,致使这里一部分彝族大举过江迁入凉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凉山的沙马土司就是那时从黔西迁来的。另一次是鄂尔泰对滇东北、黔西北乌蒙、乌撒、茫部、东川诸部的改土归流,也造成一部分彝族大举进入凉山与当地彝民汇合。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凉山彝族自治州则始终保持着奴隶制度,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凉山州由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步入社会主义社会。[1]

民族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映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人称彝族人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img24

图2-2 广场雕塑:彝族奴隶吹响号角,迈向新生活 何万敏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务院开展对各个少数民族名称的确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了彝族代表,在会议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称不统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内之分,“夷”不利于民族团结。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宗教信仰: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鬼魂的信仰。

语言文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大小凉山一带;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和广西西部;东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东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方言,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中部。(www.xing528.com)

凉山彝语属于彝族北部方言区,操北部方言的彝族人自称为“诺苏”,根据地域和发音特点,又大致可分为:

(1)圣乍语,主要的区域为喜德县、越西县、冕宁县、昭觉县、甘洛县、西昌市、盐源县、木里县、甘孜九龙县、泸定县,雅安石棉县、汉源县,云南的宁蒗县等。

(2)阿都所地语,主要的区域为凉山州的布拖县、普格县、凉山县、会东县、会理县、宁南县、金阳县,攀枝花的米易县、盐边县等。

(3)义诺语,主要的区域为凉山州的雷波、美姑,乐山市的峨边县、马边县、金口河区等。

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形成于13世纪。有老彝文和新彝文之分。老彝文旧称“罗罗文”,产生年代很早,晋朝时就广泛使用,但并不统一,后来多数保留在毕摩经书中。1975年,国家制定了四川《彝文规范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文字。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彝区推广使用。

文学艺术:凉山民间广泛流行着几种文学作品的彝文手写本,如反映奴隶社会道德观念的训世诗《玛木特衣》、史诗《勒俄特衣》、长篇抒情诗《阿莫尼惹》(妈妈的女儿)以及众多的格言谚语诗等,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这些口传文化遗产深刻地反映了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达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婚葬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凉山彝族处于奴隶社会,奴隶主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一个女奴的身价只值十五六只羊。除买卖包办婚姻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形式的婚姻形态。如姑舅优先婚(姨表不通婚)、转房制(兄亡弟娶其嫂)以及不落夫家习俗等均有流传。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抢婚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一夫一妻制

彝族历史上曾流行或存在的野葬、天葬、水葬、岩葬、树葬、火葬等葬俗,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岩葬不但是全族最古老的葬俗之一,而且是现今实行的土葬和火葬的源头。

衣食住行: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和长期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凉山彝族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在彝族服饰中,有男女老幼都非常喜欢的外套——擦尔瓦与披毡。擦尔瓦、披毡是用羊毛擀制成毡或用羊毛捻制的粗毛绒线织成毛料布缝制而成。披毡厚实宽大,可围裹住全身,也可做垫座,晴可遮日雨可避水,日作披风夜为被盖,被视为四季不离身的基本衣物。擦尔瓦与披毡相比具有一定装饰性。它类似披风,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以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在彝族服饰中,男装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三大款,大裤脚的裤脚宽可达1.7米以上,小裤脚宽仅4寸。彝族男装上衣多为素黑色,短不过脐,小而贴身,袖口、脚边装饰着花纹,并以排列密集的长袢扣为特色;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彝族女装分为衬衣、罩衣外套、坎肩、百褶裙四大类。有像晚清时期衣长齐膝、袖口宽大齐腕、领高齐耳垂的罩衣,有袖口窄小、里为红布、短小紧身美观的上衣,还有底边镶着一圈白色兔毛的外套坎肩。她们喜欢在上衣右衽大襟、肩、袖口、领口等处滚花,并用精美的盘扣做装点。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在腰际佩挂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针筒以及装饰过的獐牙,相信能以之辟邪。在凉山彝族女装中,最古老的、最传统的、最有代表性和最美的要数下装“百褶裙”,裙皱褶周长达200厘米,形状如喇叭花,裙长及地,下摆向四周散开。女子行走时,裙摆飘逸四撒,色彩晃动,体态显得修长优美,犹如翩翩起飞的蝴蝶。彝族服饰无论是男装、女装,还是擦尔瓦、披毡,其颜色都是以黑色、蓝色、青色为底色,但常用红、黄、绿、粉等颜色搭配,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展现出彝族男子像大山一样的伟岸、深沉和凝重,又突出了彝族女子的娇媚、多姿、高贵和典雅。(图2-3)[2]

img25

图2-3 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 何万敏摄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还有酸菜鸡、火腿、香肠、猪膘肉、石板烙饼、荞麦粑、牛肉糌粑青稞美酒、杆杆酒,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餐具和食具、炊具以木料制成,用红、黄、黑三色搭配,造型奇特,像精美的工艺品,体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凉山彝族传统民居以瓦板、茅草或竹板为顶,泥土或石板做墙体,一般一列3间,屋内分左、中、右三部分。房屋为单门,小窗或无窗。中部为堂屋兼厨房,设有火塘、锅灶,做饭兼取暖。右部为内室,以方柱装篾笆或木板隔成,安放木柜和其他家具什物;左部用立柱拦成牛圈、羊圈、马圈等,其上的抬梁上横放木板或竹笆,为客宿处或堆放杂物。各家有一小院,用以积肥、堆放柴草。

节日仪礼:凉山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3]、“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