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你,温暖我
心理学家亚瑟·盖提斯在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中曾说:“同情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需求,小孩子在受伤时,即使是一点点擦伤,也会需要大量的同情和安慰。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之所以会醉心于诉说自己的忧伤、病痛和一切生理异状的细节,全都是基于同样的心理。”
如果朋友自己或者家中遇到什么不幸,工作情绪非常低落时,往往最需要人的安慰和鼓励,也只有在此时朋友才会对帮助他的人感激不尽。这时,你应该学会安慰和鼓励朋友,让朋友把心中的烦恼和痛苦诉说出来,帮助朋友解决困难,分担痛苦。朋友一旦把心中不顺心的事情说出来后,痛苦郁闷的感觉就会逐渐消失了,而你此时每一句话语对朋友来说不啻于是一种甜蜜。
安慰有技巧,不然就会弄巧成拙。下面是安慰人应注意把握的几条原则。
(1)要同情,不要怜悯
一个人遭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十分需要人们的同情。同情是人世间十分宝贵的感情。真诚的同情不仅能使不幸者痛苦、懊丧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而且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使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比如孩子高考失利了,家长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是一味责怪:“真是黄鱼脑袋,没出息!好了,现在连大学的门都摸不到。我看你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去扫垃圾算了。”而有的则是同情式的安慰,积极开导:“这次是题目不对路吧?没关系的,爸爸年轻时考试也有过失利。生活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平坦的,有些曲折才锻炼人。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明年再考,或者边工作边学习吧。自学也能成才嘛。”显然前者的态度只能使孩子倍增痛苦,后者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2)要积极鼓励,不要消极埋怨(www.xing528.com)
受到不幸和挫折的人,由于一时无法摆脱感情的羁绊,往往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沉溺于一时的悲痛之中,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和幸福的未来。此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积极鼓励,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的前景。一位父亲骑车带儿子去看电影,路上不慎发生车祸。尽管父亲为护儿子而受伤,但儿子仍被撞死了。这时,父亲的心里已经很痛苦,如果家人再一味埋怨他、指责他,会使他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甚至导致精神失常。反之,如果家人积极开导他:“人死不能复生。家里人只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为保护孩子你已经受了伤,如果再因悲痛过度而影响健康,孩子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不安的。”这样,父亲就有可能感到了过分的悲痛于己于人都是无益的,终于摆脱了自责的情绪。
(3)要选择恰当时机
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以及“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不要时过境迁再安慰,更不要火上浇油惹是非。对生老病死之类的突发事件,要注意及时安慰。时过境迁再去安慰不仅失去意义,而且会使朋友已经平复的心灵重又勾起伤心的回忆,这是很不妥当的。而对于遭受失败与挫折的人的安慰,要选择对方最敏感、最易动情和伤感的时候来安慰与鼓励。
一位屡获大奖的运动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中失败而归,当她低着头,看着身边拿了奖的运动员在兴高采烈地接受一束束鲜花和记者采访时,不觉一阵心凉。这时,机场的服务员送来一束鲜花,她有些吃惊地说:“我,我不配,我是个失败者!”服务员说:“不,你同样用尽了汗水和力量。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没有失败就没有胜利。你应该抬起头,让失败属于过去,让胜利属于未来!”霎时,这个运动员的双眼涌出热泪,十分激动地握着服务员的手说:“谢谢,谢谢!”
这个机场服务员的安慰不仅适时、得体,而且正安慰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和最易动情的场景,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