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好的问题获得好的答案

如何通过好的问题获得好的答案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在说服中,我们可以利用所提的问题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兴趣,也就是说,让你的请求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并引发讨论,从而促成合作。说服对方的最佳方案是先来一个问题,再说出一句“因为”。我们如果要得到一个好的答案,就要学会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孟子言语技巧之高超在于,他不是先提第三个问题,而是先设两问,以前两问作为铺垫,诱导齐宣王做出肯定的回答,最后再提出怎样处置不会管理国家的君王的问题。

如何通过好的问题获得好的答案

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在说服中,我们可以利用所提的问题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兴趣,也就是说,让你的请求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并引发讨论,从而促成合作。

小时候我们常常一再地听到:“因为我说了就算”,这种说法带有权威感。等长大后,说“因为”时也就会带有某种权威性。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兰格曾进行一项有趣的实验。她请一群人排队使用图书馆复印机。当她问:“对不起,我只有五页文件,我可不可以先用?因为我要赶时间。”这时有94%的人会让她排在第一位!

如果这个句子没有最后一句话,只有60%的人会让她排到前面去。然而,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当她问道:“对不起,我只有五页文件,我可不可以先用复印机?因为我必须马上复印。”冲着“因为”这两个字眼,就有绝大多数的人会立即让她排到队伍前面去!

这里,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这个“问句”。说服对方的最佳方案是先来一个问题,再说出一句“因为”。可见,只有当你的请求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正因为使用了“问句”,人们就像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小狗一样,条件反射般地允许她排在自己前面!

高明的说服者能在说服中掌握主动,主导谈话的方向,左右说服的过程。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诱导性提问就是达到这一目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诱导性提问属于启发式问句,运用诱导性提问方式可以开启对方的思路,并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法庭上的审讯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法官往往会这样问犯罪嫌疑人:“你是否已经停止殴打受害者了?”

如果回答“是”,则表示你曾经殴打过受害者,如果你回答“没有”就表明你还在对被害人进行人身伤害。

事实上你或许根本没有伤害别人,但法官的提问中不知不觉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曾经殴打过受害者”。

这种说话技巧就是典型的诱导性提问。

举个例子,当你问对方:“兔子乌龟跑得快一些,对不对?”对方只有回答:“是。”你又问:“乌龟比蚂蚁跑得快,是吗?”“是。”又问:“蚂蚁虽然跑得很慢,但理论上它可以跑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对不对?”对方明知你的话语暗中设下了某个圈套,却不得不回答“是!”你再问:“如果蚂蚁趁兔子睡觉的时候继续跑,便会跑在它的前面,对吗?”对方也只得回答:“是。”“那么,乌龟也会跑到兔子的前面去对不对?”

对方无法说出“不”来,因为你所说的事情在理论上都是肯定的,所以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如果要得到一个好的答案,就要学会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诱导性提问无形中已经把答案放进听者的头脑。例如,你可以问:“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红的。你也喜欢红的,对吗?”这就是一个诱导性问题。人们先是默默地———在脑中———回答你的问题。一旦他们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他们打算同意你的建议,而你就开始引导对方踏上你为他们设计的行动道路了。凭借提问,你进入并且开始左右对方的意识。他们也会根据自己得出的结论改变原有的想法。(www.xing528.com)

诱导性问题很容易提出,你只需要把一个陈述句改装成问句就可以了。例如,“这本书很吸引人,不是吗?”广告、法庭、董事会、家庭,到处都可以发现诱导性问题的踪迹。陈述句后面紧跟的这个小小反问就使提问具有了寻求同意的意味。

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理国家时,就采用了诱导性提问的技巧。

他向齐宣王提了三个问题:

“假如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那就与他绝交吧。”

“若是位身任士兵的长官,不能好好地处理部下,那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那就把他撤职了吧。”

孟子再问:“那么,假如一位国君,不能好好地治理国家,那又怎么办?”

这一问齐宣王不好回答,只好支支吾吾,闲扯些其他事来摆脱窘境。

孟子言语技巧之高超在于,他不是先提第三个问题,而是先设两问,以前两问作为铺垫,诱导齐宣王做出肯定的回答,最后再提出怎样处置不会管理国家的君王的问题。

齐宣王引火烧身,苦于应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由此可见,诱导性提问是谈判中一种锐利的武器,运用得妙,能紧紧牵住对方的“鼻子”,使其就范。

诱导性提问就是立足于“导”着眼于“诱”;就是为了把对方紧紧吸引住,使其沿着你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引导谈判对方最终接受你的观点,做出你所希望的结论。

这样,发问者可以牢牢地掌握着说服的主动权,使对方处于被牵制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