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我”多说“我们”
《福布斯》杂志上曾登过一篇“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其中有几点值得借鉴:
语言中最重要的5个字是:“我以你为荣!”
语言中最重要的4个字是:“你怎么看?”
语言中最重要的3个字是:“麻烦你!”
语言中最重要的2个字是:“谢谢!”
语言中最重要的1个字是:“你!”
那么,语言中最次要的一个字是什么呢?是“我”。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www.xing528.com)
有人曾经做过调查,看看人们每天最常用的是哪一个字,那就是“我”字。为什么人们对“我”字特别关心呢?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谈论自己。因此,你若想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就要避免与对方争高低,而要维护他人的自尊心。为了使对方的面子不受伤害,我们千万不要常把“我”字挂在嘴上。
小孩在做游戏时,常会说“这是我的”、“我要”,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这或许无关紧要,但是在走入社会以后还是如此,仍然强调“我”、“我的”,只是一个劲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么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改变一下,把“我的”改为“我们的”,就可以巧妙拉近双方距离,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话。因此,会说话的人,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
我们经常看到记者这样采访:“请问我们这项工作……”或者:“请问我们厂……”经常发现领导者使用“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让我们……”等表达方式。这样说话能使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接近,听来和缓亲切。因为“我们”这个词表现出“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
比如说“你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便拉开了你与对方的距离,使对方无法与你产生共鸣。如果改为“我们最好再做更深一层的讨论”就会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距离,使气氛和谐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大家”这类具有共同意识的字眼,容易让对方产生错觉,搞不清你的立场为何,总以为你和他具有共同意识。
自古就有许多政治人物或领导者利用这种“我们”策略来笼络人心、化敌为友,当他举起手中的刀枪或拳头时,成千上万的听众也会同样地举起拳头高喊他的名字。
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存有潜在的“自我意识”,谁也不愿意被别人左右。如果他认为你是在说服他,那么他的反抗意识就会更加激烈,而不愿意接受你的看法,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为谋取私利而进行的伪装表演。
经常使用“大家”、“我们”等这类字眼,会使人感觉到大家均是同路人,是生命共同体,于是对方原本顽固的心理防线会不攻自破,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你的观点。自我意识愈强的人,越容易被对方这种“我们”说话策略所催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