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到教育原点:朱永新教育随笔选

回到教育原点:朱永新教育随笔选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受瞩目,还因为人大附中连续多年在高考中独占鳌头。但一直没有真正地走进人大附中,走进刘校长的心灵世界。周校长告诉我,人大附中提出要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她自豪地告诉我,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队多次荣获世界冠、亚军。这让我们听了很感到意外,但这样的事在人大附中却很多。再访人大附中,又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到教育原点:朱永新教育随笔选

在中国教育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是一个颇受瞩目又争议不少的学校。之所以受瞩目,是因为她创造了若干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奇迹,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学校园网、第一个中学生汽车模拟驾驶教室、第一个科学虚拟实验室、第一个中学生足球俱乐部,第一个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学校开通远程教学,率先开设了综合创新的校本课程。之所以受瞩目,还因为人大附中连续多年在高考中独占鳌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连续四年,摘得北京市高考文科或理科状元桂冠,还有单科状元、理综满分、数学满分……之所以争议不少,是因为有些专家学者批评她独占了优质教育资源,积聚了北京最好的生源,是因为她行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线

作为这个学校的“掌门人”,刘彭芝校长也经常体验到这两股力量带给她的欢乐与烦恼。有时候,她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享受人大附中的各种荣耀与辉煌;有时候,她又在专家的批评场中咀嚼不被理解的痛楚与失落。在这样一个冰火两重世界生活的刘校长,自然有许多感慨。

几年前,同作为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副会长,我曾经有过一次与刘校长“亲密接触”的机会,但未及深谈。后来,有机会读到刘校长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似乎又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一直没有真正地走进人大附中,走进刘校长的心灵世界。到北京工作以后,我一直想探索这个学校的真实面目,一直想了解这个学校的成长奥秘。于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在事先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独自“闯入”这个让我神往已久的校园。第一次走进校园,丝毫没有让我“兴奋”,不像有些人曾经对我说的“富丽堂皇”。坦率地说,与我们苏州的梁丰中学、木渎高级中学相比,人大附中的校园与建筑,只能算是“二流”。脚下的道路,有高低不平的地方,有裂缝很大的地方,更加让我目瞪口呆的是,陪我的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周建华苦笑道:没有钱修,所有的钱都用在那幢正在修的学生宿舍上了。

到了行政楼,刘校长正在与学生家长“谈心”。周校长告诉我,其实这是校长“面试孩子的父母”。刘校长几乎对每个孩子入学都费了不少心思,力图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和家庭的基本情况。

我提出不影响刘校长的正常工作,先去看看学生们的课堂。于是看了几个教室,有的在学京剧,有的在学法语,有的在学陶艺,周校长自豪地告诉我,学校开设了150多门选修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四个领域,仅外语就有英、法、德、日等11种。为了开设劳技课,学校成立了劳技教研组,引进了10多名在物理机械、数学、化学美术电子等方面有专业特长的老师作劳技教师。每逢选修课报名时,老师们都要利用多媒体展版、实物热情宣传,同学们则要挑剔地选择。我想,只专注于考试,只关心分数的学校,是不可能用如此大的精力,花如此大心思,开设如此多的课程的。

周校长告诉我,人大附中提出要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他说,刘校长一直认为,当代学生应当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兴趣和尊重,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刘校长有一句很精彩的话: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能尽情展示自己的精彩,而学校就应该为学生搭建舞台,拉开大幕。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王羽熙同学具有绘画天赋,尽管分数不够,人大附中还是破格录取了他,并给了他发展才华的舞台。他策划指导班里的英语剧《指环王》,在全校引起轰动,毕业时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电脑动画专业。

学校的12名同学参与了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实验,他们的成果获得了全国大奖,世界权威杂志《自然》(Nature)首次出现了中国学生的名字。

下午四点多,刘校长终于有时间“接见”我了。“接见”的地点是在学校的乒乓球室。周校长告诉我,刘校长擅长“乒乓外交”,客人到学校的最高礼遇是打乒乓。这是一个地下室,原来是准备停放自行车的,刘校长把它改造成一个体育活动场所。刘校长对体育的情有独钟是出了名的。她自豪地告诉我,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队多次荣获世界冠、亚军。成立于1992年的“三高足球俱乐部”取意“道德品质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这个俱乐部开创了教体结合、由学校直接培养体育人才的先河。通过俱乐部的建立,引进了社会资金和专业人才,俱乐部还与中国足协对口挂上了钩,为国家输送了数十名职业球员,为清华、北大等高校输送了100多名优秀毕业生。2002年,人大附中与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共建国际象棋国家少年队,中国棋院派教练长住基地,作为人大附中的学生,队员在没有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开展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两度获得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国际象棋队培养出了多名国家大师,还有的队员入选国家队。人大附中的围旗队、健美操队,也同样成绩斐然。

学校体育活动场所的第一间房是台球室,据介绍,一位爱好台球的同学进入人大附中时,家长问学校能不能给配个台球室,刘校长觉得应该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便答应了。这让我们听了很感到意外,但这样的事在人大附中却很多。

还有一位同学叫程丛夫,12岁就获得了北京市首届卡丁车比赛冠军。虽然他学习成绩一般,还经常因参加训练耽误上课,但学校认为他有特殊天赋,不但收下了他,还允许他不按时上课,落下的课由老师个别补。后来,又特批他直接升入高中。在学校期间,程丛夫获得了多个冠军,毕业后成为麦凯伦车队的签约车手

一个如此重视体育,如此重视特长与个性发展的校长,丝毫让我们感觉不出这是一个以“应试”见长的学校。

一番较量,打了一个平手。坦率地说,刘校长的乒乓水平不一定比我强,但她敢于拼搏的精神让我感动。

如果说第一次访问人大附中是不速之客的话,第二次则是刘校长主动邀请的“座上宾”了。2008年6月12日,我陪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原主席许嘉璐同志再次走进人大附中校园。

再访人大附中,又有许多新的发现。而人大附中教师们的成长故事,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学校参观时,我们见到了王玢老师,他本是学校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员,刘校长发现了他的才能,给他创造学习机会,委以工作重任,他成了学校校园网的开发和管理者。

我们还见到了王琦老师。她是物理教研组组长,物理特级教师,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王琦通晓英语和计算机,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国际研讨会上的专家佩服不已。2005年她赴英国参加了专门培训英语教师的“中学英语教师里丁项目”的英语培训,作为非英语教师,王琦获得了只有10%的学员才能得到的最高等级成绩,英国教师认为她完全可以教英语。她被刘彭芝校长“点将”,成为开创人大附中虚拟科学实验室的主力。(www.xing528.com)

化学实验员曹葵的故事更加神奇。曹老师在工作之余喜欢经济理论,在学校引起了议论。刘校长却力排众议,支持他取得了相应学历,他刻苦钻研,取得了研究成果,在学校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选修课,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刘校长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教师充分发挥特长,能发挥学校里每一个人的潜能。魏二明是来自河南的临时工,在人大附中食堂当炊事员,他向学校提出想通过成人高考上教育学院餐旅系中国烹饪教育专业深造,刘校长立即表示支持,还给他报销了学费。魏二明的毕业论文被学院评为优秀论文,后来,他获得了全国烹饪大赛金奖,为学生开设了“厨艺雕塑”选修课。现在已经是学校食堂的主管了。另外一个临时工王峰的故事也同样感人。王峰来自陕北,在人大附中种过花,做过饭,烧过锅炉。刘校长注意到他喜欢摆弄电器,就破格把他调入电教室,他自学掌握了各种电教器材的使用,学校多次送他外出进修学习,拿到了电教上岗证。他的电教作品多次被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类报纸征用、选用,他成为学校的电教室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发表多幅作品,多次参与大型专题片的拍摄,他的摄影选修课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刘校长骄傲地用PPT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摄影作品。保洁员小齐边工作边学习,已通过全国高校自考的多门课程,能和外教做简单对话,她还立下了从事幼儿心理教育工作的志愿。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我想,学校的工勤人员都能够这样被培养成为出色的人才,普通的教师就更不必说了。

刘校长说:“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业绩。他们能翻多大的跟头,学校就给他搭建多大的舞台。”

其实,人大附中引进的教师非常少,大部分还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在参观时,我注意到学校有一个专门的排练厅,供爱好艺术的同学们在这里磨炼基本功,在这间不大的排练厅里,培养出了在国际上受到赞誉的人大附中艺术团。1995年成立的学校交响乐团,已经名声在外,2006年获得了第3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大赛评委会盛赞他们的演奏“给人们带来了视听的享受”,展示了“一流的音乐教育”。人大附中艺术团多次赴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演出。艺术团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赴美展演,引起轰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市市长相继宣布人大附中艺术团到访之日为该市的“人大附中日”。

人大附中的各种学生团体十分活跃,学生志愿团经常开展活动,深入社会。学校还开展“模拟联合国”,开办学生公司,每年举办一次学生电影节……这里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甚至比一些大学还丰富。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以后,我们在会议室里坐下来,聆听刘校长如数家珍般的情况介绍。其中的许多成绩,刘校长的教育理念,在媒体的报道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我特别关注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人大附中如何把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影响到更多的地区与学校。我注意到,最近几年,人大附中一直在努力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西部教育和北京薄弱学校。他们“手拉手”结对帮助宁夏六盘山高中,在干部挂职、学生培养、远程互动教学、网络资源共享、重大课题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合作,而且把该校的学生请到人大附中来免费“留学”,使西部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了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人大附中无偿帮助海淀区西颐中学、北航中学发展优质教育,把管理骨干、优秀教师长期派到这两所学校,带动这两所学校的管理和教师水平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他们还在北京郊区的延庆县设立了分校,把优秀教师派到延庆支教,一去至少就是一年,延庆的老师们慕名而来,在教室后面、过道里听课,一学期的课都上成了“公开课”。支教的老师还教延庆的同学们各种乐器,帮助他们成立了合唱团。2007年9月,他们又派11名教师常驻该校。人大附中还与河南新密市政府合作创办了人大附中郑州分校,相继有36批、430多位新密的教师和学生到人大附中培训、交流。在座谈时,又听刘校长说,他们正在与云南的一所学校接触,准备提供对口帮扶。刘校长还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100所优质中学通过网上远程教学,支援西部地区中学的发展。2005年还发起了“百名中西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营”。许多学校也经常开展类似的活动,但是往往是在不影响本校教学的有限范围内,时间短,内容和形式单一,而人大附中则是全面帮,对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很“舍得”,毫不吝惜地拿出来共享。刘校长不但没有独占优质教育资源,而且是在不断创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刘校长和人大附中人深刻认识到,对别人的帮助绝不是单向的,不仅是付出,老师们在支教中也在新的平台上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二是人大附中如何与国际教育接轨。我同样注意到,这是一所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学校。刘校长1997年一上任,就提出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的办学目标。她带领教师和学生,坚持走出去,先后有500多名学生出国参观访问,给教师们也创造了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学校也没有忘记“请进来”,其实后来已经不是“请进来”,是很多学校慕名而来。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英国伊顿公学,澳大利亚三一学校,新加坡莱佛士书院等多所学校都派团到人大附中交流。学校每年都要接待很多来访的国际同行。美国纽约州堪顿中心学校、纽约州立大学等多所学校与人大附中建立了友好校关系。刘校长还极力推动远程教学,2000年以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名校开展网上教学。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人大附中高立了国际部,招收了16个国家的120多名学生,2007年首届毕业班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刘校长讲完之后,几位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三学生做了简短发言,同样精彩。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确非同一般。他们把自己的母校比作天堂,一位同学说,在人大附中学习是幸福的又是幸运的,在人大附中的六年学习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事,这件白色的校服值得每个附中人穿一辈子。

考察结束时,许嘉璐副委员长用八个字概括了他对人大附中的评价:感动、钦佩、羡慕、深思。感动的是刘校长带领的整个教师、职员、工人队伍爱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视教育事业为自己全部的感情、思想的寄托,也为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奉献感动。钦佩的是人大附中的创新。2001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新想法、新措施,人大附中是全面的创新,真正的与时俱进。既羡慕人大附中的同学们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也羡慕老师们在这样的领导集体带领下工作。深思的是,以刘校长为代表的人大附中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把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这种精神迎接中国教育改革关键阶段的到来。人大附中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

我的感受和想法与许嘉璐副委员长不谋而合,他说出了我想要说的话。不过他的概括更准确更有高度。

两次来人大附中,明察暗访,挂一漏万,但是激动之心难以言表。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这样的探索者。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代表着中国教育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