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1日,是新教育实验值得纪念的日子,她应该被写进新教育的历史。
中午11点,上海的王海波先生准时来到苏州。他的到来,为新教育带来了海一样的广阔的空间。
他是看了章敬平先生在《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文章《新教育进京赶考》后主动与我们联系的。8月6日,打开我的教育博客,一段亲切的留言让我感动不已:
朱老师:
您好,由衷希望能为新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看了7月24日的《经济观察报》才知道您的理想的,希望通过捐赠能支持您和您的团队,我的手机是***********,上海的。E-MAIL:********,王海波,向您和您的团队致敬。
由于我在外地出差,我把王先生的联系方式转给了《经济观察报》文章中提到的“一个美丽而睿智的女人”,请她尽快联系。8月7日,营总专门去上海拜访了王先生。王先生告诉营总,他以前只有一个赚钱的目标,而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以往所做的善事,往往是看到一些可怜的人与事,而一时冲动无序经营。正是《经济观察报》的文章,让他觉得新教育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工程。他愿意永续奉献全力支持。第二天,王先生就捐献了10万元作为他捐给新教育的第一笔研究基金。同时,他与营总相约,尽快与我们见面,研究新教育的造血行动。
两个星期以后,在我的办公室里,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让我敬佩而感动的年轻人。其实,在我十年市长的历程中,见过的企业家和亿万富翁不计其数,但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有人文情怀的并不多。许多关系比较好的企业家,虽然也关注我们的新教育事业,但是慷慨支持的也很少(当然我从来没有向任何人开口)。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企业家,为什么会主动加盟我们的事业?
海波的衣着非常朴素,一副大学生模样的简单装束。他是一个一岁孩子的父亲,他说,他希望他的孩子今后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199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个炒股票的朋友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他成为了一个“个体户”,股票和海运成为他事业的双翼。但是,在轻松赚钱的同时,他感到若有所失。他说,如果不能够对社会做贡献,不能够有赚钱以外的追求,钱只是钱,不具意义。
海波知道我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一群单纯得透明的人,一群不会赚钱的人,而新教育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职业的队伍,需要可持续的发展。这些正是他能够贡献于我们的团队的。他不希望一次性捐许多钱让我们慢慢花完,而是希望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源源不断的“造血的机器”。因此,我们在一杯清茶的交流中达成了共识:由他出资500万共同成立“海波新教育基金”,基金由他亲自运作,所有的盈利全部用于新教育事业,每年不低于50万元支持新教育事业,不足的部分由他另外支持。他让我们相信他的运营能力,他说,可能许多年以后这是一个很大的基金!
我为海波的慷慨无私而感动,他却非常淡然。他说,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像新教育,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健康地成长,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真正的学习不是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而是今后学习的能力与阅读的习惯。海波的许多观点,竟然就是新教育的基本理念,而我在陈述新教育的许多想法的时候,海波也频频点头。在一旁的营总说,“你们简直就是隔世的弟兄!”
中午两点,海波匆匆地自己驾车离开了苏州。我还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海波新教育基金”已经正式启动!真是天上掉下一个王海波!
晚上,我给海波发了一个短信,我说:“感谢上天,让新教育结缘王先生。在这样一个人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一起谈读书论人生,是一件多么美好多么惬意的事啊!感谢你加盟新教育的团队,使我们如虎添翼!”
海波很快回短信:“是的,我们确实有缘,为了新教育事业,我跟老兄您结伴而行。”(www.xing528.com)
已经在火车上的营总则感叹我们的见面:“真好!这位从天而降的兄弟,如一平所说,是你的心念感动上苍。”
营总提到的一平,是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的赵一平居士。如果说王海波先生给新教育带来了海一样的广阔的空间的话,那么,无锡灵山给新教育则是带来了山一样的厚重的基石。
与无锡灵山的结缘,竟然也是《经济观察报》的主笔章敬平先生。2004年的时候,他是《南风窗》的首席记者。那一年,我被《南风窗》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他路过苏州时给我送来了纪念奖牌。没有想到,他从此也与新教育结缘。
在交流中,他发现新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实验,而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很快,他撰写的《南风窗》的封面文章《新希望工程》正式发表。文章写道:“原先的希望工程是一项增添书桌的工程,侧重于物质。新希望工程是一项有了书桌后塑造一个什么样人的工程,注重于精神。”作为章敬平的朋友,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的董事长吴国平先生很快读到了这篇文章,马上委托敬平邀请我去灵山洽谈合作事宜。
我与吴国平居士谈得非常投机。他说,灵山慈济基金会是由刚刚荣获“中华慈善奖”的无锡祥符禅寺和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的,旨在进一步利用灵山广泛的社会资源,更好地探索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路子,组织一支热心支持和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和社会救助工作,给需要关爱的人一点温暖,给有爱心的人提供一个善缘,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促进社会的公平、进步、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灵山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基金会,不打算直接参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避免成为“第二民政局”。他强调,灵山慈善基金会的目标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力量,这与新教育实验的追求是一致的。灵山一直在寻找值得支持的公益事业,现在总算有了明确的方向。20分钟的时间,我们的手就紧紧握在了一起。在一旁的章敬平先生欣慰地露出了笑容。
回到苏州,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夫人,谁晓得她的脸马上沉了下来:“你怎么化缘化到菩萨头上了?”我解释说:我们做的是同一个事业,都是致力于“心灵的环保”,投入的都是“灵魂的事业”,从事的都是和谐社会的“人心工程”。我不是化缘,而是灵山主动与我合作。
此后,在赵一平居士的具体负责下,灵山与新教育的合作全面启动。2005年夏天,在太湖之滨著名的灵山大佛脚下,灵山慈善基金会启动了资助新教育实验的“试点工程”,在全国8个省,为20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配备了电脑、图书等必备的资料,成立“新教育实验工作室”,并为“试点学校”培训师资。今年6月,基金会在贵州湄潭、凤冈举行了“新农村、新教育、新希望”的专场报告会,向1000多名教师传播了“过一个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理念,点燃了西部教师参与“新教育实验”的激情。
2006年7月14日晚,吴国平居士告别了病危的父亲,来到北京。15日上午,新教育实验第六届全国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礼堂召开。当他在开幕式上激情讲解灵山为什么结缘新教育的时候,当他宣布资助新教育实验500万元成立“新农村、新教育、新希望”基金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的父亲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这个儿子。讲完话的国平看到短消息,强忍着悲痛,悄悄离开了会议,离开了北京。我给他发了一个短消息:“为了新教育,你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我们504所学校、5万名教师、80万学生与你同悲共泣!”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与灵山共同举行的“新教育贵州行”的队伍已经出发,近10位教师将在贵州山区进行为期20多天的支教。同时,灵山基金会正在研究如何支持教育在线网站的建设,为一线教师提供稳定可靠的精神家园。
我们新教育人非常欣慰,两个500万元,都是章敬平先生的文章结缘,新教育一开始就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与呵护。
我们新教育人非常欣慰,与我们同行的有“海”有“山”。我们有海波为我们提供的广阔的空间,我们更有灵山为我们支持的厚实的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