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庸鲁迅之争背后的教育反思

金庸鲁迅之争背后的教育反思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在各地的课改中,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数量逐渐减少。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甚至发出了“金庸取代鲁迅”的担忧。但是在金庸鲁迅之争背后,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深思。而中小学正是一个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文学素养的形成时期,因此课文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金庸鲁迅之争的背景。在这场金庸鲁迅之争中,我没有听到多少来自学术界的声音,缺乏学术普遍认同的经典,其实并不宜轻易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金庸鲁迅之争背后的教育反思

近日,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雪山飞狐》等的节选片段出现在了课改后的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与此同时,在各地的课改中,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数量逐渐减少。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甚至发出了“金庸取代鲁迅”的担忧。

这种担忧,当然是不必要的。金庸既然作为汉语写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在教材中给予他一定的地位也未尝不可。金庸挤进教材,并不等于鲁迅要被淘汰出局,事实上,鲁迅大约永远不会被淘汰出局,就好像《诗经》或者唐诗宋词永远不会被淘汰出局一样。拥金派或者拥鲁派的背后,往往仍然是非此即彼的一元思维。

但是在金庸鲁迅之争背后,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深思。

一是选择课文的标准是什么?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可以粗疏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课文本身是学习对象,比如类似《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经典篇章;另一类是课文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工具,这类课文往往是时文,叶圣陶先生说的“课文无非是例子”,谈的就是此类情形。后一类课文往往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名家名篇。名家名篇被王荣生称为定篇,也就是说,课文本身就是经典,是学习的对象;而经典,用朱自清的说法,就是为了让学生“见识一番”,一个人文学文化上的修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传授。而中小学正是一个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文学素养的形成时期,因此课文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金庸鲁迅之争的背景。也就是说,真正争的,是我们要向孩子传授什么样的文化?

近十年,是教材变化最大的十年,由于针对语文的批评非常多,从校园到社会各界,几乎都在批评,语文教材也因此做了相应的调整,而且幅度非常大。但我觉得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时文可以随时调整,而名篇如果经常性地调整,根据是什么?我印象中,有太多的调整,其实并没有充分合理的依据,往往只是综合流行意见的结果。这样,名篇选择的合理性便应该受到质疑。我想,无论哪个国家,对于经典的选择其实都是非常保守的,因为经典往往是漫长岁月反复淘洗的结果,轻易变换的经典绝不是真正的经典。因此,教材在撤换经典文章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同时,应该充分吸收学术界的意见。在这场金庸鲁迅之争中,我没有听到多少来自学术界的声音,缺乏学术普遍认同的经典,其实并不宜轻易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真正的经典,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流行的抗拒,而不是对大众意见的迎合。(www.xing528.com)

二是教材的多元化问题。这几年,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但教材百花齐放的时代还远未来临。因此,比选择课文更重要的,是选择教材的权利。只有不同立场的教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真正优秀的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教材才会逐渐脱颖而出。

但是教材的多元化所面临的困境与尴尬是,学校以及教师往往并不拥有选择教材的权利。其实,教师选择教材的权利更应予以充分尊重,因为教师往往是教材的执行者,允许教师选择教材,是对教师学术能力的肯定,倘若不放心,就不应该聘用。教师的学术能力被充分肯定,教师才能够得心应手,才有创造的空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而走到这一步,路尚远。因为不要说教师、学校甚至教育局恐怕都未必有选择教材的权利。教材的市场化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市场化往往意味着利益分割,而在并不透明的教材市场,决定选择什么教材的,往往不是学术考量,而是暗箱操作的结果。

因此,金庸鲁迅之争不妨存在,而且希望永远存在,但是作为教材编写者,要尽可能避免几个人一拍脑袋就开始编教材的现状,而是要更深入更广泛地研究学术界的相关成果,积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不为流行风气所动,真正编写出经典的经得起时间淘洗的教材(《新概念英语》即是一例)。而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充分相信学校以及教师,将教材选择权下放到教材使用者手中,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