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女二人转走进美国:陈强陈韵正教育随笔选

父女二人转走进美国:陈强陈韵正教育随笔选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美国不久,父女俩就唱起了“二人转”,在《海峡都市报》开设了《大小眼看美国——陈强陈韵正父女专栏》。不过,这一次不是打印稿,而是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装帧精美的新书。再如“家长会”,美国是学生为主,单个家庭进行的,是孩子向父母展示“成就”的活动。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没有父母与孩子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就可能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父女二人转走进美国:陈强陈韵正教育随笔选

2008年春节前,《中国青年报》的谢湘副社长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够为他们报社常驻福建的主任记者陈强与女儿陈韵正的新书《大眼小眼看美国》写一个序言。

谢湘告诉我,陈强是一位从业20载的资深记者,遍访中华大地,涉足诸多国家,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作访问学者。他的女儿陈韵正是福州群众路小学六年级学生,2006年初曾随父母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市Lee小学五年级和Lange中学六年级学习过一年半时间。到美国不久,父女俩就唱起了“二人转”,在《海峡都市报》开设了《大小眼看美国——陈强陈韵正父女专栏》。专栏好评如潮,故而集结成书。谢湘说,这本书是60后与90后两代人的联动,是“新闻眼”与“儿童眼”的互补,是理性的“观察眼”与纯真的“感性眼”的微观扫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一个“微观美国”。

忙完春节忙调动,忙完调动忙两会。转眼已经是三月底。对于朋友的事情我从来不敢怠慢,心里一直记得谢湘的任务,没有想到她在电话中告诉我,“书已经出版了,你写个评论吧!”

于是,再读。再来一次我眼看《大眼小眼看美国》。不过,这一次不是打印稿,而是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装帧精美的新书。(www.xing528.com)

虽然我曾经去过两次美国,也读过不少关于美国的书籍,但是这本特别的书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目录就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大眼看的美国是从小见大,如“为什么说诚信是美国社会的通行证”,“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活雷锋”,“免费公共资源从何而来”,“美国穷人如何过日子”,“美国基层选举是怎样进行的”,“美国癌症病人咋就这么潇洒”,“市长为啥不领一分钱工资”等,一事一论,都是作者的亲历亲为,有一些可以说是他刻骨铭心的感受。像关于诚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关于志愿服务精神的考量与分析,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小眼看到的美国是小中有大。无论是“教室里居然有个浴缸”、“小学生怎么过情人节”、“老师发的钱能买时间”,还是“美国老师教我做家务”、“为何美国校车有特权”,虽然没有许多分析与思考,但是这些现场记录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的空间。如小眼看到的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问题,陈韵正就领到了一本1992年就开始被人使用的课本。她的数学课本,她已经是第四位使用者了。再如“家长会”,美国是学生为主,单个家庭进行的,是孩子向父母展示“成就”的活动。这些对于我们的教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我更关注的是父女共写这样一种形式。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没有父母与孩子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就可能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因此,我们新教育实验提倡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写作、一起游戏、一起生活,这样,他们才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共同的生活密码。所以,“大眼小眼”一起看世界、看人生,应该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大眼小眼看美国》给我们更加重要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