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读完了。不知道是身体不好,处于严重的感冒之中,还是书的内容没有我预期的那样精彩,我在阅读中远远没有像前不久读《从优秀到卓越》与《如何改变世界》时那么兴奋,甚至也没有我多年以前读《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等著作时那样的新鲜与激动的感觉。作者虽然具有新闻记者特有的敏锐,有大量的鲜活的材料,但是似乎缺少了一些学者的深刻与逻辑。而且,如果我们不小心的话,可能还有陷阱。
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1988年,他出版了《从贝鲁特到黎巴嫩》,被认为是研究中东问题的必读书;1999年,他出版了《凌志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提出了新科技和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引发了西方学界一场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大讨论。2000年,他出版了《经济与态度:探究911以后的世界》。他的每一本书,几乎都会成为畅销书,几乎都会赢得一片喝彩。《世界是平的》更加成为他的代表作品。被评为《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在这本书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全球化1.0”版本,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开启新旧世界的贸易开始,持续到1800年前后。这个版本讲的是国家和实力的故事,即国家和政府利用实力推倒了壁垒,把世界变成一个整体。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变为中号。二是“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成为小号,而推动全球一体化的组织力量是跨国公司。三是“全球化3.0”版本。从2000年起,我们进入了一个平坦的世界,个人和小团体成为了主角,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亲密无间的合作,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这期间世界从小号“缩水”成为微型。弗里德曼列举出了“碾平”世界的10大动力,如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互联时代的到来、工作流软件的出现、上传与外包、离岸经营、搜索技术等。同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于美国、发展中国家以及公司的意义。
弗里德曼在再版前言中特别说明,他在修订版中增加了一些关于教育的内容,以回答世界是平的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介绍了美国的父母与孩子如何通过网络将家庭辅导外包给印度人的故事。他还特别提出了“学习如何学习”的概念——当然,对于西方的教育界而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了。弗里德曼专门用“必备的知识”一章,来讨论教育如何应对世界平坦化的问题。他提出了“CQ+PQ>IQ”的公式,也就是好奇心商加上激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
同时,他提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应该在教育中得到重视。“去做你热爱的事情”,是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作者通过乔治理工学院的案例,说明了学会学习、具备好奇心和激情、与他人友好合作并且培养右脑的技能,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如该校在招收工程系的学生时,重点录取那些会演奏乐器、参加过合唱团或者其他团队活动的学生,结果使学校的气氛与品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www.xing528.com)
作者在讨论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时候指出,许多人担心的“全球化即美国化”虽然有一定道理,因为全球化毕竟“长了一张美国面孔,有着一副美国神情,充满了美国味道”。但是他还是坚信,世界的平坦化进程不会必然导致各种文化的同化;相反,世界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多样化的潜在能力更为强大”。
我担心,这本书在给我们描绘全球化的蓝图的时候,会不会成为我们的麻醉品?我一直认为,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发展,全球化还是有许多我们必须警惕的陷阱。尤其是文化,我们究竟有多少东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消亡或者将要消亡?如果没有文化的自觉,没有对于文化侵略的必要警惕,我们的文化会更加强大吗?
这本书得到了许多的推崇,并且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排名榜前列。比尔·盖茨认为它是“所有决策者和企业员工的一本必读书”,美国《商业周刊》说:“所有的MBA都在读《世界是平的》。”而我国的海尔老总张瑞敏以及一些地区与部门,也把它作为必读书在推荐。其实,它的主要概念就是书的名字,而且这是西方的未来学家早就告诉我们的道理。它只是用最近的技术成就与政治变革丰富和完善了这个概念而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世界是平的》,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