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东吴,苏州大学青春不老

百年东吴,苏州大学青春不老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作为苏州市副市长,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大学的百年庆典,100年前,她的名字叫东吴大学。1907年,学校再次向田纳西州申请,更改为“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之译名由此而来,现在的苏州大学仍然以此作为英文名。虽然这样的调整对于一所已经形成明显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大学来说是伤筋动骨的,但是,保留着东吴大学精神的江苏师范学院,仍具有强大的融合功能,此后30年发展,学校励精图治、奋发进取,虽历经磨难,但仍生机勃勃、青春不老。

百年东吴,苏州大学青春不老

1978年初,作为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来到了美丽的东吴园。当时,她的名字叫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7月,我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名年轻的教师,她的名字已经改为苏州大学。2000年,作为苏州市副市长,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大学的百年庆典,100年前,她的名字叫东吴大学。30年来,我参与了这所百年名校建设与发展,见证了这所地方高校的崛起与辉煌。

1900年,美国人哈蒙德(Hammond J.D.)等在美国田纳西州为一所在苏州成立的大学注册,名字为“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na”,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应该叫做“中国中央大学”。它反映了当时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希望在中国建设一个以苏州为中心,并且遍及全国的各类教育机构的宏大构想。1907年,学校再次向田纳西州申请,更改为“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之译名由此而来,现在的苏州大学仍然以此作为英文名。

东吴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美国人孙乐文(D.L.Anderson),学校完全按照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运行,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聘用、教材选用和学校管理等,都以开放的模式开展。学校开办的经费筹措,主要通过社会捐赠,一是美国监理会在美的捐款,二是苏沪及周边地区民众的捐款,已有二十多年办学史的博习书院成为学校最初的校址。学校的重点学科——东吴法科,也采取开放办学的模式,国内外司法界的一些名人都到学校兼职授课。东吴法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通晓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即英美法、罗马法及希伯来法体系,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东吴法科很快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科,有“北有朝阳,南有东吴”之称。

1927年,在“非基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人永清担任了东吴大学的校长,学校的运行模式仍然继承了开放的传统。在他的主持下,提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子1928年正式招收女生。学校建设也沿袭一贯的募捐方式,如今矗立在钟楼边的子实堂、维格堂均为这一时期的捐款所建。在教学管理方面,也保持了原先的开放格局,东吴法科逐步发展为东吴法学院。生物学科也开始声名鹊起,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著名学者胡适曾经评价说:“在燕京大学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为领先的教会大学之前,东吴大学和圣约翰大学在中国的教会大学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和苏州对外开放格局的推动下,苏州大学延续了开放的传统,加大了开放的力度,先后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0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600余人来校学习。苏州大学的对外开放,与苏州市的外向型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为苏州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人才资源。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苏州大学还注重对国内的开放,与国家有关行业、有关地市等开展合作,促成了江苏省教委与苏州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正式签署协议共建苏州大学,与江苏省财政厅共建财经学院,与江苏省司法厅共建法学院,与锡山、通州、昆山、太仓等县市合作办学。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也是苏州大学亮丽的风景。1999年,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利用社会资金,与苏州凯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举办了文正学院;2002年2月,与上海云海集团和昆山市周庄镇政府创办了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08年,与金螳螂集团联合成立了金螳螂城市建设学院。

开放激发活力。1.996年,苏州大学成功进入国家“211工程”,成为为数不多的地方211工程学校。学校规模从1982年的5000人发展到现在的近50000名师生员工。在全国高校排名榜上,苏州大学不断前行、节节攀升,进入了前40名的行列,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33位。

如果说开放体现了苏州大学的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胸怀的话,那么,融合则展示了她另外的一种精神、一种姿态、一种风情。蔡元培先生主政北京大学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主张,其中就有现代大学应该具有的融合的品质

在开放的同时,能够不失去,自己,能够坚守本土的文化,坚持本校的特色,采取以我为主的“拿来主义”,是融合精神的本性。开放是为了融合,融合是为了创新。融合的前提是开放,开放的目的是融合。

苏州大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开放融合的历史。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法学院大部分并入华东政法大学,会计系和经济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化工系并入华东化工学院,药学科并入南京的华东药学院。此前不久,社会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医药组转入上海医学院。东吴大学约三分之二的师生及专业会同包括苏南文教学院等几所高校组建了苏南师范学院,两个月后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虽然这样的调整对于一所已经形成明显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大学来说是伤筋动骨的,但是,保留着东吴大学精神的江苏师范学院,仍具有强大的融合功能,此后30年发展,学校励精图治、奋发进取,虽历经磨难,但仍生机勃勃、青春不老。到80年代初,已成为省属高校中的领先者,并于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

199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新一轮的高校重组。苏州大学先后并入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组建了苏南地区高校中的航空母舰。苏州大学抓住了这个历史上最大也是最好的发展机遇,用博大的胸怀迎接这场挑战。仍然依靠着开放融合的精神,没有产生有些大学合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内耗,没有很长的磨合周期,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这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跻身于中国“211”名校的行列。(www.xing528.com)

1993年至1997年,我在苏州大学担任教务处长,主管全校的教学、招生等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与我的同事们一起,经历了那些紧张、忙碌而充实的岁月,先后推出了学分制改革、激励性主辅修制度、应用文科强化班、大学生必读书制度等,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方面领风气之先,为21世纪初苏州大学一举拿下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第一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苏州大学已经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8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103个,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开放与融合,既体现了苏州大学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苏州大学的活力魅力。而使这棵百年老树,能够繁花似锦、硕果满枝、历久弥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既根植于苏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肥沃的土壤中不断汲取养料;又反哺和报答这方水土,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百年办学的历程中,无论是初创时的东吴大学,还是建国初的江苏师范学院,还是改革开放后的苏州大学,都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立足苏南、服务江苏,依托行业、辐射全国,秉承传统、影响海外,这个战略的基础就是坚定不移地面向苏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深深扎根于苏州这一片沃土之中。

从80年代开始,苏州大学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了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一方面,增设了苏州急需的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国际法等外向型的专业,成立了财经学院、法学院和工学院;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光机电技术、辐照技术、生物医药、化工技术、新材料等学科领域,以科研成果为依托,创立了华东辐照有限公司、维格光学有限公司等高科技公司。2006年,苏州大学高新科技企业共完成产值近5亿元人民币,位居江苏高校第二名。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先后成立了苏南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社会与发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主动为地方提供智力。“苏锡常特色研究”、“苏州和温州发展比较研究——区际比较的实证分析”、“政府推动与经济发展——苏南模式的理论思考”等研究成果,已成为苏南地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有力支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一方人才服务一方水土。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5万多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法学专家倪征噢,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樑、查良镛(金庸),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30多位两院院士都是从东吴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

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学生,更是扎根在苏州,服务在苏南,奉献在江苏。仅仅以最近四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在苏州市就业的人数就分别达到2594人、2454人、2720人和1440人,占当年就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3.35%、37.02%、40.77%和24%。在苏南地区就业的人数分别为3950人、3984人、4380人和207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6.01%、60.11%、65.65%和34.59%。而在江苏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的人数则占就业人数的八成以上。

苏州大学依靠着天时、地利、人和,抓住苏州和苏南经济快速成长的历史机遇,在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在开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开放,使学校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办学风格,使这所百年老校仍然青春焕发、活力依旧。可以预见,再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苏州大学一定能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为苏州大学百年华诞的亲笔题词的要求,“努力将苏州大学办成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能够实现“建设成为具有学科、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