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分很多种,有涉及公共道德的,如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等;也有与公共道德无关的,如正确书写的习惯等。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来看看事实,尽管我们有许多规章制度,但中小学生的各种习惯却越来越差:自习课上随意讲话,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闯红灯,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脏话连篇,说谎成风……学生的公德意识每况愈下。
许多学校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付出了不少努力。除了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之外,还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来倡导,通过组建学生纠察队来监督,但都效果不大。原因何在?
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做法都治标不治本。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背后,实际上都有一个伦理学基础,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受个人伦理观的支配。这种个人伦理观是学生从一生下来变成一个社会人的时候就开始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便以种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他,无论他能否意识到。
在社会转型期,家庭和社会给予孩子的影响,往往容易使其形成一种极端利已的个人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往往教会孩子防范、争斗,即使教孩子礼貌谦让,也是一种功利手段。而学校教育的意义之一,乃是引导学生对个人伦理观进行反思,从而重筑个人伦理基础,进而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这种对于个人伦理观的反思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阅读、集体生活、班会、课堂讨论、学校仪式等。它渗透于整个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渗透于最广泛的师生、生生的交流之中,是一个长期的对话过程。只有在这种对话中,学生才有可能摆脱狭隘的个人功利主义伦理的束缚,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任何人生意义必定是建立在为他人以及社会服务的基础之上。于是,伦理学的公共尺度得以形成,这是学生日常行为的伦理基础。这种公共伦理尺度的形成,又受制于教师的个人伦理基础,进而受制于整个学校的伦理文化。(www.xing528.com)
但是,在应试文化的大背景下,现实的教育在这一方面不但丧失或者说放弃了自己的职责,而且对学生功利主义的个人伦理基础进行强化。这种强化首先体现在教育目标功利单一,将学生丰富的生命需求简化为获取高分、考上理想的大学,提高升学率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其次,这种目标的删繁就简带来的是教育手段的简单粗暴,管理上普遍采取高压策略,以最大化地追求应试效率。教育的这种畸形市场化带来的是终极价值的缺失,凡是不能产生应试效益的教育行为,一般都会被忽略甚至排斥。这种功利伦理浸润在学校文化以及教师个人伦理中,并与世俗社会的伦理倾向相一致,从而加剧了公共伦理的崩溃。
学校伦理文化未经过价值考量的原因是,应试教育本质是利己的,它不鼓励合作,而是过度强调竞争,绝大部分教师的个人伦理基础也未经过省察,也带有利己主义色彩(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当学校伦理文化、教师个人伦理观、家长的伦理观、学生的伦理观获得一致性时,应试教育的堡垒便不容易被攻破,教育的畸形便不可避免。在这种伦理背景下,许多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被忽略掉了。许多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习惯,因为不能直接产生应试效益甚至可能妨碍应试效益(比如阅读的习惯)而被忽略。
学校教育从诞生之初,一大任务便是对流行的伦理观念不断地进行反思检讨,在批判与建设中构筑更符合价值原则和公共利益的伦理基础,使公共伦理空间得以形成和巩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形成。这种公共伦理基础形成之后,学生才可能成长为有公德的公民,他们才会遵守社会规范。而当学生没有形成这种公共伦理时,他们必定从纯粹利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决定行动。在学校里,可以通过纪律来强行约束这些学生,而走出校门以后,他们便极可能放任自流,成为低素养的公民。更重要的是,这种个人伦理基础将可能伴随学生一生,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学会诚实劳动,而是热衷于钻营,最终导致没有建树。
今日之学校,即是明日之社会。一个缺乏公共伦理基础的社会注定是一盘散沙。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也承担着改造社会的任务。因此,反省学校文化的伦理基础,反省教师个人伦理基础,重建基于公共伦理基础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是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