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较好的水平:反映形态指标的身高、体重、胸围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检测报告,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过去三年反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反映机能指标的肺活量有所下降,反映身体素质指标的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也有所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渐上升,在城市中小学生中,戴眼镜的占了一半以上。以至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体育老师反映,部分学生害怕中长跑运动,体育课进行耐久跑锻炼,刚跑了一圈(400米)就气喘不止,停了下来;学生上肢力量差,引体向上连一次都上不去;在每周进行的升旗仪式会上,不到十几分钟,就有学生体力不支而晕倒。由此可看出,学生体质下降状况是比较严重的。
如果再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则将对我国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威胁、对未来社会劳动力的质量带来潜危机、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制约,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民素质的下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体育科技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将影响一代人,影响到“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据调查,学校里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落实,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去完成各种动作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与柔韧等机体能力,它也是人体体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身体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获取。而当前学校里片面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随意挤占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得不到保证,从而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www.xing528.com)
此外,部分学校场地小设施差、学生营养失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遗传等因素,也是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之处在于,目前素质教育按照新课改理念搞得轰轰烈烈,但高考和中考都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高调”行进,这对矛盾不解决,很难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很难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一小时。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体育如何在升学考试指挥棒下突围”这个新课题。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充分发挥体教各自的优势,制定扎实的措施,推进素质教育。要尊重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还时间空间于学生,还兴趣爱好于学生,还体育美育于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