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上有一篇文章叫《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说“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这种见解,一语中的。
成功学的概念是现代才提出来的,但其实这种价值观本身古已有之。宋真宗赵恒曾经手书《励学篇》勉励学子: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比任何唐诗宋词都来得直接,对读书人的影响也更为广泛。简洁地概括则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至今日,这仍然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勉励学生的话。还有一些类似的创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教师更直接: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这句话虽然曾经引起争议,但事实上它里面所反映出的逻辑以及价值观,正是支配校园的“主流价值观”。有这种“主流价值观”做支撑,成功学的流行是自然的——只要看看各个学校的誓师大会就行了,从领导、教师到学生,无不拍胸脯、做保证,甚至高呼口号。
这哪里还是宁静的校园?
“人上人”的成功观里,蕴涵着如下假设:
首先,这种成功观强调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中国是一个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虽然《宪法》规定人人平等,但事实上,在绝大部分人的心目中,人与人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包括同一职业的层级之间,并不存在平等关系。有“人下人”,有“人上人”,职业也有了高低贵贱之分。那些最优秀的学生,“削尖了脑袋”要报考热门专业,无非就是来自于这种“人上人”的成功观,而不问自己是否适合,兴趣是否在此。这种“人上人”的观念其实也一直存在于教师的观念中,校园里本身就分三六九等,什么普通班、重点班、实验班,还有所谓的青云班、火箭班、奥数班,早就残酷地将还未踏入社会的懵懂学子分得清清楚楚,从师资配备、资源提供到各种奖罚措施,过早地让一部分学生提前享受成功以及由此带来的优越感,而让另外一部分学生感受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耻辱感。
其次,这种成功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绝对竞争。竞争与合作,本来是一体两翼。在现代社会,好的竞争其实就是好的合作,是通过合作达成共赢。从某种意义上讲,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但是,“人上人”的成功观是摒弃合作的,片面强调竞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甚至教师之间,非分出胜败不可。这种竞争从学生入学就已经开始了,每年的招生大战硝烟弥漫,两所学校之间“大打出手”的都时有耳闻。学校三天两头到那些有可能考入清华、北大的优秀学子家里做工作,许诺各种奖励条件,难怪许多教师感叹“斯文扫地”。竞争甚至弥漫到小学,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常让我心惊肉跳,孩子才背起书包,便被家长推进了“斗兽场”,书法、绘画、音乐一个都不能少,少儿英语更是火暴得不得了。学生入了学,三天两头地排名次,而且往往是全年级通排,张榜公布。对教师而言,事关自己的奖金和在学校的地位,因此不得不拼命“压榨”学生;对学生而言,耳闻目睹的都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于是,丰富的生命被一路碾压过去,青春被碾成一张张薄薄的试卷。在许多校园里,学生之间的关系扭曲,学生因考试成绩差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屡见报端。这种成功观将多元的人生浓缩为两个字,“赢”与“输”,许多人的一生便在这样的“囚徒”困境里挣扎,哪里有什么幸福感?
再次,这种成功观强调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生活做准备。许多学校甚至有类似的校训。今天是“苦”的,只有今天忍受这种“苦”,才能够苦尽甘来,享受“人上人”的幸福。可怜的是,这个“苦”实在够长,远不是十年寒窗能够概括。在进入大学之前要读12年书,大学毕业也要拼命考研、考博,或者投入残酷的职场竞争中。等到稍有喘息时,人生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这真是“苦海无边”。和这种成功观相映出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虚无主义的享乐哲学,是消费主义蔓延校园。(www.xing528.com)
更为滑稽的是,这种成功观培育出来的大多数是失败者。即便那些考入名校的学生,也有一大堆的失败在等着他。而与大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相对应的是,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真是令人遗憾的错位。
要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必须倡导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观。这种成功观,我认为必须建立在以下信念之上。
第一,人生而平等,真正的成功不是成为“人上人”,不是“战胜”别人,恰好相反,是具有更好的帮助他人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必须防止把习惯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向青年人宣传。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人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是从他的贡献来看,而不应当看他所能取得的多少。这段话是耐人寻味的。学生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必须保持教育的多样性。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当初接受的教育也并未教会他们这些东西。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会以悲悯的心态去看待生命中那些不幸的人,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自己的幸福也在其中。而许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往往会在一些人面前自傲,在另外一些人面前自卑,他们时时提防自己被人超越,因此生活在一种紧张之中。
第二,自己与他人同在地球上,彼此是共生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关系。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有的只是一群处在焦虑提防状态的“精神病患者”。一个学生,假如从小就没有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那么终生都不可能养成这种习惯,有合作也只能是短期的利益组合。
第三,生命不在别处,就在时下。假如我们时下的生命不够丰富,那么终生都会贫瘠无趣;假如我们时下的生命不够幸福,那么终生都会焦虑割裂。很难想象一个十几年都在苦水里泡着的人会突然拥有幸福的人生。读书阶段,其实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他人的关系,都会逐渐确立下来。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的教师应该重新给成功下个定义:成功,应该是指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不仅仅是考试的潜能,而是人的多元智能),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拥有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的能力,是指一个人保持生命的丰富性,在多元价值观之下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恢复人的丰富性与完整性,疗救被应试教育扭曲了的人性,使师生重新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新教育实验”的主要目标。
因此,我认为那种建立在物欲主义之上的成功观必须进行自我检讨,必须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师重新思考成功的定义,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作为教师的尊严与使命。一个真正觉醒的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文修养以及专业精神为学生撑起一片晴空,尽可能地为学生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