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析素质教育难以实施之因-朱永新最新教育随笔选

解析素质教育难以实施之因-朱永新最新教育随笔选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同时,这一倾向与人力资源市场人才高消费的特征交相呼应,严重干扰了素质教育的推行。所以,政府为素质教育的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当务之急。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最后,推进教育的信息化与国际化,为素质教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解析素质教育难以实施之因-朱永新最新教育随笔选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到90年代末期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到近几年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相反,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

首先是越位,管教育管得过多、过细。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活动,有其自身的学科规律和事业发展规律。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教学成绩不可能像搞“政绩工程”那样“立竿见影”。在教育发展中,政府应当积极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自觉适应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变,不应该一味追求分数,甚至于搞唯分数论,单纯以分数评判办学质量和效益。前不久,众多媒体报道了山西榆社县因为今年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县委常委会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并宣布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的事件。这典型地反映了地方政府对高考、中考升学考试的关注,也典型地反映了政府对于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

其次是错位,对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仍然存在认识偏差。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用工制度、用人制度上,重学历、轻学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分、轻学能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德育为首的战略地位,在追求升学率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同时,这一倾向与人力资源市场人才高消费的特征交相呼应,严重干扰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另外,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真正深入的研究,“素质教育”的标签随便贴,或者片面地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特色教育,甚至割裂素质教育与文化、科学学习的关系,在“轻知识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是缺位,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严重滞后”。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其关键是要有政府为主的投入和均衡发展。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造成许多教学设施的不配套、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行;而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更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大了择校的压力,因此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倾向。各级政府对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不够重视,使许多教师无法适应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所以,政府为素质教育的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当务之急。(www.xing528.com)

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防止唯分数论。一是要积极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督促职能部门加大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力度,尝试把重点高中和初中的部分招生指标,按比例下拨到各初中学校和小学,促进学校公平竞争,淡化择校热。同时,坚决反对以分数论英雄的简单排名,而建立以学生的进步指数为主的新的评价体系。二是要建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和个性特长,围绕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德智体美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三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体验空间、实践空间,全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要强化政府对区域内教育的宏观调控作用,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规划,将城乡学校布局调整与创建优质教育资源结合起来。政府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最薄弱的学校,鼓励重点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并且把帮助薄弱学校的发展作为评价重点学校的基本条件。政府不能锦上添花,而应该雪中送炭,应该确保教育均衡投入,努力扩大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高效、创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区域整体推进。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一是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各级政府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持之以恒地倡导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志存高远、严谨笃学的良好风尚,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支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举办培训班、研究生课程班、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并支持教师出版教育教学专著,努力打造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让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三是加大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的工作力度。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探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名教师名校长行动计划”,造就一批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最后,推进教育的信息化与国际化,为素质教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要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成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资源信息库,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信息技术。积极构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现代远程教育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服务平台。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动教育的对外开放,鼓励开展“招校引教”,吸引海外知名教育机构投资办学,鼓励、支持品牌学校与国际知名学校缔结友好学校或开展合作办学,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