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教育实验不同,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实验的出发点。新教育实验这几年最大的成果,就是涌现了一大批在实验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出版个人专著,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参与学术研讨,到各地交流与讲学,在新教育实验教师中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无论是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干国祥老师、魏智渊老师、马玲老师,还是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常丽华老师、高子阳老师、庄惠芬老师等,都是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学科领域的专家型教师的。
通过几年的探索,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我们称之为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新教育实验认为,不同学科和发展阶段的老师,需要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我们还认为,可能存在着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的合理结构(这里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经验内化了的默会知识,而不是可以通过书面试卷测试的显性知识),而许多教师在某一方面存在着“短板”,因此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为此,新教育实验开始着手研制一张“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地图”,即用书目的形式,在充分考虑到个体成长的特殊性和序列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模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水平和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以及专业阅读如何为专业实践服务的问题。
新教育实验初期,我曾经通过“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教师们的随笔往往也主要是抒情性质的,随意的,生活感悟式的。随着专业发展思考的深入,新教育实验正逐渐将教师的专业写作细化为五种形式: 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共写),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这五种形式的教育写作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它们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和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和出版,而是为了“活得精彩,做得精彩”。但这几年来实验教师发表和出版的数百种教育书籍以及更大数量的各种文章,确实是新教育实验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教育在线的论坛和博客,有近5万名教师在坚持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www.xing528.com)
在实验过程中,新教育实验认识到,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而要突破自身的“知见障”,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充分利用专业共同体进行日常的共同阅读、相互评议教育作品、相互听课议课,也成为新教育实验最日常的研究方式,许多参与专业共同体研讨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正是通过这样的对话,才劈开了自己顽固的思维壁垒,突破了旧的思维框架。
新教育实验的“三专”模式,其实也暗合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教师专业发展潮流,如强调教师的学术背景,强调教师的教育反思,强调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当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围绕的核心永远是专业实践: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学生,离开了教师每天的日常生活,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永远没有真实的可能,永远没有源头活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