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佘山营地师生关系研究成果

佘山营地师生关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外活动营地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研究校外活动营地中的师生关系,是校外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外活动营地已成为青少年成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学情景和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因此,在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对于校内教育来讲是无可企及的,也是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大优势之一。

佘山营地师生关系研究成果

校外营地中的师生关系研究

浅谈校外活动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优势所在

瞿 慧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教育观念不断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地位也随之发生着很大的转变。现代教学观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其贯穿于教学始终,成为影响甚至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一般认为,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校外活动营地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研究校外活动营地中的师生关系,是校外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外活动营地(以下简称“营地”)已成为青少年成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学情景和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因此,在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教学环境的优势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反之,良好的教学环境亦可以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而本文把营地活动中的教学环境分成外部教学环境与内部教学环境两部分。

1.外部教学环境

营地活动中的外部教学环境是指天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动植物等天然构成的环境)、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如人工修建的公园、校园、建筑物等)。简单来讲,就是指一切可能影响营地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

学校的教学活动基本都在教室内开展,由于始终在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心理疲劳,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久而久之,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师生关系平淡。而营地教学则恰恰相反。在校外活动营地,教学往往是在各种不同外部教学环境中开展的,根据不同的活动课程内容选择合理的授课(活动)环境。比如,学习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可以选择在山上或者植物园或者树林中进行;学习垂钓技能,可以选择在湖边进行。营地活动中的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有利于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积极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一点对于校内教育来讲是无可企及的,也是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大优势之一。

2.内部教学环境

营地活动中的内部教学环境包括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课程内容以及心理环境等。

(1)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所谓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口述、板书,学生记笔记、听讲等为主,也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活动的节奏性、稳定性,但也带来了因学习时间长而增加学生疲劳度或因内容不同而造成时间的浪费等负面影响。而营地教育则是开放式教学、协作教学及现场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倡导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体验。这种模式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更多的则是两者的结合,营造了师生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氛围。这种模式更能吸引学生,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www.xing528.com)

互动作为教学组织形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师生互动的时间长短、范围大小往往直接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互动一般只限于课堂上,时间较短,形式也比较单一。营地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则贯穿于营地生活的始终,吃饭、洗澡、就寝,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范围上,每一项活动都建立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营地教学活动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学生“抽丝剥茧”,启发学生的思维,就像解数学题目中的几何体,一步一步论证,“为什么会碰到这种问题”、“碰到这种问题后通常会怎么样”、“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做”等,不仅帮学生解决问题,还提倡举一反三。在这个过程中,无形间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教学活动内容

所谓教学活动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

由于各种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学校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讲是比较固定的,而营地教学活动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校不愿开展或难以开展的,这一点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青少年对未知事物都是充满好奇感、新鲜感,有了这种好奇感、新鲜感,那么其兴趣自然而然会被调动起来。而兴趣一旦起来了,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会变得积极、主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推进。更重要的是,这种趋势可以极大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逐渐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3)心理环境

师生关系存在客观的心理位差。师生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教”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着“学”的社会角色。学生处在心理的下位,使师生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位差。

在学校里,这种心理差位更加明显。大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处在如何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这一狭隘的范围,对于学生的生活、思想往往漠不关心,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使之师生关系冷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在独立性与依赖性上的矛盾,一方面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各种管束,在思想言行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表现心理上的“断乳”,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面对陌生或复杂环境时,往往缺乏信心,难作决断。营地教学活动则充分抓住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教师与学生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朝夕相处,无论是身体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学生与老师之间都已不像在学校那样遥不可及。这种“近距离”的心理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彼此越易情感相悦,坦诚相见,无所不谈,互相包容,达成共识,进而实现经验的共享,共同成长。此即“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所在。师生间心理距离的疏远则会使双方情感相背,不仅影响各自的身心健康,还会使正常的课堂教学弥散着令人窒息的郁闷气息,甚至是火药味,使教育活动难以开展。营地的师生关系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中的长辈与晚辈、朋友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双方的交流夯实了基础。

二、平等性优势

“尊师爱生”可谓千年古训,很少遭到人们质疑。在学校教育中,这一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从进学校那一刻起甚至在未进学校前就已被灌输这种思想。诚然,学校作为教育的最主要活动场所,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就因为这种思想,使得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有所不清,无意间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落差,也就是地位差,老师是上位,学生是下位,老师无论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直提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与教师处于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促进者、协助者。这也预示着平等性在师生关系中愈来愈被人所重视。

为什么校外活动营地中的师生关系在平等性这方面占有优势呢?

营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虽然近几年不断得到重视,但是在教育体系中还是处于边缘、弱势。因此,它需要花更多物力、人力、精力、时间去完成,不仅要考虑到教学效果,还要考虑采用的教学方式、组织方法是否能让学校接受和满意。而校外活动营地的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颖的活动课程方案更新换代,不断迎合现代教育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其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学到各种学校里所没有学到的知识、技能。从营地自身发展来看,大部分校外活动营地对于每一批来营地参加活动的学生都异常重视,而这种重视表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关心、爱护,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这种“重视”氛围的渲染下,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心理差位有所变动,逐渐体会、感受到被人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此逐渐形成并巩固。

综上所述,在校外活动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优势非常明显。丰富的营地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颖的营地活动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变的营地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些正是校外活动营地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优势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