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位名人的智慧:不要耍小聪明,学习周瑜的人生教训

百位名人的智慧:不要耍小聪明,学习周瑜的人生教训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学周瑜用小聪明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周瑜派兵追赶,却被娘子挡了回去。这“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做什么事,不能耍小聪明。

百位名人的智慧:不要耍小聪明,学习周瑜的人生教训

莫学周瑜用小聪明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讽喻那些设计整人整不到,反而贴了老本的人。

周瑜是庐江舒城人,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交情甚密,结为昆仲。周瑜人生得靓,资质风流,仪容秀丽,才学也无人比。在曹操屯兵百万虎视长江沿岸的形势下,东吴议降者甚众。军心涣散,如非脱颖了周公瑾。东吴早归属曹操了。

却说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知道了这个消息,心生一计,要孙权的妹妹嫁与刘备,让刘备来入赘,然后把刘备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讨得荆州,再对付刘备。遂派吕范为媒人,往荆州说合。不想诸葛亮听到消息,猜定是周瑜的计谋,遂让刘备应允。并让赵子龙保护刘备,临行前授予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东吴那边,孙权之母听得消息。见了刘备一表人才,即真心实意要把女儿许配与他。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刘备劝说娘子去荆州,娘子应允,于是二人商定去江边祭祖,乘机逃离东吴。周瑜派兵追赶,却被娘子挡了回去。正当周瑜准备孤注一掷时,却见诸葛亮早在岸边等候,刘备等已登了船,往荆州而去。岸上乱箭射来,却是去得远了。刘备的兵望着急急追来的吴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自持胜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诸葛亮。这“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俗语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也正是说明耍小聪明不但得不到最终结果,还要做赔本生意,落人耻笑。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风姐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多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贾府上下的不满,最终还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应了书中对她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毁掉。真正聪明的人会使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做什么事,不能耍小聪明。

好算计人的小人,无不以为自己聪明、妙算,但因为用心险恶,都维持不了长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言,这就注定了败局。设的计见不了人,是奸计;奸计不得人心,天人共愤,自己虽精心谋划,却未免心虚。有一丝透露,就心惊肉跳。且再秘密的事,也还有透风的墙,人家一旦知道了,也就“夫人”赔了“兵”也折了。一个时时处处事事显露精明的人,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情和爱护、栽培,因此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

藏锋露拙,明哲保身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引申指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当。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慧者的所作所为。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可能自认为才气很高,切记要含而不露,该装傻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彻底,有了这把保护伞,何愁事业不成功?

锋芒是额上的角“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我知,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使得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使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那么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那么使一地方人都知道,仍是不可能,那么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要使人知道,当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方面用力,于是言语锋芒,行动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是你细细看看你的同事,尤其是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圭角,言语如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材,谁知他们的材,颇有出于你上者;好像他们都是讷言,谁知他们颇有善辩者;好像都是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不愿久居人下者,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旁人,得罪旁人,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他们也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你的破坏者,在这种形势之下,把你的立足点都被推翻,哪里还会实现你的求知放人之目的!青年人往往多树敌,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就是因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的缘故,言语所以锋芒,行动所以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所以“以腼合欢”,是受过这种教训的缘故。

你也许说,如此办法,不是永无人知么?只要有表现你本领的机会,你把握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会知道。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患没有,只患把握不牢,只患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你留意表现的机会,你没有真实的本领,快快从事预备。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不磨角使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被折断,其伤必多。锋芒就是额上的角,既伤人,也伤己!

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有才华的人会遭受更多的不幸和磨难。(www.xing528.com)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由此观之,人才的选用也是如此。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隋代薛道衡,13岁时,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作内史侍郎。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炀帝看了不高兴,说:“这只是文词漂亮。”

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道衡自负才气,不听驯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便下令把道衡绞死了。天下人都认为道衡死得冤枉。他不正是太锋芒毕露遭人嫉恨而命丧黄泉的吗?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庄子》中提出“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

南朝刘宋王僧虔,东晋王导的孙子。宋文帝时官为太子中庶子,武帝时为尚书令。年纪很轻的时候,僧虔就以善写隶书闻名。宋文帝看到他写在白扇子上面的字,赞叹道:“不仅是字超过了王献之,风度气质也超过了他。”当时,宋孝武帝想一人以书名闻天下,僧虔便不敢露出自己的真迹。大明年间,常常把字写得很差,因此而平安无事。

所以有才华的人不必要把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有才华,却使才华过早的埋没;而不能为社会作更多的事。

洛阳有一位男子因与人结怨而处境困难。许多人出面当和事佬,但对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最后只好请郭解出面。为他们排解纠纷,郭解晚上悄悄地造访对方,热心地进行劝服,对方逐渐让步了。如果是普通人,一定会为对方的转变而沾沾自喜,郭解却不同。他对那位接受劝解的人说:“我听说你对前几次的调解都不肯接受,这次很荣幸能接受我的调解。不过,身为外地人的我,却压倒本地有名望的人,成功地排解了你们的纠纷,这实在是违背常理。因此。我希望你这次就当作我的调解失败。等到我回去,再请当地的有威望的人来调解时才接受,怎么样?”这种做法实在是异于常人,细想起来真是一种使自己免遭众人嫉恨的明智之举。既保护了自己,又留下了为人称道的美名。谁能说郭解不是大智之人呢?比较起来,那些极力显示自己才能的人,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老子·洪德》章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锋芒不可毕露。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避免功高盖主,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对国家对人对己有真正的用处。

据《史记》中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礼。老子告诫孔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经常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即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

老子还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里的盛德是指“卓越的才能”。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此外,据《庄子》的记载,当杨子去请教老子时,老子也谆谆告诫他不要太盛气凌人,而是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无论是谦虚还是谨慎,可能会让有些人觉得是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实际上,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老子还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

如果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