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以退为进计谋成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公元8—23在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人,祖居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75里),汉族。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任大司马,封“安汉公”。至公元9年元旦,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被杀,在位15年,死时69岁。
古代官场厚黑学认为,影响和操纵舆论的另一种手段就是激起人们的逆反心理,比如你有意谦让,或有意示弱,激起舆沦的同情,舆论就会站在你的一边。但示弱和谦让时一定要懂得“绷”的道理。
王莽就是一个很会在人前“绷”,很会打官腔的人。
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立女为后,就是经过了一番欲显先隐的精心策划。
在西汉末年平帝当政时,王莽已掌握大权,并有篡位之图。当时汉平帝只有十几岁,还没有立皇后。王莽便想把自己的女儿配给平帝,当上皇后,以稳固自己的权势。
一天,他向太后建议说:“皇帝即位已经成年了,还没有立皇后,现在是操办这件大事的时候了。”太后哪有不允之理。一时间,许多达官显贯争着把自己的女儿报到朝廷,王莽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王莽想到,报上来的女孩,有许多人比他的女儿强,不耍花招,女儿未必能入选。于是他又去见太后,故作谦逊地说:“我无功无德,我的女儿也才貌平常,不敢与其他女子同时并举。请不要让我的女儿入选吧!”太后没有看出王莽的用心,反而相信了他的“至诚”,下诏:“安汉公之女是我娘家女儿,不用入选了。”
王莽如果真是有意避让,把自己的女儿撤回来就行了,但经他鼓动太后下令,反而突出了他的女儿,引起了朝野的同情。每天都有上千人要求选王莽之女为皇后。朝中大臣也给说情,他们说:“安汉公德高望重,如今选立皇后,为什么单把安汉公的女儿排除在外?这难道是顺从天意吗?我们希望把安汉公之女立为皇后!”于是王莽又派人前去劝阻,结果是越劝阻说情的人越多。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同意王莽的女儿入选。
王莽抓住这个时机又假惺惺地说:“应该从所有被征招来的女子中,挑选最适合的人立为皇后。”朝中大臣们力争说:“立安汉公之女为皇后,是人心所向。请不要再选别的女子干扰立后这件大事。”王莽看到自己的女儿被立为皇后已成定局,才没有表示推辞。不久,王莽的女儿就当上了皇后。
以退为进,获得同情与支持,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皓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光彩照人往往不一定是最珍贵的,世界上最明亮的宝石,其价值或许抵不上一块能够制造原子弹的铀矿石。而真正的君子,其做人更是像春雨一般,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味道。所以说: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昧,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先在对方心理上造成一个自己很弱的形象,是有利于自己后来再采取措施的。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贵族叫智伯。他虽名叫智伯,其实一点都不聪明,却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却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的一个贵族。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地。他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任章对宣子说:“您最好给智伯土地。”
宣子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www.xing528.com)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时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
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胜、不劳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进去,赵在里面接应,在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之下,智伯很快便死亡了。
宣子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一要土地就给的角色,在某个方面助长了智伯不劳而获的心理。先示弱,后联强消灭了智伯。
当然,历史上还有不少明白人,他们深知示弱的好处。当你在不具备占优势的前提下先示弱,也是一个为后来积蓄力量的契机。
在工作中也要学会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避免人生的死胡同。
“宁可收入减少,也要转投他行”这样的建议的确不讨人喜欢,但在职场中发展犹如爬树一样,当发现自己所攀缘的枝干已经腐朽时,唯一可做的事就是退下来,换一个方向继续爬。
行业转换是不可避免的。世界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新的行业模式及新的职位不断出现,谁也无法保证十年之后自己不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需要不断掌握新的工作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机会,这其中当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问题的关键是这一代价是多少以及是否值得。
让一个人放弃他(她)所熟悉甚至已有成就的领域而转投他行确实不易,不但要从头学起,从头干起,而且还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压力,但如果将这些都看做是投资的话,整个事情就变得相对简单:你并不是在换工作,而是在对一新领域进行投资。
在转换行业时,就像另选树干。还有一个退下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收入的减少和职位的降低很难避免,但只要再选的方向正确,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超越旧有职位与薪水只是时间问题,所谓退一进二,即是此意。
在旧有树干上爬得越高的人,退下来转爬新树干的难度也就越大,一个人不管在旧树干上爬得多高或多低,只要他认为转换方向是必然,则千万不能犹豫,等待、观望的时间越长,他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相反,越是及时做出反应,其相应代价的可控制程度也就越高。
学会放弃,还应该舍得放弃求而不得的事物。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发现尽力而为之后,此事依然与自己无缘,就应该潇洒地放弃,另辟发挥自己才华的道路,使自己的生命另有价值。树挪死,人挪活,挪挪窝儿,是以退为进,避免人生中的死胡同,寻觅欢乐的人生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