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直话曲说妙成事
苏秦(前337-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
战国时期,赵国认为自己兵力远远强于燕国,于是便萌发了举兵讨伐燕国的念头。
苏秦那个时候在燕国辅佐昭王,为了减少合纵内部的摩擦和实力的消耗,同时也为了共同抵御强秦的武力威胁,昭王派苏秦前去游说赵惠王,希望通过和平的外交途径来解决两国的争端问题。
可是当苏秦到达赵国时,赵惠王很清楚苏秦的来意,于是赵惠王故意不和苏秦谈赵燕争端的燃眉问题,只是礼节性地寒暄:“苏卿远道而来敝国,寡君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苏秦也知道赵惠王的用意,却也只字不提赵燕两国争端的事情,更是丝毫不提自己的来意,同样也十分客气地同赵惠王寒暄了一番,然后又漫不经心与赵惠王聊起天来:“臣今天来的时候,沿途经过易水河,见蚌正打开盖在晒太阳,此时一只鹬上前直啄住蚌的肉。蚌也急忙合壳而且紧紧钳住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日也不下雨,你蚌的命不久矣!’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抽不出来,明天抽不出来,你终究也要变成死鹬了!’两者始终互不相舍,最后来了一渔翁,连鹬带蚌,一同得而食之。”
赵惠王听完这个故事,觉得还挺有趣,便随口哈哈大笑,继而说道:“从没听说苏秦你还懂野兽的语言呀!”苏秦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也笑了笑说道:“现在赵国想讨伐燕国,赵、燕两国倘若长久以刀枪相见,血流飘杵,秦国势必会坐收渔翁之利啊,大王何不再好好考虑考虑呢?”
赵惠王听到这里,方知苏秦讲这个故事的用意。赵惠王想了想,便脱口而出道:“好!从今以后,赵、燕就没有刀枪相见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派代表坐到一起,友好地进行外交谈判。”(www.xing528.com)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一个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士兵奋起还击,兴许可以拯救这个国家,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事情。如果有人说,能言善辩的口才可以使对方放下屠刀,从而拯救了一个国家的话,你是否会相信呢?你可能不会相信,但苏秦的这个故事,足以证明这样的事实。
赵燕两国相争,气氛中自然是充满了火药味。因此,作为被征伐对象的燕国的代表苏秦这时来游说征战国赵国的赵惠王,可以想象是何等艰难!苏秦早已领会到这一点,苏秦到达赵国时,赵王就明确摆出拒绝让步的态度,一味做礼节上的寒暄与客套,看得出赵惠王没有丝毫的诚意听苏秦游说。苏秦此时如果单刀直入,说明来意,直陈说词,八成可能是要吃闭门羹的。
所以,苏秦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一种曲折委婉的方法:只字不提来意,而是佯装与赵王闲聊,给赵惠王讲关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麻痹赵惠王,等到赵惠王在随和的气氛中,在津津有味的闲聊中,逐渐解除了对苏秦的防范后,苏秦才话锋一转,一语点破故事的真意,使赵王如梦初醒,最终才使赵国没有对燕国用兵,也实现了苏秦此次来游说的目的:和平的外交。由此可见,恰当机智的言辞,有时候可以起到“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有些话不能直说,直说轻则伤人,重则会引起祸端。所以要注意说话技巧,达到不伤人又办事的目的。
委婉含蓄的表达方法有以下几种:赞扬法,目的是顾全对方的面子,使对方容易下台;暗示法,在很难说出口的话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模糊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它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能比较适应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有些话,意思差不多,说法稍有不同,给人感觉却大不一样,如:谁——哪一位?不来——对不起,不能来。不能干——对不起,我不能做。什么事——请问你有什么事?如果不行就算了——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那就不麻烦你了。前者太直白,后者委婉动听了许多,让人容易接受。
委婉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