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雏形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块红色区域。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陕甘宁边区曾是国民党中央政府统治下的一个地方政权(相当于省的建制)。但是,边区的社会性质则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其他地方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陕甘宁边区则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毛泽东在1941年指出:“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已经是新民主主义的。”“各根据地的模型推广到全国,那时全国就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6]从为新中国塑造模式的意义上讲,陕甘宁边区对全国有着特殊的贡献,因为它起了先导和示范作用,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经验。
如前所述,抗日战争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使得陕甘宁边区有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从多方面进行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和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政治方面,实行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实行普选,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制度,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民众团体的建设。在经济方面,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大力开展劳动互助合作,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政府、军队、机关、学校开办了许多工商贸企业,建立了公营经济,建立了公有制经济的基础。鼓励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边区构成了在国有经济领导下,四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在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商业、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业。在文化教育方面,用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新文化代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建的旧文化,实行了多层次的教育制度,开展干部教育,发展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推进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抗战的需要服务,教育和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了一代新人。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创造了许多贴近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同时,大力发展了新闻、出版、体育、卫生事业。总之,它的建设内容十分广泛,党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各项主要任务,都在这里得到实行。(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以前,所有的根据地都进行了新民主主义建设。但是,陕甘宁边区开始得最早,涉及的内容最广泛,又是中共中央在全国搞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指出:“边区的作用,就在做出一个榜样给全国人民看。”[27]1940年3月,他又在边区党政联盟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现在全国要办新民主主义,有没有一个样子呢?我讲已经有了,陕甘宁边区就是模范。”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建设,由于在全国具有开创新社会的性质,因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此特别重视。边区的一切重大制度和方针、政策都是中共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边区出台的许多重大方针、政策都是经中共中央讨论和批准的;边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都及时予以指导,并帮助解决;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政策,都是先在陕甘宁边区试验,然后才在其他根据地广泛推广。所以说,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是新中国的雏形。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块试验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经验,并造就了大批会搞建设事业的干部。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全国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