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民俗特产:莳花赏花的行家

江阴民俗特产:莳花赏花的行家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莳花赏花怡逸情观葩赏花,乃怡情悦性之举,江阴人爱花,向有莳花赏花的传统。他认为春二三月到处可以看花,而且喜欢一边赏花,一边饮酒。看来,这位戒庵老人对于花卉颇有研究,对于各地的花卉品种、特点也非常了解,他不仅深谙赏花之道,而且还懂得花卉的栽培原理,算得上是一位莳花赏花的行家了。在五彩缤纷、姿态各异的名花佳卉中,冰清玉洁的梅花也是江阴人最为钟情的花卉之一。

江阴民俗特产:莳花赏花的行家

莳花赏花怡逸情

观葩赏花,乃怡情悦性之举,江阴人爱花,向有莳花赏花的传统。

元末人称沟南先生的江阴著名诗人张端便是一位爱花的人,他写过《种花》、《看花》、《折花》、《买花》、《惜花》五首诗。诗中写到“种花以娱情”。这是他种花的本意。“江南二三月,好花无处无。看花不知疲,饮酒须百壶”。他认为春二三月到处可以看花,而且喜欢一边赏花,一边饮酒。也许在室外看花还没有看够,于是“折以赠所思,亦复自怡悦”。一夜春雨停歇,卖花的来了,“开帘买花看,却与去年同”。等到花儿凋谢,“盈盈一春愁,脉脉无处托。残红抱余香,遗恨芳洲泊”。诗人伤感之情难以诉说。古往今来,像张端那样爱花的人,在江阴多得很。

明朝万历年间,江阴西郊有一个姓朱的,世代艺圃。清光绪《江阴县志》上称他“喜栽奇种,不远数百里求之,菊尤所珍植”,故人们均唤他为“朱菊叟”。他不但种花,也卖花,但是遇到懂花识花的知音,却从不计较价格。平时,每当喝酒之后,他便“婆娑花下,语杂庄谑,恒竟日不厌”。这位艺花嗜花、每每陶醉于花丛之中的朱菊叟,称得上是一位花痴了。

明代李诩所著《戒庵老人漫笔》中有“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之句,也就是说花卉开到一半的时候形态最佳,最具观赏价值,等到花朵开足了,其观赏性便打折扣了。他在《海棠》一文中写道:“海棠欲花盛而鲜,须冬至日用糟水浇根下。世谓海棠无香,惟西蜀潼川府昌州海棠独香。成都人谓海棠为花,尊贵之也。余家有垂丝、铁梗二种,垂丝者本大于斗,枝高于屋,开时足称巨丽之观,每以不得相城翁图之为恨。”他还在《树艺取暖》一文中论述道:“凡春花之木,不宜背阳,秋花者居阴亦无害。盖以冬日南至,一冬无日,暖气不充,故春花不发。夏日北至,阴处皆有阳光,至秋而花,自无妨也。”看来,这位戒庵老人对于花卉颇有研究,对于各地的花卉品种、特点也非常了解,他不仅深谙赏花之道,而且还懂得花卉的栽培原理,算得上是一位莳花赏花的行家了。

正因为人们爱花,也就舍得在花上下工夫,江阴历史上曾经培植出不少名花佳卉。牡丹在明代被尊为国花,当时,江南的牡丹栽培以江阴最为繁盛。明万历年间,著名学者、园艺家、太仓人王世懋所著《学圃杂疏》云:“牡丹本出中州(广义指黄河流域),江阴人能以芍药根接之。今遂繁滋,百种幻出。”并称“南都牡丹让江阴”。其时,亳州人薛凤翔编撰了一部《牡丹史》,江宁人焦竑在为这部书所作序言中也称:牡丹“近世北之亳州,南之暨阳(今江阴)为独著”。可见在明代,作为江南牡丹栽培的中心,江阴牡丹已独树一帜。

江阴人种的牡丹,不乏名贵品种。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牡丹,其名多见欧谱,人家所植,惟寿安红、玉楼春为多。”“欧谱”,即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其中记述了24种洛阳牡丹的品名。江阴人种得最多的“寿安红”、“玉楼春”,都是洛阳牡丹中的名品。

除了县志里提到的“寿安红”、“玉楼春”之外,明代江阴东乡的古泾花圃还栽有洛阳牡丹珍品“绿蝴蝶”。明万历年间选编的《澄江诗选续集》收录周元晟的一首诗,诗题中写到“同往古泾看牡丹,时有绿蝴蝶盛开”。从明代江阴其他一些文人的诗篇题目,如徐涧《立夏前一日集裁之侄斋中看牡丹》,尤士晋《奚丈宅中牡丹》,曹玘《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等,便可以看出当时不少人家都栽有牡丹。每当春天牡丹花开时节,人们就聚于庭前,饮酒、抚琴、赏花、赋诗,正如尤士晋诗中所云:“隔座送阄频劝酒,清平一曲兴无涯。”此等雅举,不亦乐乎!

明江阴诗人沈骛在《周氏园牡丹》中写道:

寒露玉壶春未涸,晚天丝障月犹笼。
相过半是高轩者,此地看花似洛中。

既然周氏园牡丹可以与洛阳牡丹相媲美,想来江阴被称为牡丹南都也就并不为过。

其实,早在宋代,江阴的牡丹已颇负盛名。宋代晋陵进士、曾任枢密副使的胡宿写过一首《忆广福寺牡丹》:

十日春风隔翠岑,只因繁朵自成阴。
尊前可要人颓玉,树底遥知地侧金。
花界三千春渺渺,铜槃十二夜沉沉。
雕盘分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

当年江阴广福寺牡丹的繁茂艳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清代,江阴牡丹在江南一带依然名闻遐迩。据清康熙《常州府志》记载:“惟牡丹则产于江阴之虎泾口者佳,多以芍药相接,故花色甚不一。”国子生王真源在观赏了江阴泰清寺牡丹之后,曾经即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庄严宝相梵宫天,佳种分栽洛下传。”“层层黄紫映斜阳,御苑风流试晚妆。”

春天观牡丹,秋天则是赏菊的季节。清代学者、文学家李兆洛是常州阳湖人,曾经在江阴主讲暨阳书院达二十年,对于江阴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他在《养一斋诗集》中写到“江阴人士颇喜艺菊,每过重阳,辄为访菊之游,亦时时有衔杯之乐”。

从古诗中可以了解到,江阴古代不少文人雅士对秋菊十分偏爱,元代诗人许恕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求菊》诗中表白“平生爱花惟爱菊”,并且介绍培植菊花的过程:“春苗剩分三百本,参差稍映江篱绿。小径还将蔓草除,一春最畏风雨触。常时灌溉汲清流,几度扶持斩丛竹。秋花不愁不烂漫,灿灿金钱照茅屋。”在他的眼里,菊花“或染腥红疑剪彩,或缀鹅翎同刻玉;或似芙蓉映秋水,或如牡丹眩晴旭;众中一种出宫黄,叠叠香罗淡妆束”。那样地多姿多彩,怪不得他偏爱菊花。

明代江阴进士卞荣也是一个爱菊的人,他曾写下一首《菊》诗:

最爱菊花晚节坚,不缘布地万金钱。
几回对酒高歌罢,一卷陶诗作枕眠。

诗中流露出这位卞进士对爱菊成癖的陶渊明十分欣赏,他爱菊,尤其爱其傲霜挺立、凌寒不凋的晚节。

每到菊花开放时,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饮酒赏菊,品评吟诵。民国年间,江阴陶社社长祝丹卿每年秋天都要邀集社友到怡园观赏菊花,并举行菊宴,席间赏菊联吟,诗酒唱酬,就像他诗中所描绘的“客秋共醉菊花杯,东篱错认渊明宅”。

时至今日,在江阴,许多人家都喜欢栽菊花,有些没有种的,到了秋天,也往往向街上卖菊花的挑上几盆,买回家观赏。园林部门常举行菊花展览会,许多单位及个人都精心挑选佳品送展,有的年份还组织评奖,参观菊展的观众比其他任何展览都踊跃。

在五彩缤纷、姿态各异的名花佳卉中,冰清玉洁的梅花也是江阴人最为钟情的花卉之一。宋末元初著名诗人缪鉴将它赞颂为“铁石槎枒玉粒姿”,并特地在华墅西瓠岱东建了一座梅花别墅徐霞客十世祖徐景南曾自筑书舍“梅雪轩”,并于室外广植梅花,自号梅雪。著名的梅花堂坐落于县东小香山苏东坡曾为之题额,徐霞客多次与他的堂兄徐应震上小香山赏梅,并写下《题小香山梅花堂》诗5首,其中“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成为赞颂梅花品节的名句。据邑志记载,明崇祯年间,江阴韩腾芳任南阳同知,明亡后“弃官隐东郭之家园,园有古梅千株,皆三百年物,客至诗酒为乐……时称梅仙”。(www.xing528.com)

旧时,东城外的韩园是江阴人赏梅佳处。据清光绪《江阴县志》载,该园“桃李素称繁密,老梅尤古者,宋时所植也”。历代文人留下了多篇韩园探梅的诗篇,清吴兆新有“藓蚀虬枝横瘦影,花疏铁干丽晴空”之句,夏祖焘则称其“老干如龙屈曲蟠,常凭风雪蚀林端”。“世易三朝贞不改,名留千载骨犹寒”。清代,城北君山西坡栽有梅树千株,荫蔽左右。江阴诸生沙纪堂前往君山探梅后,写下了“疏枝密蕊白云隈”、“清芬合让此花魁”的诗句。当年,江苏学政苏铨曾在君山梅林旁建有梅花书院。东乡周庄繖墩的梅花之盛,更被常熟翁同龢誉为“胜于邓尉”。每当梅花怒放时节,香雪似海,四乡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江阴著名诗人金武祥在观赏了繖墩梅花之后,发出了“罗浮世界香雪海,神迷骨醉疑登仙”的感叹。

除了牡丹、菊花和梅花,兰花、荷花、芍药、水仙山茶、海棠、杜鹃等花卉也都为江阴人所喜爱。

江阴历史上的韩园、漫园、澹园、萃涣园、清机园、壶天园、西园、适园、怡园等园林都是赏花的好去处,此外,清代华墅古泾花圃也颇负盛名,当年创建五峰诗社的苏墅人陶孚尹曾赋诗曰:

花关匼匝槿篱斜,姹紫嫣红入望赊。
争说古泾花事足,洛阳三月不须夸。

并云:“予家东十余里古泾艺花最盛。”

曾应邀前往古泾赏花的吴傅霖,留下《古泾花圃》一诗:

盘游几日留龙砂,轻寒漠漠迟归槎。
古泾花圃富春事,主人邀我观奇葩
昨朝北墅看未足,凌晨再访东阡花。
石桥流水路幽阒,绿畦小径寻谽谺。
槿篱茅屋自映带,风光仿佛桃源家。
嫣红姹紫纷到眼,蝶衣褪粉蜂开衙。
氤氲花气扑襟袖,恍疑优钵飞金沙。
丰台洛下那足数,金铃锦障争豪奢。
十千买艳我何有,芳菲坐对成咨嗟。
兴来折取代持赠,照耀俗眼涂人夸。
归来泥饮当酒具,羯鼓好付花奴挝。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这座“风光仿佛桃源家”的古泾花圃规模确实不小,而主人与作者观花的雅兴也特别浓,以至于“昨朝北墅看未足”,第二天,“凌晨再访东阡花”。

一些爱花的人对于室外的佳花总还是看不够,于是,摘下几枝,插在花瓶里,供之于案头,赏心悦目,美不可言。尽管鲜艳不了几天,毕竟也满足了一时的观赏之欲。清江阴诗人夏宗沂《瓶梅》一诗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愉悦心情

咫尺罗浮国,春风满座生。
胆瓶香雪照,纸帐白云横。
倒影笼银烛,移根傍管城。
不须清露里,独立向三更。

民国年间谢龙昇的一首《瓶中兰花》同样道出了插花之妙:

瓷瓶斜插蕙兰枝,相对无言为阿谁。
一尺灵苗花几朵,淡云微雨总相宜。

江阴人不仅喜欢赏花,而且喜欢咏花。清康熙年间,江阴知县陆次云曾召集地方名士,赋绣球花诗。他自己带头咏曰:“高枝雪压低枝雪,百朵花成一朵花。”文人殷祁雷也当场赋诗云:“满院晓风吹月魄,一团春雪聚梅花。”一时间,吟诵之声接踵不断。民国年间,沙曾达在《澄江咏古录》中,一一吟咏了“映日花开艳色浓”的芙蓉花,“百五花王本绝伦”的牡丹花,“红摇婪尾擢仙姿”的芍药花,“红妆信是超凡俗”的海棠花,“玉立亭亭花满枝”的玉兰花,“浑疑血泪染鲜妍”的杜鹃花,“临风荡漾爱庭中”的绣球花,“故向风前款款飞”的蝴蝶花,“芬芳映日倍猩红”的玫瑰花,“鲜争旭日晓迎风”的鸡冠花,“最喜风姿留绰约”的荷花,“岂向人间斗俗芬”的菊花,“饱历冰霜不羡春”的梅花,“远疑万点醉流霞”的百日红等20余种花卉。看得出,诗人也是一个爱花的人,对各种花卉的形态、习性都非常了解。

旧时,一些大户人家的花园里,牡丹、芍药、山茶、海棠等名花佳卉争奇斗艳,绚丽多彩。胡山源的长篇小说龙女》以旧时代的江阴县城为背景,书中写到的尚书后裔赵芳泉家便种着各种花卉:

阿龙一回头,就看见了天井里的两株桂树和靠墙壁的一个花坛,里面种着许多鸡冠、秋葵之类的时花。她觉得比室内的摆设和图书,更为有趣,更能欣赏……

走完廊,才到了平地上,这是一个花圃,许多盆菊花,排列在地上,都已经含了很肥大的苞,等候着开放的时刻……

楼下前面是一个青石板铺的庭院,很宽大,石板的尽处是花圃,看得出许多牡丹、芍药之类的老根,都嵌在四周的太湖石里。稍为后些,那就是说,离得石板远些,就全是桃、杏之属的春花。虽然现在是仲秋,这些花木只有一些微黄的稀叶在枝头上,但春来的浓艳却使人一想就可以意会到。

江阴著名实业家吴汀鹭晚年在回忆录里曾提到他家里种过的兰花:“父亲最爱艺兰,庚午年家有佳品建兰两盆。是夏酷热,每盆发花均有四十余枝之多。移诸房中,香味浓郁,暑炎顿消……”

乐在花中 陈宝金摄

在江阴,即便是平民百姓家,也总喜欢在院落里栽上几株腊梅,种上几丛天竺,墙边开放着五彩纷呈的凤仙花,竹篱上攀爬着蓝色或红色的牵牛花。仲夏,玫瑰花开过后,人们将花瓣采集晒干,等到腌晒莴苣干的时候,将玫瑰花瓣夹在盘曲的莴苣干内,腌出来的莴苣干带着玫瑰花香,风味独特;初秋,爱美的少女们喜欢采来红色的凤仙花,捣成汁,将纤纤指甲染得红红的,正如清汪廷桂《咏凤仙花》所云:

丹凤飞来倚晓风,霞衣拂露尚濛笼。
欲将十指轻轻染,错认唐宫一捻红。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江阴人种花赏花的热情更高,许多人家的庭院里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木,其中不乏名贵品种。城区、乡镇各个公园、广场及道路两旁四季常青,鲜花盛开,整个城市就像一个花团锦簇的大花园。每年临近春节花鸟市场的年宵花生意火爆,蝴蝶兰、大花蕙兰、水仙花、腊梅等各色盆花,梅花、杜鹃花、栀子花等各种盆景以及茶花白兰花等庭院花卉尤为畅销,家家户户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春意盎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