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情趣多
车 铁 环
滚铁环,也叫推铁环,在江阴则称之为车铁环。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20世纪70年代前曾经流行于全国各地,那时候的男孩子差不多全都爱车铁环。
车铁环的玩具十分简单,一个铁环,加上一个铁钩,就可以玩了。铁环就是铁皮环成的圆圈,直径50厘米至60厘米左右。那个年代,家家户户使用的桶、盆大多是木制的,这些木桶、木盆上都有铁箍,用久了的铁箍换下来,擦去锈迹,正好被孩子用来当铁环车。也有的用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圆圈,便成了铁环。对铁环的要求,只要接头光滑,有一定分量便可以了。再用一根钢筋或较粗的铅丝加工成铁钩,铁钩的一头做成便于手握的把柄,另一头做成一个“U”字形能容纳铁圈的弯,目的是操纵铁环。玩法是用铁钩推动铁环向前滚动,并用铁钩控制其方向,可以直走,也可以拐弯。初学时,可以先将铁环向前抛转,然后迅速跟上,拿铁钩伸出去钩住铁环,推着向前走,不倒就行。熟练后,直接用铁钩钩住铁环往前推就行了。滚铁环的技术熟能生巧,一学就会。技艺高超的男孩子可以让铁环滚一段长路而不倒下,其间可以越过凸凹的路面和水坑。
当年,这一游戏在江阴城乡十分普遍,家前屋后,到处可以看到车铁环的孩子。以前路上车辆稀少,在路上车铁环几乎不存在安全问题,有些孩子喜欢车着铁环上学,不但能够免去途中的单调,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其乐无穷。放学后刚跨出校门,把书包往身上一背,又迫不及待地车起铁环来了。有时候一群孩子一齐得意洋洋地车着铁环奔跑,“哐琅哐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本事大的孩子甚至能把铁环从学校一路车到家。
车铁环还可以开展比赛,比赛的方式多种多样。一种是比谁跑得快,几个人同时出发,车着铁环拼命往前跑,谁先跑到终点谁胜;另一种则是比谁跑得慢,比赛开始后在规定时间内谁落在最后谁胜。不论是比快还是比慢,都必须保证中途铁环不倒。还有一种障碍赛,在比赛的线路上每隔一段放上一块砖,比赛时铁环要从砖块上车过去而不倒,谁越过的砖块多,谁就是胜者。
车铁环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游戏,却也是一种自娱性强的运动,它还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心,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在那个年代,男孩子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拥有滑板一样,风光得很。
如今,由于户外机动车日益增多,车铁环受到了很大限制,随着少年儿童现代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曾经为孩子们十分喜爱的车铁环活动,日渐冷落下来。但是,在一些没有车辆行驶的空旷场所,偶尔仍能看到男孩子车铁环的身影。
跳 皮 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这是适宜于儿童的一种民间游戏,20世纪50至80年代在江阴曾经十分流行,尤其是女孩子,最喜欢跳皮筋。
这种游戏设备简单,只需一条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橡皮筋,长3米至4米左右,可以用胶皮或废自行车内胎铰成细长条,也可用一些小皮筋圈连接在一起即成。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玩这种游戏不需要多大的场地,也不受季节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一般三人至五人一起玩。
跳皮筋 孔维贤提供
跳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在这些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可以组合跳出各种花样来。跳的时候,由若干基本动作组成联合动作,一个联合动作跳2×8拍,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跳者只能用脚,不许用手钩皮筋。一边跳一边还唱着儿歌或自编的歌谣,也有的用音乐伴奏。
跳皮筋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单人跳由两人拉皮筋,一人一头,将皮筋拉直,然后一个人在皮筋的中间跳,或者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拉成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各种图案,由多人同时跳。有时候兴致高涨还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参加比赛者按照规定动作轮流跳,中途跳错就淘汰下去,换上另一人跳,完成规定动作者为胜。
当年,在江阴各所学校都可以看到,下课铃一响,女学生们便走出教室,三五成群地跳起橡皮筋。这种课间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调节,可以使疲劳的脑细胞得到积极性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节课的学习。正因为这样,跳皮筋这一游戏在那个年代尤为女学生们所喜爱。
踢 毽 子
踢毽子是江阴儿童十分流行的传统游戏之一。这种游戏既是娱乐,又能健身,直到现在,仍为儿童们所喜爱。一些成年人也以踢毽子锻炼身体,其中不乏踢毽高手。
踢毽子在中国古代就很盛行,据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当时临安(今杭州)还专门有出售毽子的人,可见南宋玩这种游戏的人已十分普遍。清代吴地著名词人陈维崧曾在《戏咏闺人踢毽词》中,描绘了当时的女子在“娇困腾腾,深院清清”中,以盈盈之态敏捷踢毽的生动情景。
踢毽子 孔维贤提供
毽子的制作十分简单,材料也不难找。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散文《踢毽子》中回忆道:“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制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20世纪70年代前,清代留下的铸有“康熙通宝”之类文字的铜钿还比较好找,到了后来,铜钿逐渐成了稀有物,如今更成了钱币爱好者的藏品,于是改用铁的替代,那是工厂的下脚料,同原先的铜钿差不多大小,圆圆的,中间也有个小孔,同样可以用来做毽子。不过,现在的孩子自己动手做毽子的少了,一般都到杂货店或玩具店买现成的毽子来踢。
毽子好不好,鸡毛很重要。旧时讲究的毽子,其鸡毛是从活的大公鸡的尾巴上拔下来的。那时候,看到邻居家宰杀大公鸡,小孩子便在动刀前先去讨下那尾巴上的鸡毛。这种活鸡毛泛着金光做成的毽子踢起来潇洒飘逸,滚翻自如,得心应脚;而死鸡毛的毽子踢起来则要别扭些,总觉得不那么自如。制毽用的好鸡毛,不仅讲究上端毛色鲜艳、发亮、挺拔,齐整无损,插在毽子上美观耐看,而且要求其根梢的绒毛又密又白,毛管要有韧性和弹性,毽子倒覆、受到撞击时也不易折断。
踢毽子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一人自踢,也可以两人对踢,还可以多人共踢一毽。其踢法更是林林总总,千态百状,不一而足。凭着灵巧的双足,脚面、脚跟、双侧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踢出各式花样,至于那些踢毽高手,连头顶、前额、双肩、膝面、小腿都能派上用场。归纳起来,踢毽子的基本技法,不外乎盘、拐、蹦、磕四大类。所谓“盘”,即用双脚内侧踢;“拐”是指用双脚外侧踢;而“蹦”是凭借脚面和足尖接毽;用头顶、双肩、膝面等部位辅助称之为“磕”。以这四类基本技法为基础,可以变换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百多种套数。无怪乎汪曾祺生前有过这样一个愿望:“我希望能举办一次全国毽子表演,看看中国的毽子到底有多少种踢法。”
踢毽子还可以开展比赛,比赛方法大致有这样三种:一种是比单位时间内踢毽次数的多少,也可以比连续踢毽次数的多少,直到毽子落地止;另一种即两人对踢或多人依次共踢一毽,未能接踢而使毽子落地者即为败方;还有一种是比踢毽子花样的多少。
目前,江阴许多学校把踢毽子列入了体育活动项目和比赛科目,从而使这一传统游戏得以更广泛地开展。
捉 迷 藏
捉迷藏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游戏,也是简便易行、最为普遍的一种游戏。在江阴,捉迷藏被称之为“躲猫猫”、“盘猫猫”。这种游戏情趣盎然,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无论是躲藏者还是寻觅者,都必须开动脑筋,才能成为胜者。一旦寻觅者找到了躲藏者,或者躲藏者始终没有被寻觅者发现,前者都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正因为如此,捉迷藏成为儿童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据史料记载,捉迷藏这一游戏古而有之,至于究竟产生于何朝何代,难以定论。有人说此游戏始于唐朝,《琅嬛记》中元人伊世珍引用《致虚阁杂俎》的记载,言及唐玄宗与杨贵妃常玩捉迷藏的游戏,玄宗往往是输者,由此推断这是捉迷藏之起始。但是,也有人分析,捉迷藏是模拟原始先民狩猎活动中寻觅猎物,所以认为这一游戏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形成。
常见的捉迷藏,大致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种是躲藏者隐身于室内屋角、柜中或室外树丛、竹林等隐蔽处,寻觅者在对方躲藏时需回避或用手蒙住自己的双眼,等到对方藏好了,便直接前去寻找。
另一种是用手帕或毛巾把双眼蒙起来,然后,在事先商定的一定范围内,摸索寻找对方。这种游戏要是在晚间进行,难度就更大些。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玩的就是这种形式。他俩经常在皎洁的月光下,用锦绸蒙上双眼,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由于杨贵妃身手敏捷,而唐玄宗则动作迟钝,所以贵妃捉玄宗轻而易举,而玄宗捉贵妃屡屡扑空,引得旁边观看的宫人拍手大笑。
明朝有一种“摸鱼儿”,是后一种游戏的发展。玩的时候,众儿童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圈,圈中两名儿童,都用厚厚的手帕蒙住眼睛。然后,其中一个手拿木鱼,在一地敲一下后,迅速转移位置,另一个则循着声音,前去摸对方。要是碰巧摸着即获胜,对方便交出木鱼,罚出圈外。下一个回合,由原摸者改为敲木鱼,牵绳者中间挑出一人作为摸者,如此轮流往复,直到游戏结束。
这些捉迷藏的方式均从古代流传下来,现在直接寻找在家前院后随时可进行,而在联欢会、郊游等集体活动时,大多玩后一种形式。
打 陀 螺
往昔,江阴儿童还喜欢玩一种打陀螺的游戏。传统陀螺是一种倒圆锥形的玩具,形状略像海螺,大多用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鞭抽打,它就会滴溜溜地旋转起来。另有一种陀螺较为复杂,要将圆柱挖空,外面留出一条长孔,使其内部成为一个腔体,用绳鞭抽打时,随着旋转,会发出悦耳的“嗡嗡”之声,故称为“鸣声陀螺”。
打陀螺可以比赛,一种赛法是两人或多人同时鞭打陀螺,比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先停下者即为输方;另一种是进行对撞,参赛者各自将自己的陀螺鞭打后,使其互相撞击,先被撞倒停下者即告输。(www.xing528.com)
小小的陀螺不仅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早在北宋末年就已传到日本去了。陀螺在古时被称为“千千车”,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吴地一带的城市,已有出售这种玩具的店铺。清代杭州人杭世骏在《道古堂诗集》卷一“橙花馆集妆域联勾序”中,详尽地考证了陀螺的形制与玩法。这说明打陀螺在那时候已成为一种盛行的游戏。昔日,在庙会上和春节期间经常有人在热闹的人群中兜售陀螺,一些商店里也有出售,现在则不易买到,但偶尔还是能看到有人玩打陀螺的游戏。
骑 竹 马
儿童喜欢将一根竹子置于胯下当马骑,在院子里或空地上奔个不停,这种游戏称之为骑竹马。在江阴,这种游戏历史悠久。
早在汉代,骑竹马作为一种儿童游戏即已流行。据《后汉书·郭伋传》记载,为官政绩卓著的郭伋,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有一次,他前往河西美稷视察,“有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可见,骑竹马在当时不仅是儿童游戏,而且成为一种欢迎贵宾的礼仪活动。
唐代一些诗人的作品中都出现了骑竹马的场景,其中李白的《长干行》最负盛名,诗的开头部分,李白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在门前玩折花游戏时,“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活泼嬉戏的场景。从此,根据这诗句提炼而成的成语“青梅竹马”,被广泛用作儿时异性伙伴的代名词。李白这首诗所写到的长干,为古金陵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郊,从中可以看出,唐代骑竹马在江南一带已十分普遍。
宋代,在保留光竿竹马的同时,有些人在竹竿前端用纸扎成马头形,从而使竹马更加形象化,后来的竹马,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一般用竹篾为骨架,外面糊上纸或布,分成两截,前面为马头,后面为马臀及马尾,玩时不再置于胯下了,而是一前一后系在腰上,作出骑马的样子。有些地方还在马头内装上蜡烛,专供晚上骑着玩,这就成了后来包括江阴在内的吴地十分盛行的马灯,但人们有时仍把它叫做竹马。苏东坡在《立春》一诗中写道:“竹马弄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这里所写到的竹马,实际上就是马灯。清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百子全图”中,也有儿童竹马的图案。
起始于儿童游戏的竹马,到后来连成人也把它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了。南宋杭州的歌舞中,有一种男女共舞的竹马舞,称之为“男女竹马”。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便有这方面的记载。而明清时期江阴常见的节日或庙会上的调马灯,也叫“跑竹马”或“马灯舞”,则更是成人们所表演的了。调马灯时,要表现出马的疾驰、徐行或跳跃,动作轻捷,情绪奔放。在送神“出会”的队伍中,几十匹竹马,边行边舞,场面十分壮观,一直要把“神”送回庙中,竹马队伍才能解散。
斗 草
斗草,也称“斗百草”,即手持各种草相斗来决出胜负。旧时,江阴的儿童常玩这种游戏,有时放学路上,在路边拔了一把草,便随手斗起草来。尤其是乡间的孩子,在田野里割草时,常常将镰刀搁在一边,兴趣盎然地玩起斗草游戏,把割草都给忘了。
春天,莺飞草长,到了夏季,草木生长更为旺盛,这两个季节最适于斗草。这一游戏流行于江南和中原地区,相传最早是春秋时从吴地开始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中载有“吴王与西施尝作斗百草之戏”。因此,通常称吴王夫差为斗草的创始人。自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斗草之戏大为盛行。韩愕《岁华纪丽》中有“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的记载。其时,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野外踏青斗百草已成为民间流行的风俗。入宋后,斗草风气益盛,已经不再限于端午,而且儿童也把它作为一种游戏了。南宋苏州著名诗人范成大曾写下“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之诗句。此后,元明清各代相沿成习。明代,在杭州,斗草获胜者可得到扇子之类的小奖品。而妇女斗草,胜者则可以获得玉制小耳饰等奖励。
斗草有武斗和文斗两种形式,以武斗居多。武斗时两人持草相对,双手各持茎端,将双方的草筋相钩,然后互相拉扯,先被拉断者即告输。武斗主要是斗草的韧性。所斗之草,一般用的是车前子、牛筋草等。故车前子又叫做“打官司草”。而文斗即众人持花草聚合在一起,一人报出草名,而其他人各以手中之草对答。《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对此有具体描写:“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在文斗中,对不上者即算输,对上者即赢。
斗草这一传统游戏,至今仍作为一种地方风俗流传下来,不过已主要由儿童为之。这种游戏富有娱乐性、竞赛性,尤其是文斗,更带有智力和知识竞赛性质,对于儿童增长植物知识,陶冶性情不无裨益。
跳 绳
跳绳这种游戏,既是娱乐,也是一种健身活动,而且儿童、成年人皆宜。
在江阴,许多学校经常开展跳绳比赛,有些工厂企事业单位也把跳绳列入职工业余体育项目。
古时候,跳绳被称之为“跳白索”,也叫“跳百索”,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北齐末年,高氏王朝失去民心,濒临末日。据《北齐书》卷八“幼主纪”所载,当时,儿童们两手执绳,一边跳一边唱“高末”二字,意思是高氏王朝快要到末日了。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跳绳的最早文字记载,看来,至少在1400多年前,人们就把跳绳作为一种游戏了。
跳绳用的绳子不怎么讲究,可以用草绳、麻绳,也可以用线绳、尼龙绳。跳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跳绳者自己摇绳自己跳,也可加进一人,两人一起跳;另一种由两人分隔一段距离,相对而立,双方各执绳子一头专门摇绳,另一人或多人参跳,这种跳法绳子要长一些。前一种可以一个人随时随地单独玩,后一种为集体活动,至少3人,场地也需大一些。在集体跳绳的时候,每当有人被绳子绊了,一般就要去替换摇绳者,被替换者便可以加入跳绳的行列。
跳绳 顾强摄
跳绳比赛时,一般采用自摇自跳的跳法,成绩以单位时间内跳过的次数多少而定,善跳者能跳出一分钟百次以上的好成绩。自摇自跳时,摇绳的速度由跳绳者自己掌握,而摇、跳分开时,摇绳速度控制在摇绳者手里,跳绳者无法操纵,只能顺势而为,所以,要是采用这种跳法比赛时,只能看跳绳者能连续跳过多少次,而不能计时间了。
跳绳能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尤其是自摇自跳时,手脚并用,更需协调一致,才能跳出好成绩。
古时候跳绳,不但伴之以唱歌,有时候还击鼓助威。现代人跳绳一般没有这般阵势,不过,除了数数之外,有些跳法,也可以边跳边唱儿歌,当一曲儿歌唱完,人便跳出摇动着的绳子。在跳绳比赛中,往往可以看到有人在一旁呐喊加油,那场面十分热烈。
打 弹 子
旧时,男孩子还喜欢玩一种打弹子的游戏。弹子是一种彩色的玻璃小球,直径大约一厘米左右。打弹子时,把右手(也可以用左手)四指握成拳,大拇指嵌进拳心,把弹子放在食指与拇指之间,拇指用力从拳心中弹出,就可以将弹子击向指定的地方。
打弹子的游戏有多种多样的玩法,其中最简单的是一人先将弹子弹出,然后另一人用弹子向前一人的弹子击发,要是击中了,便赢对方一粒,游戏重新开始,这一回由赢者先将弹子弹出,让上一轮的输者击发;如果没有击中,便改由对方击发。如此循环反复。
还有一种玩法,找一块比较平整的泥地,在中间挖一个比弹子稍大一点的圆洞,参加者先将各人的弹子弹到圆洞周围,然后伸出拳头,用“石头剪刀布”猜拳(或其他方式),决出先后顺序。接下来依次上场,用自己的弹子,对准圆洞周围弹子中的任意一粒击发,以将其弹入洞中为胜,胜者即将对方的这粒弹子收入囊中。被弹入洞中的这粒弹子的拥有者,即被剥夺了继续游戏的资格。这项游戏得讲究技巧,有时候,轮到上场者觉得没有把握将对方弹子弹入洞中,便不去射击对方,而是将自己的弹子弹得离洞口远些,以免被对方弹入洞中。直到地上只剩下最后一粒弹子,其余的已全部被弹入洞中,这场游戏便告结束。
小孩子趴在地上打弹子时,一双手沾上尘土,往往弄得很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脸上流汗,用手一擦,就成了一张大花脸,回到家免不了给爸妈臭骂一顿,但是第二天还会继续去玩,对他们来说,打弹子乐趣无穷。有的孩子更是将弹子视为宝贵的财产,裤袋里装得鼓鼓的,一旦在游戏中赢到了弹子,便神气得不得了,因为那代表着打弹子技巧的高超!
打弹子可以锻炼眼力、判断力和手指、手关节的灵活性,是一项颇具趣味性的游戏,曾经在江阴延续了很长时间。大约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小学生的作业负担逐渐加重,很少有时间去打弹子了,同时,打弹子确实也不卫生,在家长们的阻止下,现在已经难得看到小孩子打弹子了。
荡 秋 千
荡秋千在古代曾是成人游戏,到后来则成了以儿童为主的游戏了。
常见的秋千设备是在场地上埋竖两柱,上面架一根横梁,构成“秋千架”;在横梁上悬挂两绳,名为“秋千绠”;绳子下端系上横板,俗称“踏板”。在城区,秋千是儿童娱乐场所常见的一种娱乐设备。而在乡村里,旧时的孩子常常在大树下玩自制的秋千。他们用两根绳子系在树杈上,下面拴块木板,就成了一副简易的秋千架了。虽说简陋,照样玩得十分开心,孩子们在绿树下荡来荡去,凌空翻飞,就像轻盈的小燕子,快乐自在。
荡秋千,有一人秋千、双人秋千或三人秋千等多种,人可以立在荡板上,也可以坐在荡板上荡。幼童胆子小,自控能力差,为安全起见,以坐着荡居多,起荡时需由大人推上一把。而荡秋千老到的孩子,起荡时不需要人推,他们先坐在踏板上,双脚着地向后退,退到脚尖快要够不着地了,便猛地向前跑几步,并敏捷地收腿站到踏板上,两手握紧绳子,这时,凭着一股惯性,秋千便荡起来了。本领大的孩子,不仅荡得高,荡得稳,而且可以荡出各种花样来。常见的有立在踏板上,双手握住绳子,借身体前恭后仰而起荡。更有甚者以一条腿站在踏板上,另一条腿向后面抬起,一只手握住绳子,另一只手伸向前方,这种姿势称为“金鸡独立”。在秋千上玩花样,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量与技巧的配合。荡秋千不仅能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和脑体平衡功能,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娱乐性体育活动。
荡秋千 顾强摄
目前,江阴不仅幼儿园、小学操场及儿童娱乐场所均设有秋千,一些园林、公共场所设置的健身器材中,也都竖有秋千架,供成人和儿童娱乐、锻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