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邦尚武风
历史上,江阴人的忠义尚武是出了名的。明末清初乙酉年(1645),清军大兵压境,江阴民众揭竿而起,倡义守城。清韩菼在《江阴城守纪》一书中记述:“北门少年素好拳勇,闻之奋袂而起。”“阖邑闻风响应,四乡居民不约而至者数十万计。三尺童子,皆以蹈白刃无憾,有不至此,共讦之。”江阴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忠义气概由此可见一斑,同时也显示出百姓“好拳勇”的尚武风习。此役后,江阴获“义城”之名。据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督学时念邑殉乙酉之义,特书‘忠义之邦’四大字”。
江阴民间普遍练习武艺的风气,早在明代抗御倭寇之时便已形成了。徐再思在《澄江旧话·东外龚闻海》中写道:“我邑地居江滨,自前明倭寇作乱,民间大受蹂躏之后,有心人即提倡武术,藉以自卫,迄今历数百年。四乡村庄于农隙时,尚多团拳场、学拳棒及打砂袋马鞍石,以练习武功者。我邑民间,惟其习武之勤,是以名手辈出。虽文弱书生,多有绝精之技,不可轻侮。”文章中所写的龚闻海便是一位“亦文人而精武艺者”。他还在《化手》一文中写到,祝塘“农民人人讲究武功,曾有孔天锡等祝塘四杰之大名。”“至祝塘昔年武功致盛之因,远在前明,名曰化手,人人习练,乃成风尚……所谓化手者,乃拳击之手法也。”
韩菼在《江阴城守纪》中写到:“初九日,阎应元入江阴城。祝塘少年五十人(一作六百人)执械护送……”据说这批祝塘勇士后来全部战死在江阴。难怪胡山源在《江阴义民别传》中称“祝塘人是很勇武的”。
清代,祝塘习武之风非常兴盛,乡间涌现出不少武林高手,前面徐再思提到的孔天锡等祝塘四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李中林在《祝塘九百岁·孔天锡轶事》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的孔天锡,是江阴孔氏始祖孔垕的后人(属江阴孔氏西庄支),家住祝塘镇东街。孔天锡瘦长个子,看上去十分文弱,却能打得一手好拳。祝塘镇年年要举办拳术比赛,邀请四乡拳术爱好者参加,磋商拳艺。孔天锡在拳术赛之中,一连几年都拔得了头筹,在祝塘镇周边拳术爱好者之中享有盛名。他与祝塘西街的金二黄子、北街的沈福山、徐巷上的徐瘌子,被祝塘人称为“祝塘四杰”。
舞剑 张洪摄
当年,尚武之风并不局限于祝塘一地。薛品源在《江乡忆志·以力服人》中写到当年江乡塘头桥一带民众练武的场景:
在过去年代里,江乡民众有的外出从师习武,有的在家锻炼。因此刀枪、拳击、石担、钻石与马鞍石等随处可见,有时还请拳师来乡教学。这情况民国初年还可目睹。
那些豪爽倜傥的年轻人,在晓风吹拂中,在落霞掩映时,在皓月当空夜,聚集稻麦场上练刀枪,习拳脚,几乎遍及江乡各村。
每于冬春农闲时节,乡民利用场头、空房、祠堂、庙宇,自发组织拳场,苦练拳棒、甩石锁、抓石笋、举石担、打皮砂袋、马鞍石、站梅花桩等。尤以东乡的顾山、北、长泾、祝塘、文林、河塘、周庄,西乡的申港、西石桥以及城南青阳等地为盛。逢到庙会、节场,常杂陈刀、枪、剑、棍、钢叉等器械,爱好者争相献技,比武打擂,促进各门派的交流和提高。
功夫扇 张洪摄
地处三县交界的顾山,历来有习武的传统。清代周东庄周卫若、西陈巷陈缫廷、镇东街王绍麟先后中武举人,西陈巷陈明章、陈雅甫为武秀才。民国年间,西陈巷陈维贤武艺超群,曾被聘为上海精武体育会教练;毛弄的勇耕曾任中央大学武术教练。昔日南曹庄、西陈巷、镇上东街、沈舍里、南市、上场头都曾经设立过拳场,冬春两季拳场,一月为一期,聘请名师传授。流行在本地的拳种有谭腿、工益、白鹤手、黑虎拳、杨家手、独臂手、百合拳、醉罗堂、醉八仙、四门拳等。器械以单双刀、三节棍、虎头钩、梅花枪、杜龙枪、青龙刀、大品斧为主。沈舍里严银芳擅长钢叉之技,张锡卿的醉八仙拳功夫颇深,勇俊育的三节棍远近闻名,东街周金敖的石锁身手不凡。打拳除闭口拳外,还打开口拳,一面打,一面口唱相应的拳歌。张耀宗在《顾山镇纪略》卷五“武术篇”中介绍了几则拳歌和器械歌诀:
杨家手拳歌
满门豪杰定番邦,大郎冲打北西方,
二郎转为推云手,三郎起跳跨如双,
四郎劈山连三打,五郎削发做和尚,
六郎三关擒上将,七郎乱箭最难挡,
八妹是为裙里腿,孟良焦赞翻云手,
老令公撞死李陵碑,若问此拳姓和名,
杨家手传授到如今。
黑虎拳歌(www.xing528.com)
黑虎经制按月方,撩云举步最难挡。
翻身拳当心就打,打单拳谨要提防。
上一步擒拿就打,五虎拳劈掳撩挡。
黑虎拳腾空而起,若问此拳名何姓,
黑虎拳传授到如今。
双刀歌诀
苏栾刀起首是单提,单提即便是双飞。
得转为身升雀起,为身转步无以摇。
四方用此钢刀发,罗服齐王手段高。
凤凰拾事扯旗起,霸王自问用此刀。
鹅毛削水无抵挡,安静四方人民乐。
夜寂就深足以傲,若问此刀名何姓,
蛟龙传授所来刀。
张耀宗还写道:“据南曹庄吴宝廷讲,在拳击方面,本地尚有红抄,是技击拳术的一种攻击防守之术。西陈巷有一位会梅花枪的老人,他说罗家梅花枪有9手108枪,具体套路有:一手倒枪头,二手王步背包(亦名蜻蜓背牵),三手掘田螺,四手霸王卸甲,五手提枪,六手回马,七手待步,八手跌雪,九手老手。”
清光绪年间,北喜爱武术的青壮年,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拳击,小学高年级以拳击作为体育课主要内容,以后逐步发展为武术表演。宣统年间,在南拳大师许太和倡导下,普遍设立拳场,北、许巷、大巷上、谭巷、长房庄等地青壮年积极参加武术活动。拳场训练项目有拳击及单刀、双刀、单枪、剑戟、马叉、棍子和软鞭等兵器的操练。
往昔,长泾民间盛行拳术。清光绪年间,南武术即与北、顾山同负盛名,苏巷、刘桥二村次之。当时,萧锦华、萧宝生、萧洪宝、萧宝初四弟兄拜后巷少林俗家弟子陈阿崎、陈阿锡兄弟为师,练就手功、拳功、棍功、枪功等少林绝技,在江阴乃至太湖地区颇具影响,其中萧锦华的少林武功更为精绝。四弟兄开馆授徒,结成萧家拳帮。该拳帮的舞马叉、舞火球、三节棍、丢石锁等绝技广为群众所传颂。
文林荡南素称武术之乡,清朝后期至民国初年,武举人出身的任坤祥、著名拳教师夏云山先后在村里设立拳场,传授技艺。南街薛增海的板凳拳和“武松脱枷”、汪坤如的石锁,朱三房、张传根的马叉均是拿手好戏。
解放前,民间武术在青阳乡村广泛开展,甩石锁、抓石笋、擎石担、打马鞍石等传统项目练习者最多。一些练武者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功底深厚。清末,有莳家圩徐尚庆中武举人,南沿河谢鹤峰中武秀才。民国初年,北街拳师谢根源武路深广,门徒众多;高有道则擅长猴拳、矮拳,能在八仙桌上施展功夫;西街沈虎邦以棍棒、八卦拳见长。
甩石锁 顾强摄
西石桥除打拳、举石担外,甩石锁较为普遍。招式有两大类:一是面花,有翻鳑鲏、一支香、掇石臼、老鹰摩风、凤凰展翅等;二是背花,有苏秦背剑、十字捆绑、张飞跨风、黑虎穿裆等。此外,前横村的连环棍、张家丹的武术、寺背后的舞马叉等特色项目均较为出名,一般在菩萨出会时都会露一手。
民间武术在周庄境内流传已久,沿山村民习武者多。石弄里黄老三,投嵩山少林寺学艺,艺成返乡后,在东岳殿设武馆传授拳术。支巷周荣福甩石锁有单扯锁、双扯锁、两指顶梗、拳顶锁背、鲤鱼穿夹、黑虎穿裆、梅花桩、蒙眼扯锁、过桥扯锁等十八招绝艺。周林生的马叉有空中飞叉、老鹰挡鸡、弯脚靠叉、后脚跟挡叉等十一招,还善于舞杠子。周林才的石担名闻乡里。每逢当地庙会、集场,村民们都要临场献艺。
因民间习武之勤,是以名家辈出,明清之际江阴有戴俨如、陈震享、陆龙、陆鳌、赵志、缪玙、马逢元、吴位思、朱婴、殷琏、贡炜、钟维岳、赵荣、章杞等十余人取得武进士功名。清嘉庆、道光年间,江阴东外河北街的龚闻海及其弟子吴瑶田、北外闸桥河下诨名“铁脚”王高的闸夫,都身怀绝技。北许巷许太和系国内著名南拳大师,曾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大会,并受到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称赞,先后担任无锡“国粹体育会”教练和常熟、江阴两地公共体育场国术指导员、技击部主任,著有《南拳入门》一书,门徒遍布苏南。1936年,北王文兆应邀率20余名拳术爱好者赴无锡参加苏、浙、沪国术比赛,获得好评。
1937年冬,日军入侵,江阴沦陷后,澄西、武北地区的习武民众组织大刀会,会众达五千余人。他们提出“除盗灭匪,保境安民”的口号,袭击日军,声势显赫。此后部分骨干参加了“江抗”和新四军。
新中国成立后,江阴传统武术活动又有了新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群众性武术活动广泛开展,在此基础上,1982年成立了江阴市武术协会,并陆续组建了长拳分会、绵拳分会、悟拳分会、武当分会、心意六合拳分会以及天力太极研究会,其中心意六合拳分会已经吸引了600多名武术爱好者参加,江阴市高级中学和要塞实验小学也相继组建了武术队。江阴市武术协会已多次代表江苏民间武术团体参加全国性武术比赛和国际传统武术节,并扬威武坛,屡获金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