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特产:龙腾狮舞秀高跷,调龙灯独树一帜

江阴特产:龙腾狮舞秀高跷,调龙灯独树一帜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腾狮舞秀高跷调龙灯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崇拜龙图腾,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申港地区独有的段龙舞,在江阴民间龙灯表演中独树一帜。段龙舞通常由清一色的俊俏姑娘操舞,舞姿轻盈灵巧,秀逸舒展,尽显江南水乡风韵。调狮子调狮子也称狮子舞。流行于利港沿江一带的九狮舞,又称“太平狮子”。春节期间以九狮共舞祈求吉祥。

江阴特产:龙腾狮舞秀高跷,调龙灯独树一帜

龙腾狮舞秀高跷

调 龙 灯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崇拜龙图腾,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许多地方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用舞龙这种形式,祈祷神龙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汉代,舞龙在民间已相当普遍,唐、宋时期的“社火”表演中,调龙灯成为十分常见的表演形式,明、清则更为盛行。在江阴,调龙灯同样是民间最普遍、最热烈、最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活动之一。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

艳说年丰五谷登,龙蟠九节彩云蒸;
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

龙灯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和灵活的龙体,龙身一般为9节至15节,也有长达21节的,外面裹以彩绸或纱布,绘上龙鳞。龙头扎得最为精美,尤其是龙角、龙须、龙睛均制作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龙尾也十分精致,向上翘起,如同巨大的鱼尾。龙头、龙尾及龙身下每节均有毛竹竿作把手。晚上表演时,每节龙体内点燃起灯烛,灯光闪烁,更显得壮观。

舞龙者通常为身强力壮的汉子,少则10余人,多则20多人,视龙身长短、节数多少而定。他们经过训练,既熟悉各种套路,又要善于相互协调配合。其中舞龙珠者为核心人物,套路的变换,队伍的进退,均听其指挥,舞龙头的则紧随龙珠,密切配合。舞龙尾者也不容易,须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开场后,在热烈欢快的锣鼓声中,龙灯上场,表演戏珠、盘龙、游龙、滚地龙等一系列动作,忽儿冲高,如飞身云端;忽儿跌下,似入海破浪。衔接紧凑,层次清楚,舞姿优美多变,宛如活龙腾跃,加上穿插进漂亮的造型,威武雄壮,引人入胜。有时两条龙一起舞,表演“二龙戏珠”。

双龙戏珠 陈宝金摄

流行在江阴地区的龙灯种类繁多,以色彩分,有黄龙、白龙、青龙等;以形状和质地分,有草龙、苍龙、亮龙、爬龙、钻云龙、段龙等。申港地区独有的段龙舞,在江阴民间龙灯表演中独树一帜。段龙的龙体不像常见的龙灯那样连成一体,而是各节成段,每节段头系上一条火黄色的绸带,起舞时,绸带随段头挥动飘飞,看上去节节相连,连成一体。段龙舞通常由清一色的俊俏姑娘操舞,舞姿轻盈灵巧,秀逸舒展,尽显江南水乡风韵。旧时,每逢庙会和节日,群龙聚会,以示祥瑞。尤其是正月里,从春节元宵节,江阴几乎各个乡镇都有龙灯队表演。

调龙灯 顾强摄

民国初期,北邓家坝14名青壮年组成的龙灯队,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元宵节,在北城隍庙场起灯,经东街至西街盘桥表演。而云亭大园里、北街、黄玉台村等地农民组成的龙灯队伍,春节至元宵,除了在本村表演外,还常常到外村调龙灯。昔日,青阳脚班(起卸业)的一群小伙子最热衷调龙灯,他们数十人同擎一条苍龙,走街串巷,边走边舞,当经过大户人家时,他们还入厅盘龙,讨个吉利领赏。

当年,南闸的龙灯分为白龙和青龙两种,每逢春节期间和农闲时节,调的是白龙;而遇到瘟疫流行时便调青龙。当时白龙以曹桥13村的最为出众,而青龙则以夏店村的较为有名。

解放前,周庄调龙灯特别兴盛,从春节至元宵,街道和乡村都要调龙灯。新中国成立后,周庄的龙灯队在各种盛大的庆祝活动上亦曾多次表演过。

调 狮 子

调狮子也称狮子舞。旧时每逢重大节日,江阴城乡总能看到调狮子表演。

一头狮子,一般由两人合调。前面的人钻在狮头里,可以直立,身子稍向前倾,两手紧抓中间横档,表演时可从狮子口里看到外面;后面的人就苦了,弯腰屈背,撅着屁股,匍匐狮身下,不能直立,双手抓住前一个人的腰带,眼睛看不见外面,只能随着前面的人动作和步伐进行表演。要把狮子调活很不容易,两人必须配合默契,动作协调。

狮子表演一般分“文狮”、“武狮”两种:“文狮”以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为主,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诙谐风趣,栩栩如生,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武狮”则重在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登高、跳低、跌扑、踩球等动作,惊险刺激,技艺性强,往往引起观众一阵阵惊叹。

调狮子一般总有两头,一雄一雌。出场时雄先雌后,先要围着场地各跑一圈,然后开始表演各种动作。“双狮抢绣球”是最常见的节目。开始时,一对狮子伏在台角边,两只前脚伸在头前,后脚横在脚下,两眼闭着,似乎正在酣睡。这时,一名引狮的武士手执彩色绣球,球上有铜铃,从后台一个虎跳跳了出来,朝着狮子边摇动绣球,边翻滚跳跃。三次过后,狮子醒了,睁开眼,晃晃头,然后猛地一翻身,直朝绣球扑去。这时,引狮的、舞狮的做出一系列动作:蹬脚、翻滚、直扑、横扑、圆场、抓球、甩球等。表演过程中,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两只狮子在绣球诱引下,忽儿翘首仰视,忽儿回头低顾,忽儿跃身猛扑,忽儿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憨态可掬,令人赞叹不绝。(www.xing528.com)

调狮子最精彩、最惊险的场面莫过于高台跳跃。表演时,先在台中央放上一张八仙桌,引狮者一个唿哨,手摇绣球,从后台几个滚翻,倒立于台上。紧接着,一声猛吼,狮子一蹬脚跃上桌面。引狮者时而在台这边吼,时而在台那边吼。狮子追着、舞着,从桌上翻下来。这时,台上叠起三张桌子,并靠上一架梯子,引狮者两个跳步,跳到桌顶挥动绣球高吼,狮子环绕桌子转了一圈,然后摇头摆尾爬上梯,直扑桌顶。引狮的一个翻身从台上跳下,狮子在桌子顶上转着、舞着,突然,猛一翻身,从3米多高的桌面上直扑下来,又去追赶绣球,一直追进后台。这种表演难度较大,十分惊险,观众们看到这一幕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

舞狮 陈宝金摄

调狮子这一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据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已有类似于现代的狮子舞。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使》中有这样的诗句:“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人们以舞狮子这种活动,祈求消灾除害,吉祥如意。

流行于利港沿江一带的九狮舞,又称“太平狮子”。九狮舞由九头狮子共舞,九名穿彩衣、扎头巾的演员,一人擎一头狮子。整个演出在锣鼓声中以走队形穿阵为主体,高潮时造型组成太平图。表演者模拟狮子动作,惟妙惟肖,幽默逗人。春节期间以九狮共舞祈求吉祥。

以往,江阴民间除春节外,遇到其他喜庆活动也常以舞狮助兴。民国时期,有一年端阳节,江阴商会特地邀请姚家宕的狮子队上街调狮子,队伍从浮桥出发,飞叉开道,拳队随后,遇到热闹处便摆开阵势,武术表演之后,便是狮子滚抢绣球,环绕人群转几圈再前进。经北大街进北门,穿过西大街,直到学院场,大调了一番狮子才告结束。

清光绪末,北老桥圩拳艺师费银根首先在当地发起调狮子,冬春两季都要在街头、大村巷登台表演。昔日,文林百丈里的孙进培,文村的陈志根、汪进照,荡南的张长根、夏进如、任金泉等都是调狮子的能手。

踩 高 跷

旧时,在江阴地区尤其是农村,踩高跷的游戏十分普遍。逢到空闲,小伙子常喜欢找来两根长木棍,离下端大约一尺处钉上踏脚,然后双手持棍,两脚踏在踏脚上,在场上移步行走玩高跷。下过雨后,地面潮湿,小伙子们串门就踩着高跷去,省得再换雨鞋。

踩高跷也曾是庙会的重要表演之一,昔日遍及江阴各乡镇。

庙会表演时,将两根木棍分别绑在双腿上直立行走。踩高跷者,常化装成《白蛇传》、《八仙过海》等戏剧神话中的人物,边走边舞,极有情趣。在行进中,还要做出“金鸡独立”、横伸其足等各种动作。

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踩高跷的表演。据《列子·说符》记载,当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在宋元君面前表演踩高跷舞剑,技艺惊人,宋元君赏给他很多金帛。汉代一些画像砖也有“踏跷”的画像。南朝宫廷中有“长跷伎”的表演。宋元时踩高跷已成为民间社火、庙会舞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明清更为普遍,清代恩竹樵曾赋诗云:

高跷表演 张洪

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
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

新中国成立前,西石桥三宝村的走跷在江阴颇有名气,前后有六七十年历史。最多时,表演者达50余人。高跷高矮不一,矮的有1米,最高达3米。三宝村人踩高跷不但技术熟练,而且他们的表演富有艺术特色,人踩着高跷,能安全地走过街西的石拱桥。走跷时步伐整齐而有节奏,有三角步(秧歌步)、横蹦步等,不仅奔走自如,并能作“鹞子翻身”、“独脚蹦跳”、“跨一字”等各种表演。他们根据“梁祝”、“白蛇与小青”、“三十六行”、“小放牛”、“渔樵耕读”等折子戏和民间小曲化装表演,具有民族风格的舞姿。表演时还有胡琴、笛子伴奏演唱,由此誉称“花跷”。

当年每逢寺庙菩萨出会,三宝村花跷总会参加表演。新中国成立后,三宝村花跷曾参加县、地区的民间歌舞会演,并获得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