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渔民禁忌多
江阴渔民大多信教,内河渔民以宗教信仰分为教里船(信天主教)和教外船(信佛教)两类,他们平时不在同一地点停泊和作业,例不通婚,但习俗相通。
船是渔民从事捕捞并赖以生存的工具。每当打造一条新船,渔民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开工前,要请阴阳先生择定吉日良辰,并备三牲福礼,办“开工酒”;当铺置船底与第一道横筋大桅座结合时,船主要焚香叩头,敲锣打鼓放鞭炮;在大桅安装,往方孔两边钉喜钉时,木工要边钉边唱“恭喜板主,生意茂盛,财源大发”等吉言;当船体结构基本完成时,要在船头安装横木一块,名为“上金头”,金头上要雕“龙眼”一对,龙眼两侧上方钉上“元宝钉”两根。钉上各挂一束红绿布条,称之为“彩子”,龙眼正中涂以红色,谓“开光”,上金头时,船主要烧香叩头,木工在锣鼓鞭炮声中唱吉言,执笔开光;渔船完工下水之日,船主要在船头烧香上供,祭谢鲁班祖师,届时锣鼓鞭炮齐鸣。接着,船主拿出铜板、铜钿,或掺以银元,由木工“抛仓”,木工作头一边抛,一边高唱吉言。然后,船主置办酒宴,款待工匠,与亲朋共庆。
新造渔船或渔船修理后即将下水时,舱门上贴大红喜字,船头左右两侧要挂两条红布条。据说清代雍正皇帝有感于渔民在江河上捕鱼关卡太多,特地恩赐给渔民们两面龙凤旗,挂在渔船船头上,以便水路畅通,从此代代沿袭,到后来改为挂红布条,以图吉利。
江海渔民一般信奉佛教,出海之前先要祭祀天妃娘娘,船上供奉龙王神像,船老大参拜许愿,渔民们更衣沐浴,手捧佛袋,边走边鸣锣,然后将佛袋钉在舱内,再请亲友上船吃酒。起航时鸣放鞭炮,将酒洒于水中,以祈求风平船稳多打鱼。
渔船行船时,依次列成纵行,不能抢档。如不慎两船相碰,不能用手推或用脚顶。开出长江口后,到一定区域才分散作业。渔民各就各位,不再变动位置,连吃饭也不移动。第一网张到的鱼,先要选数条不剖肚、不去鳞,烧好后由船老大倒入海里。若生产不顺利,便将盐米撒于海中,然后点燃稻草把,待冒出青烟,举之于船四周挥舞,以驱邪。按江阴渔民旧俗,如果捕捉到鱼,忌称“(回)鱼”,而应称“来鱼”。
每当一汛结束,渔民们都要举行“谢洋”仪式,点烛设供祭龙王,然后欢聚宴饮。
平时,渔家生小孩后,倘有人问起性别,答“船头上人”,即男孩;答“船梢上人”,即女孩。(www.xing528.com)
渔民喜欢在船尾挂一只竹篓般的鸭笼子,养一只或两只鸭,一根绳子系住鸭脚,另一头系在船后梢,让鸭在水中游。渔家旧俗认为,“鸭”与“压”同音,鸭养在船尾,称为“压后梢”,象征“有尾”,意味后世有尾,就会生儿子传宗接代,香火不断。同时,还认为,鸭子在船尾嘎嘎叫,渔民在船头可以放心打鱼。其实,渔民在船尾养鸭子,一方面可以把那些吃不了、卖不掉、丢了又可惜的小鱼小虾喂鸭子;另一方面可以吃上鸭蛋,改善船上伙食,实为一举两得。
渔民常年作业、生活于水上,随时面临大风大浪覆舟之险,所以,他们对大自然的禁忌也尤为突出。
凡结婚未满月的新娘,称为“火脚”,不得跨过船头和网架,更不能走到别家船上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吉利。生小孩未满月的妇女,称为“红门”,同样不能走到别的船上去。未满月的产妇不能推船,否则鱼见了就要逃走。旧时,有的地方甚至于妇女不能进渔船前半部的作业、祭祀场所,只能在后半部生活区活动,故将妇女称之为“后半只”。连妇女出头露面发表意见,也会被认为“船梢上前”而不吉利。妇女上别人的船,只能从船尾上船,不能从船头上。还有的地方忌讳“七男一女下海”,因为合着“八仙下海,有去无还”的俗语。
因水上时有船翻人溺之不幸,故渔民日常言语中忌说“翻”、“沉”等字。在船上掀锅盖、晒鱼筐、晾家具,都不准翻倒过来。连用餐时吃鱼也不能翻身,以忌翻船;盛饭不能说“盛”,因为“盛”与“沉”同音,所以改称“添饭”;筷子不能搁在碗上,因为这会使人联想到搁浅的厄运;筷子头必须朝前放,筷尾在后,如调过头,就意味着船要倒霉。
渔民上船忌光头光脚,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捕不到鱼的。故夏天上船需戴草帽,穿草鞋。船上的炊事用具,须移动位置时,不能拖动,而应端起来再放下去,以示张网一举成功。
从前,渔民看见有人落水都不肯搭救。旧俗以为落水是落水鬼在讨替身。落水鬼平时替渔民把鱼赶进网里,如渔民救了落水者,落水鬼讨不到替身,以后就会把鱼从网里赶走。如今,此俗已废。一般渔民见到有人落水,都会尽力相救。但是,在水中救人时,都不把落水者直接救上船,而是先把人拉出水面,引上河滩,然后再救上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