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灵活独轮车
独轮车,是一种轻便灵活的手推独轮小车。因其后面两个推把如同羊角,故在江南有些地方也被叫做“羊角车”,江阴西乡人则称之为“羊头车”。这种交通工具特别适用于平原水乡的田塍小径和狭窄的小桥,哪怕尺把宽的小道,它也能行驶,这是其他任何车辆都无法替代的。尤其巧妙的是,江阴西乡的独轮车,车前头有一小轮,遇到田埂上的缺口时,车把往上提起,车前的小轮着地,缺口便能轻松地越过。
独轮车 孔维贤摄
旧时的江阴,无论是乡村还是县城,独轮车普遍被用来载货,到集市上购物,统购统销年代交公粮,结婚办喜事装运嫁妆,乃至平常辰光运几袋稻谷去轧米,载几担柴草等等,都要用上独轮车,连农村小媳妇抱着婴孩回娘家,老大妈出远门走亲戚,也往往乘坐由丈夫推着的独轮车。在江阴西乡,改嫁的妇女不能像初婚女子那样坐花轿,到了再婚那一天,就坐着铺上红毡毯的独轮车到夫家去。平时,庄稼人将田岸上晒干的土坯(江阴人称之为“土基”)运回家造屋,或是将干透了的土垡装回去填猪圈,也全都依靠独轮车。
民国年间,江阴城区有专门以独轮车为运输工具的脚行,独轮车夫称为脚夫。每天班船起航前,脚行的独轮车便将江阴出产的土布、粮食、日用百杂货运到码头装船;傍晚,从无锡、常州等地返航的班船靠上码头后,独轮车又忙着将外地运回的南货、洋布、日用百货送到各家商店,将棉纱、颜料、漂白粉送往纺织厂。此时,街道上响起成串独轮车发出的“吱呀”声。抗战爆发前,江阴城区从事运输的独轮车达50多辆,抗战胜利后更稍有增加。
独轮车 张洪摄(www.xing528.com)
独轮车用硬木制造,由车轮和车架两部分构成,车轮置于车身正中,为使耐磨,车轮表面包有一层铁圈。车架用条木制成,略呈弧状,对称安设在车轮两侧,中间狭长形的框架高出车身,罩住车轮,车身后部两侧延伸一对木把手,呈八字形。把手和车身交接处有一对车脚,车脚行走时拎起,歇下时着地。这种独轮车两边的车架上既可以载货,能负重五六百斤,也可以载人,一般两旁可各乘坐3人。两边的货或人尽可能重量相等,以使车身保持平衡。车夫用一根车带扣住两边车把,套在颈肩上,双手握紧车把,上身前倾,行进时,臀部左右摆动,借助腰胯和双腿,保持车身平衡,独轮车就能“吱呀吱呀”地前行。推这种车不仅凭气力,更讲究技巧,关键在于车夫的双手在行走时要掌握车身平衡。不会推的人,将车脚拎起后,寸步难行,即使能勉强往前走,也很容易倾覆翻倒。而老到的车夫,五六百斤的重载,推起来稳如泰山,哪怕半边重,半边轻,照样能顺顺当当推着往前走。
20世纪30年代,这种独轮车还曾出现在大上海。周劭《旧上海的交通工具》一文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那时闹市和苏州河畔还有独轮小车,载人,可坐六七位女工,所谓‘湖丝阿姐’;还可以载货。车轮是镶有铁条的,容易损坏路面,市政当局特地在路侧嵌上一条铁轨,让它硬碰硬地独行。”
独轮车在我国历史已相当久远,前几年在四川成都杨子山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上,便发现有独轮车的形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也有记载:“(音穷),一轮车。”据说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是独轮车的发明者,《三国志》中便有“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的记载,有人认为木牛流马其实就是独轮车。然而,根据汉画像砖和其他文字记载,早在诸葛亮之前的西汉时期,便已有了独轮车,不过汉代称其为“鹿车”,直到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才开始出现“独轮车”这一名称。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描述了不同地域独轮车的驾法,“北方独辕车,人推其后,驴曳其前”,“南方独轮车则一人之力”。
当年,江阴农家都希望拥有三大件木器用具:一是有部水车,田里干旱可用来车水;二是有架织布机,可用来织点土布,增加点收入;再就是有辆独轮车,平时过日子方便了许多。正因为独轮车的用场大,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它,所以乡里人家对这种车子特别爱惜,每年空闲时,总要从上到下精心涂上桐油,全面地保养一番,以保护木料不开裂。
脑筋活络、手脚勤快的乡下人,有了一辆独轮车,不光家里派用场,农闲时节还可以到外面揽一些运输活,挣几个苦力钱。解放初期,江阴境内还能看到独轮车,到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乡间的道路逐渐宽了起来,农民运输用上了板车、手扶拖拉机,独轮车才逐渐消失,人们再也听不到当年独轮车行驶时那悦耳的“吱呀吱呀”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