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宅院宜人居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长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宋代王安石的这首诗,可以说是最为江阴人称道的一首古诗。你想,连王安石这样的人物,都向朝廷请求,要到江阴来做官,可见江阴确实是个好地方。
江阴这个城池不算大,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繁荣,既没有大城市的嘈杂,也不像一般的小地方那样生活上处处不方便,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安闲自得,所以,江阴人将这块土地自诩为澄江福地。
旧时的江阴城区,几近正方形,城墙周长九里十三步,连同城南漕运区和城北黄田港港区,形成“申字型”古城格局。城区街道两侧隔不多远便有一条小巷,街巷虽窄,两面屋檐,几可相接,但不少名称却颇具特色,如司马街、进贤街、三元坊巷、布政坊巷、都督坊巷、文昌巷、刘伶巷、青果巷等,彰显出这个江南古城丰富的人文内涵。著名音乐指挥家曹鹏在他的自述中曾这样回忆:
我家住江阴城内大毗巷六号,这是一条幽静、秀丽、安宁而古朴之巷,饶是喜人,如漫步,十分钟即可到尽头。沿巷钱、张、章、沈、史、薛等诸家皆书香人家。
当年,江阴的一些望族世家、书香门第,都分布在那些不起眼的清幽小巷里,如高巷的吴氏、刘伶巷的祝氏、文昌巷的陈氏、青果巷的沙氏、大毗巷的章氏等,显示出主人追求恬静的风雅气质。
历史上的江阴城是个水城,内城河贯穿于城池的南北、东西,护城河环绕着城池的四周,南端连通运粮河、应天河,北接黄田港。民居属江南传统宅院,粉墙黛瓦,面街背河,尽显“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
枕河人家 沈俊鸿摄
明清时,江阴的民居受三间五架的规制所限,一般都比较狭小。晚清到民国时期,居民建房不再受旧制约束,城内大巷、北外同兴里等聚居处,建起了石库门、风火墙。大户人家崇尚合院式建筑,一个院落居一房子孙,多个院落空间层层串联,形式多样,组成一个数世同堂的大宅院。清末民初江阴城内四大家族之一的章氏住宅,就是这样的合院式建筑。章氏后人章炎晖在《世事变迁话章氏》一文中,对章家当年的大宅院记忆犹新:
整个宅院由公用的厅堂园林和四组相对独立的住宅构成。两扇黑漆大门朝南开,面向大毗巷。它位于宅院的正中……穿过屏门为栽有两棵大梓树的庭院。它的北面,隔着一道墙,就是宅院的中心:花园和藏书楼了。这大门除婚丧喜庆及迎送贵客外,是从不打开的,人们平时走紧靠西边的侧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门。走进侧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廊,它是全家人来来往往都要走的主干道。
沿着长廊从南往北走,左边第一个院落是朝南的新厅和与之隔院相对的对厅,第二、三套院落则分别为二房和三房的住宅。这新厅宽敞高大,方砖铺地,正面为长条供桌和大幅字画,厅中东西向面对面摆着两排镶有大理石的紫檀木太师椅和茶几,正梁上挂着“裕德堂”大匾……过年时合家大团圆吃年夜饭也在这里……
在长廊的东侧,南端与正门种梓树的庭院相通,穿过东边的月亮门有架葡萄,再往东就是大房的住宅了。顺着长廊往北走,透过右边的花墙洞,可以见到一些花园的景色,再走几步往右一拐,就是藏书楼下的老厅了……
老厅、藏书楼的北面是祖父母的住宅,亦即第四房住宅。两者之间隔着一个窄长的天井和一道高墙……
菜园就在祖母住房和祖父书房的窗外,位处大宅院的东北角。在它的西边开了个后门,出门就是回塘堰和河道,通过石砌的台阶,可以下到河边淘米、洗菜和洗衣服……
真正住人的地方是四处宅院。它们结构各异,大小也略有差别。
刘氏兄弟故居院落全貌原载《刘北茂纪念文集》(www.xing528.com)
一些家底较为殷实的人家,住宅大抵为平房二至四,每三至五间。第一通常较为一般,屋檐高九尺(木尺),进深大多是六架(6至7米),门口两扇黑漆大门,门前有石阶数级;第二为正厅,敞三间,在主家的心目中,这里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大凡婚丧喜庆都在此处摆设酒宴台桌,宾客来访,一般也都在这里接待,因而,正厅的内部装饰和陈设都十分讲究,非常气派;第三进深七架(7至8米),通常用作卧室。
江阴的传统民居均为砖木结构,砖墙、木柱(墙中亦有柱)、木梁、木椽、木门窗,室内方砖铺地,方砖尺寸一般为1.2市尺见方,屋面盖本瓦,即鱼鳞小片瓦,屋脊前后有所不同,第一为普通屋脊,第二的屋脊较为讲究,一般为如意脊,正中雕塑戏名,上种万年青,两边山墙顶部砌风火墙。
两房屋之间为天井,相距一丈八尺左右,其功能主要为通风、采光。天井两边建厢房,一、二之间的厢房一般用作厨房,二、三之间的通常作为书房。房前屋后还有大小不等的院子,院子靠墙大多设有花坛,种植一些春兰、秋菊、天竺、黄杨之类的花木,或者摆放一些盆景。
对于这样的传统民居,胡山源在长篇小说《龙女》中有过翔实而形象的描述:
穿过了一座雕琢精工的大墙门,是一个宽大的大天井,地上都是三五尺见方的石板,琢磨得很平,但不光滑,闭了眼睛也可以走得。天井的两旁是厢房,门窗都闭着,静悄悄地没有一些声息。
刘氏兄弟故居天井一角 原载《刘北茂纪念文集》
越过大天井,就是高高的三层石阶。石阶之上是翻轩,东西两间都装着栏杆。跨进门槛,便是另一个大厅。门槛很高,上面没有长窗,这是为了天热取去的,还没有装上去。这厅和前面的有些异样,油漆和雕刻,都比前面精美,厅的两边,也有门,大概也是书房之类。厅的后部,便是十八扇的屏门,乳白的颜色,光亮得可以照见人。
……
又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墙门,又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天井,然后又是一座大房子。过天井走进这房子时,她看见左首,也就是西面,有一道走廊通出去,那边是没有房屋的空地,种着许多花木,直向后面延展着,她知道,这就是芳泉对她所说的花园。
这房子和前面完全不同了。它显然不是大厅,只是日常的起居之所。
当年,这些住宅的主人,对于正厅陈设十分注重,包括家具、摆设和其他装饰品。一些大户人家喜欢摆放华贵的紫檀木家具和精美的漆艺家具。而那些附庸风雅的家庭,更要通过厅堂陈设透出一点文气。正厅居中壁上,挂上一幅中堂,或山水,或花鸟,两旁配上一副龙飞凤舞或古朴端庄的楹联。此外,古色古香的工艺屏风以及景德镇大瓷瓶往往也是少不了的。案几上再放上几件精致的古玩小件,就更显得文气十足了。
对于这类室内陈设,胡山源也有这么一段描写:
三开间的建筑,前面一律是长窗,上半段是玻璃,都开在那里。中间和东西两间,都放着紫檀的几、桌、椅,中间的屏门上更挂着一幅青绿山水的大中堂和两条泥金的对联,东西壁上也挂着好些字画。
徐霞客故居崇礼堂 林国志摄
过去,山源先生所描述的这一类富有江南特色的宅院和陈设,在江阴城区和各镇镇上颇为常见。目前尚保存下来的建于晚清的城内西横街刘氏兄弟故居,长泾镇上的张大烈故居,都属于此类传统民居。
除了平房之外,民国时期也有少数人家建造起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外形与平屋大同小异。
解放前,江阴普通百姓的住宅,一般建造平房一或二,每二至三间,进深大多为七架,屋檐高度一般不超过八尺(木尺),砖墙、木梁、木柱、木椽,屋面盖本瓦,屋脊较为简单,习惯两头鹰嘴状,当地俗称“老鹰屋脊”,许多人家欢喜在屋脊中间种上万年青。房前屋后大多也有个院子。
那时,生活贫困的家庭,往往盖草房居住,以泥垒墙,以竹为椽,以草覆顶。北外闸桥河西的棚户区居民,则大多居住于芦菲棚,往往一点火星便酿成一场大火灾,消防车成了那里的常客。20世纪70年代后,闸桥河西的芦菲棚逐渐为瓦舍楼房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