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演变发型异
明末江阴人民抗清守城之战以其悲壮激烈载入史册,当时,清政府强令推行民族歧视性的剃发令,剃发令威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民性刚强的江阴人则表示:“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于是,剃发不剃发竟然成了引发81天战争的导火线。
清代以前,按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损”的古训,男女均留长发,男子普遍束髻盘发,女子发髻式样颇多,尤其是唐代时盛行高髻。按清廷强制推行的发式,男子剃光前半部分头发,后半部分留发编辫,拖在背上。江阴人觉得这种发式违背了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古训,实在接受不了,于是就奋起反抗。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留辫这一发式还是被强制推行开了。就从这时开始,街面上流动的剃头担多了起来,担子的一头是凳子,凳子下面有抽屉,里面放剃头工具;另一头是面盆架,放置面盆、毛巾。那时候的女子则满头留发,梳辫束髻,盘在脑后,俗称“乌髻”。太平天国时,太平军废辫留长发,被斥为“长毛”。
辛亥革命后,实行剪辫。当时,有些没有剪辫的常常东躲西避,许多教师学生组织宣传队,到处演讲,动员人们将辫子剪掉,并当场替人剪辫。辫子剪去后,一时出现了各种发型,男子流行短发和西装头。年轻女子也渐渐流行剪发,很多是齐耳短发。也有些老先生依然留辫,他们将辫子挽个髻藏于帽内,当帽子脱下后真相毕露,被人笑呼为“茅山道士”。由于发式的变化,理发行业也逐渐兴起,不过,当时理发店的设备比较简陋,只有木质椅、小方镜、面盆架。
理发 张岚摄
民国时期,青年男子有对半分梳的小分头,也有三七开的西式发型,还有平顶头或圆顶头。不少中老年人剃了光头,俗称光郎头。小孩子大都由家长剃光头,或在前脑留一摊头发,成桃子头。城区富家女子对整发梳妆十分讲究,所梳束髻视年龄、脸型,因人而异,有蝴蝶髻、螺蛳髻、元宝髻、A字髻、横S髻头等。发髻两边梳燕翼,前额梳剪成短发帘,俗称“刘海”。有的人家还专门雇用“梳头娘娘”为其梳发,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对妇女梳妆打扮很内行,对各种新式发型也十分了解,除了梳发,还会“绞面”,两根白丝线,在她们两只手指头上绕一绕,就能替你将脸上的汗毛绞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www.xing528.com)
在长篇小说《龙女》中,胡山源笔下的渔家少女阿龙的发型是这样的:
她有略长的面盘,但额上的刘海疏疏地垂下来,却使人一些也不觉其长……耳旁有两绺短发垂下,剪得齐齐地……
长长的头发,打成了长长的辫子,只是长,并不怎样粗。扎根把的并不是红头绳,却也不是黑头绳,是有红有黑的花头绳……
民国年间的青年女子一般都像阿龙那样留长辫,有梳独辫,也有梳双辫,后来女学生又流行剪辫,改为齐耳短发,额部留刘海。当时,民国政府曾规定:“学校男生一律不准蓄长发,发长不过3分,女子发长以齐耳为度。”此后,女子中又出现童花式、月亮式等发型。女童流行牛角辫、铜鼓头、大独辫等发型。农村成年女子一般都留长辫,用红线编结嵌于中间,盘髻脑后,并用压发、如意等装饰品束髻,以黑色丝网裹之,称为“膨膨头”、“头发团”。30年代初,火钳、火烫问世后,城镇时髦女子开始烫发。迨后,引进了电吹风,兴起电烫,火钳烫发才被淘汰。
新中国成立初期,男子的发型主要为平顶头、青年式、一边倒。女子发型变化较大,除乡区中年以上妇女尚能见到“头发团”外,其余一般都剪成短发,年轻女子则大多拖着两条长辫。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城区妇女逐渐流行烫发,有些中青年男子吹成“香蕉头”。理发店先后有了铁转椅,电轧剪逐步替代了手轧剪。到了60年代,烫发日渐稀少,崇尚俭朴。“文革”开始后,留长发或烫发者更被视为异端,男女都剪短发,发型简单划一。“文革”后到80年代,发型多了起来,不断翻新。女子烫发又开始流行,有香蕉式、扇子式、双花式、牡丹式、刘海式、满天星等,农村“头发团”基本绝迹。90年代起,青年男子以留鬓角、长发为时髦,女子中有摩丝头等出现,发型日新月异,变化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