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下葬祭亡灵
出 殡
“入土为安”,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个人去世了,要等到将其安葬入土,亲友才能安下心来。
丧礼的前半部分是入殓、吊唁,后半部分便是出殡、安葬。《说文解字》云:“葬者,藏也。”埋葬尸体便是丧礼的终极目的。
按江阴地区的习俗,出殡一般在三朝或五朝,外地子女因得讯晚,路途遥远来不及在五朝前赶回,或有其他特殊原因,也可推迟至七朝出殡。解放前,贫者棺薄而葬速,富者棺厚而葬迟。
出殡大多安排在上午,清晨先在家中进行最后一次家祭,亲友邻里对着棺柩前供桌上的死者遗像一一跪拜,孝男孝妇跪在棺旁,遇到长辈祭奠行礼时要回拜,最后由子女磕头。参加送殡者在出发前还要吃一点饭,菜肴一般较为简单。
棺柩被抬起时,称为“起灵”,此时,哭声响起,鼓乐齐鸣,并放爆竹。华士等地风俗,出殡时,道士念经,由长房长媳跪泣拣“千年饭”,后两碗对合用青布包好,扎上万年青随葬。孝子低头手握纸卷青竹“触角棒”跪在门外草垫上。起灵时,一人用鳞片(瓦片)在棺盖上碰散为号,众人同时着力,齐声喊“起”,然后进三进,退三退,抬出灵堂。出家门后,竹幡引路,哀乐开道,前边一人手提一小篮,篮中盛放纸钱,一路走一路抛,俗称“买路钱”。据说用以赈济沿途孤魂野鬼,保证出殡途中一路平安。过桥、见村庄鸣炮。孝子通常披麻戴孝,低头扶棺。而利港、西石桥旧俗,孝子须在棺柩下,手执丧棒,匍匐而行。长孙手捧遗像或牌位,媳妇及远亲紧随棺后,亲友着素服随送,女眷沿途哀哭,直至墓地。以往普通人家的棺柩,一般需8人抬,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棺柩上“龙头杠”,抬棺者多达16人,甚至32人。棺柩须一鼓作气抬至墓穴旁,中途不得落地。送葬的行列中配备吹鼓手,现今则代之以军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以显示排场。过去,一些富有人家出殡,途中还特设路祭,请孤魂野鬼饱餐一顿,藉以求助鬼神,给死者阴灵以方便。
出殡之前,丧家已在风水先生指点下,择定墓地,并预先安排人挖好埋放棺柩的深坑,民间称为“开金井”。灵柩到达墓地时,号筒响起,子女放声大哭。先由风水先生指明坑中安放的朝向,然后,孝子下到坑内,点燃一扎稻草,散放于坑底四周,民间称为“暖坑”。孝子上来后带领送葬者绕墓坑三圈,并向坑内抛撒钱钞或硬币,按旧俗说法,亲友撒下的钱越多,主家今后越“发”。璜土的习俗,则是绕墓穴一周,并向穴内掷一块泥,以示永别。接着,爆竹响起,用绳索牵引棺柩,对准分经线,徐徐放入墓穴。由孝子先倒进一畚箕土,随后其他送葬者纷纷向坑内撒土。等土填平后,再向上垒起一个大墩,并于坟前立一墓碑,至此,安葬即告结束。
按华士等地习俗,棺柩至墓地,“金井”中须先烧黄纸,然后放入七枚铜钱,呈“北斗星”状,墓穴内不能留下脚印,棺柩入土,“千年饭”随葬穴内,回土立坟后,竹幡及“触角棒”插入墓前。
整队回丧时,江阴人旧俗,不能走原路返家,必须绕道而行,以前有“出棺材,走远路”之说,到家时,家门口要放爆竹,并燃起一堆稻草火,送殡者进门之前先要跨火堆,子女还要从搁在门槛上的梯子走进去。随后,共饮糖茶,同食米糕,含登高“发禄”之意。华士风俗,此时脱下丧服挂在堂前木梯上,以长者为高,意即登高求“发禄”。利港、璜土等地风俗,出殡回家时,手捧死者牌位的嫡长子,要偕同兄弟同跨火堆,同进家门,意在日后共同富裕发达。进屋后,将牌位放在屋角专设的“灵床台”上。
葬礼结束后,主家要备宴待客,此宴称为“利市酒”或“丧家饭”,豆腐、百页及猪血肠汤为席间必备之菜。
江阴地区还有一俗,凡八旬以上老人去世,丧家认为死者长寿有福气,因而丧事当喜事办,俗称“白喜事”,以示祝福。华士则有“丧无主”之俗,凡遇丧事,合村老少都奔去吃“丧家饭”,有的还特地为家中老人盛上一碗“丧家饭”,称之为“喜饭”。江阴旧俗,吃罢斋饭,参加葬仪者常“偷”一只饭碗带回家,给孩子使用,认为可以祛邪消灾,延年益寿。为此,有些丧家常特意多备碗盏,供人“偷”去,并引以为荣。还有些丧家干脆在斋饭结束后,给在场亲友发饭碗带走,称为“长寿碗”。(www.xing528.com)
按华士等地习俗,丧筵毕,子女略备酒菜饭、香烛、纸钱,到新坟“上坟”。家中灵台移位,由一人臂夹扫帚拖地,然后手拎桅灯,放小鞭炮,随道士走遍丧事转动过的地方,边洒水边念经,称为“洒净”。至此,丧事方算结束。而西石桥、利港一带的旧俗,下葬后的当日傍晚,死者子女须去坟地焚化纸钱,抛米粉团,在死者两侧和脚的前方点起火堆,当地人称之为“种火”。而南闸等地则在葬后三天“上坟”。
澄西葬俗,葬期如偶遇不得动土之日,或子孙中有不能如期归家视殓的,则将棺木暂厝于田塍或僻静之荒野。所谓“厝”,也叫“浮搁”,即在棺木上涂上厚厚泥层,并用稻草苫盖上。到了冬至至清明之间,再择日入土。入土时,自然又有祭拜等仪式。
解放后,丧葬程序从简。20世纪70年代起,实行殡葬改革,推行遗体火化,一般都用汽车或拖拉机将死者遗体送到殡仪馆,家属、亲友送花圈,随车送葬。火化后将骨灰装入盒内,由孝子捧回埋葬,或存放于骨灰亭。80年代开始,丧葬前请和尚、道士诵经拜忏、超度亡灵之风又起,回丧酒日益高档,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日益严重。
祭 祀
家中有人去世后,丧家要进行亡灵祭祀,在家里举行“七期”之仪,俗称“做七”。
从亡日起,七七四十九天称“七里”,按七天计一忌日,从头七到终七,忌日必设祭。此仪式源于佛教,佛经上认为,人死后亡灵便要寻求生缘,以七天为一个周期。七天内要是未得生缘,可以更续一个周期,直至七个周期满,期内必能转生。故而旧丧礼中,丧家每隔七天都要设斋供食,为其超度,以作追荐。四十九天即算“终七”,俗称“断七”。在整个“七期”内,以“头七”、“五七”、“断七”之日的祭仪最为讲究。七期内一日三餐,如同死者生时一样,送点心、饭食,供于灵桌上。早先,桌上还有一个磬子,每餐送饭时,必先敲击一下,意在让亡灵听到磬声,知悉餐食已备,前来享用。
旧礼俗认为,人去世后,灵魂会在10天内回到家里,叫做“回煞”。原先江阴有些地方流行做“眚回”,也叫“接眚”。届时丧家预先准备好锣鼓等响器,将死者生前的床被铺陈整齐,如同仍有人睡在上面,灶肚里放一碗饭和一个熟蛋,传说“煞”是从灶里降下来的。按前几日死者咽气的时间提前一小时,在死者床前敲起锣鼓,直敲到那天断气后的一小时止,结束之前,要从床前敲到大门外,才算送走煞神。利港等地还有一俗,死者死去10天前后亡灵回家时,要吃馄饨,并以韭菜为馅心,而且这韭菜要“偷”来的才吉利。
“四七”第七天之夜,“五七”第一天之凌晨,即在死者去世第二十八天之夜,第二十九天之凌晨,已出嫁的女儿要备酒菜、果品、纸钱、香烛,回娘家操办祭祀,置斋饭祝飨,旧时还要延请僧道做道场,超度亡魂,称为“过五七”,华士等地称“排羹饭”,西石桥、利港一带则称“换羹饭”。传说死者到了那一天,才明白自己已亡故,于是会在阴间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是夜,五更时分,子女们要打开大门,由孝子,也有的地方由女儿或儿媳,执灯笼和新笤帚登梯到屋檐,向北叫死者三声:“某某回来吧!”算是呼唤亡灵,江阴俗称“喊糕茶”,也叫“喊高茶”,又称“闹五更”。同时端上事先备好的酒菜,设奠祭祀,直至天亮。华士等地的风俗稍有不同,登梯时要手拎糖茶壶、笤帚,呼唤亡灵时要喊:“回来吃糕汤,不要喝孟婆娘娘的迷魂汤!”此俗称“喊吃糕汤”。按江阴境内的风俗,天明之后,有的阔绰人家还要请纸作店用花纸扎住宅一座,门窗、厅堂、庭栏、井灶俱全,还有扎轿、车及其他物品的,焚烧后,算是让死者在阴间居住享用。这类纸扎品称为“冥器”,古代即已有之。江阴赵氏始祖、南宋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写道:“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钱曰冥财。冥之为言,本于《汉武纪》‘用冥羊马’,不若用‘明’字为近古云。”近年,随着时代发展,冥器中更有扎汽车、家电甚至电脑、手机的,让亡灵在阴间也过上现代化生活。在江阴,出嫁的女儿出钱做佛事,俗称“破地狱”。旧时还有“五七”之前不理发和守孝三年之俗。
最后一期七天结束前,即“断七”,又要请僧道诵经做道场一次,这次道场不再是为死者超度,而是为生者“保太平”。这一天,凡是在七里帮过忙的亲友,都要聚集来吃一顿“太平夜饭”。以往,“断七”之后,丧家子女还要前往有关亲友家“谢孝”,以对治丧期间前来吊唁以及给予的帮助表示谢意。
当年或来年的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子女须备酒菜、供品、纸箔、香烛,到新坟祭奠。河塘等地的习俗,要抛丢上坟团子,任小孩抢吃。死者去世一百天称“百日”。按旧制,死者的灵台三年后撤除,称之为“掀灵”,灵位移供于神龛(家堂)之中,小辈服孝满,俗称“脱孝”。掀灵那天,又得请和尚、道士为亡灵诵经拜忏,并焚烧纸扎的房屋、家具和衣物。解放后改为“断七”掀灵脱孝。
自此,凡遇死者忌日(称为“忌期”)以及每年清明、七月半、农历过年,均须备酒菜在家中“祝飨”,并焚化纸钱,以示追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