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民俗特产:报丧入殓行奠礼

江阴民俗特产:报丧入殓行奠礼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报丧入殓行奠礼丧葬礼仪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道仪礼,它与婚姻在人们心目中都属于同等重要的大事,所以民间将其并称,俗呼为“红白喜事”。这一整套仪式统称为“入殓”。宾客前来吊唁时,除行礼志哀外,还要按俗例随带“奠仪”助丧,江阴人称之为“白份”,一般为礼金、挽幛、锡箔、钱纸等。近年来更有送花篮、花圈的,丧家有专人登记在册。实行火葬后,将遗体送到殡仪馆,火化前举行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这是集体奠礼。

江阴民俗特产:报丧入殓行奠礼

报丧入殓行奠礼

丧葬礼仪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道仪礼,它与婚姻在人们心目中都属于同等重要的大事,所以民间将其并称,俗呼为“红白喜事”。

传统的丧葬礼仪,深受佛教道教和民间旧俗的影响,封建迷信色彩浓厚。千百年来,作为人生归宿的葬礼,形成了一系列程式化的丧葬仪规。

病人弥留之际,家属必须守候在病床前,包括配偶、子女和晚辈,都要在现场看着病人咽气,江阴人称为“送终”。病人临终前,有的人家在其鼻孔前放一点极薄的丝絮,只要一息尚存,丝絮会微微飘动,倘若突然纹丝不动了,表明已气绝。这时,在场的女人们必须立即放声大哭,俗称“哭终”。旧俗认为,去世时若无人哭终,死者下辈子就投不了人生,只能投成牲畜,其子孙也就不能发达。

死者咽气后,家属要在门外焚化纸锭帛及魂桥,随后把死者床上的垫子卷起,丢到门前屋上,称为“易箦”。还须派人到附近土地庙为死者烧“回头香”,焚化纸马,算是替其向阴间报到。同时,由儿子到河边拜河神,焚纸钱,利港、西石桥一带还要将铜钱投入河中,用碗舀水带回家中,名曰“买水”。烧温后由长子为死者洗脸,揩身,更换老衣,件数要成单数,女儿跪哭为之梳发,再戴上帽,穿上鞋。以上为旧时丧俗中的小殓。昔日因尚未有照片,所以有些人家还要请画师上门为亡者绘遗容,留作纪念。待穿戴完毕后,再在死者脸上盖以帛纸。随后赶制孝服。

按顾山、华士等地旧俗,死者气绝后要在其嘴里放入殉物,即以一块白银或用红纸裹碎银放入死者口中,称之为“含口银子”。并点“头边火”一盏,为亡灵照明,合家哭泣“举哀”,随即燃放爆竹,称之为“落魂炮”,还要请道士念“上路经”。死者寿衣穿好后,要将其双手搭在下腹,用藏青布系好。双手捏胡桃两颗,称“笃狗胡桃”,说是如此死者亡灵便可免遭恶狗吞噬。而文林等地旧俗,除了让死者左手握胡桃,右手要执天竺(代替锡杖),遗体脚下还要放上裤子一条,寓意“脚踏裤,代代富”,目的是为子孙祈求富裕。

待亲属子女到齐后,在棺材内放入细石灰包、衬纸、“材褥”作铺垫,然后开始大殓,鸣炮,由长子、长孙捧头捧脚,将遗体装进棺内,四周塞入石灰包填实,并覆以绸被,称为“材被”,为避免出殡时遗体在棺内晃动,枕头一般为锁壳形或菱壳形。过去有些地方还要在棺内放入三斗三升五谷,俗称“上代三升,下代三升”,寓意家族兴旺。还有的在死者身下先放垫铜钱和银币,称之为“垫背铜钿”。死者生前特别喜爱之物,如首饰生活用品,也可作为随葬品放入。从江阴境内前些年农村平整土地发现的古墓看,明代随葬的生活用品有瓷碗、铜镜木梳、金挖耳及衣、裤、帽、袜等物品,有的垫被上还缀有与死者年龄相同数目的“太平通宝”铜钱,喻意后辈太平有钱。元末明初长泾名医夏颧生前行医之余喜欢下棋,他死后的随葬品中,除了有一套医疗器具外,还有围棋象棋及双陆棋子。大殓时,有禁忌的人如孕妇等必须回避,否则说是会染上邪气,但亲丁无忌。(www.xing528.com)

灵柩通常停放在中堂,搁于两只长凳上,死者头南脚北。亲人环睹遗容后,便可封漆,盖棺,用铁打的“子孙钉”钉上棺盖。盖棺前子女须呼喊三声,同时,道士号筒声、锣声响起。从此再也见不到死者了,故此时亲属最为悲伤,哭声震天。这一整套仪式统称为“入殓”。如今实行火葬,不再用棺木,中堂长凳上改搁木板,死者遗体置于木板上。逢到盛夏酷暑的丧事,还要在盆内放入冰块,置于木板下降温。

入殓毕,便要在中堂布置灵堂,挂白幔、挽幛,正中悬以大黑“奠”字,两旁挂挽联,设灵台,置牌位,上写死者生前职衔和名讳,字迹要工整,一笔不苟。牌位前供果品糕点,点“长明灯”。有的人家还要在大门上钉白布一长条。并请和尚、道士做法事,超度亡灵。文林等地习俗,还要在棺下放石磨一爿,用以“镇煞”。晚间,子女穿丧服寝于棺柩旁草苫之上守灵,每天凌晨媳妇、女儿要哭灵,称“闹五更”。

死者家属在忙于家中开丧举哀的同时,要及时派人向外报丧,东乡华士、北等地称“拨讯”。报丧者用少许青白布卷好,贴上红纸,一一登门,将噩耗告知亲友家,一般用“过世”、“过辈”等词语报死信,文雅一点的,也可使用“乘鹤西去”等词。按江阴人旧俗,报丧者不得入亲友家门,只将“利市布”或草把丢于门前,亲友闻讯则要哭泣,以示举哀。也有的地方当场摔碎一只碗,代哭。死者平时在社会上交游广的,通常还要在地方报纸上登出讣告。在外地的子女,得讯后不管路途多远,一定要在死者“入殓”前,日夜兼程赶回。家里面往往也要等外地子女到家后,才能将死者“入殓”。此俗称之为“亲视含殓”。

灵堂布置好以后,便可开丧,也称“开吊”。亲友在哀乐声中到灵前吊唁,磕头或鞠躬,俗称“吊孝”。此时,丧家号哭,孝子在灵台一侧向前来吊唁的亲友跪谢。主家将孝布抛于地,吊唁者捡起佩上。参加吊唁的亲友服装要素洁,司马光《书仪》云:“凡吊人者,必易去华盛之服。”宾客前来吊唁时,除行礼志哀外,还要按俗例随带“奠仪”助丧,江阴人称之为“白份”,一般为礼金、挽幛、锡箔、钱纸等。华士等地习俗,女儿女婿、寄女送锡箔、纸钱及大红蜡烛一对,俗称“九斤四两”。近年来更有送花篮、花圈的,丧家有专人登记在册。

旧时城乡丧事都要请吹鼓手,每当吊唁者来到,吹鼓手都要大吹一番。近些年办丧事盛行请军乐队,由民间一些军乐演奏者组成,在丧事进行过程中演奏哀乐及各种歌曲。有的人家还请“代哭”者,俗称“哀丧婆”,也叫“哭丧婆”,一般都是中年妇女,在丧事现场协助主家“嚎丧”,专事制造哭哭啼啼的气氛。有的人家在窗台上放高音喇叭,哭声传数里,十分渲染。

往昔,出殡之前要在家中举行奠礼,称之为“家奠”,有些人家请来和尚诵经,也有些人家则请道士做道场。实行火葬后,将遗体送到殡仪馆,火化前举行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这是集体奠礼。参加仪式者将花圈摆放在死者遗体周围,上面都有一个“奠”字,这正是古代奠祭的遗俗。不过,在去殡仪馆之前,有些人家仍旧在家中请道士做道场,先行“家奠”之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