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庆寿习俗:做九不做十,庆寿忌庆四、六

江阴庆寿习俗:做九不做十,庆寿忌庆四、六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庆寿做九不做十矍铄仙翁杖履春,童颜鹤发总精神。江阴地区庆寿忌庆四、六,有“庆三不庆四,庆五不庆六”的风俗。江阴人往往提前于五十九岁,当做六十岁来庆。其实,不只是六十岁当年不做寿,江阴人从祖上沿袭下来的规矩,历来是“做九不做十”,故六十岁以后的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同样习惯提前一年做寿。

庆寿做九不做十

矍铄仙翁杖履春,童颜鹤发总精神。
年华七秩衣冠古,词藻千篇笔墨新。
花发鲤庭添秀色,月名马帐住吟身。
昌黎山斗群瞻仰,岂在功名论屈伸。

这是清末江阴诸生汪怡甲为庆贺他老师王一如七十寿诞写的一首贺诗。

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庆祝生日的习俗,而中老年人的生日称之为“寿诞”或“寿辰”,所以,为中老年人过生日,也就称为“庆寿”,江阴人则习惯称之为“做寿”。做寿,既是诞日的庆祝仪式,也是年轮中的“过关”仪式。一般来说,做寿要从五十岁起,人们称六十岁为“大寿”,七十岁为“康寿”,八十岁为“长寿”,九十岁为“高寿”,而一百岁即被称为“天寿”。做寿是重要的人生礼仪,向为人们所重视。“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七十岁以上的寿诞,庆贺仪式则更为隆重热烈。

江阴有把三十岁过生日也作为做寿的习俗,原因在于人生“三十而立”,民间有“三十不做,四十不发”之说,似乎只有三十岁做了寿,四十岁步入中年之后才会兴旺发达,实际上也是对成家之后事业有成的一种祈愿。三十岁做寿,通常由父母亲或岳父母来做,有些地方流行岳父母主持做,并称之为“女婿寿”。女婿三十岁生日那天,岳父母携带鱼、肉、酒、面、桂圆、枣子、橘子及衣服等,前往女婿家祝寿。女婿收下礼品后,要以长寿面及果品、糕饼等回敬岳父母,并祝他们长寿。这种寿仪不设寿堂,只以寿宴相庆。

江阴地区庆寿忌庆四、六,有“庆三不庆四,庆五不庆六”的风俗。“四”与“死”为谐音,所以四十岁是万万庆不得的。而“六”有“庆六——庆落(不吉利)”之嫌,所以按俗也不能庆。但六十岁为大寿,一般人认为非庆不可,怎么办?江阴人往往提前于五十九岁,当做六十岁来庆。其实,不只是六十岁当年不做寿,江阴人从祖上沿袭下来的规矩,历来是“做九不做十”,故六十岁以后的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同样习惯提前一年做寿。江阴人认为,提前一年做,寓意寿龄未满,尚有发展的余地,且“九”与“久”为谐音,是吉祥的象征,而“十”在江阴方言中与“贼”谐音,听来不雅,还是避开为好,所以,就形成了“做九不做十”的规矩。不过,现时人们已不再拘泥于旧时的规矩,在做与不做上,随心所欲,想着要做,也就做了。结果,也并没有什么不妥。(www.xing528.com)

在江阴,如父母亲年龄相同,或祖父母年龄相同,后辈便为他们同时做寿,称之为“双寿”。在做寿仪式上,男性称为“寿翁”,也称“寿公”,女性称为“寿母”,也称“寿婆”,一般通称为“寿星”。凡是有子女且已结婚的家庭,为老人庆寿均由其子女操办,寿宴的费用一般由儿子承担,女儿则为庆寿的长辈添置衣服、鞋帽等物。

为年满六十六岁的老人做寿,称“六六寿”,在江阴颇为流行,一般由出嫁的女儿回来做。是日,将猪腿肉切成66个小块,形如豆瓣,俗称“豆瓣肉”,或者简化为6大块6小块。红烧后,盖在一碗大米饭上,连同筷子一并置于篮内,上用红布遮盖,由女儿女婿送给寿星品尝,以示祝寿,肉块多,寓意长寿。也有的将66块肉与长生果(花生)、甜面酱放在一起,烧成肉丁酱,这样便于一顿吃不完,可分为几顿慢慢吃。寿星在鞭炮声中美餐一顿,当地有“六十六,女儿送碗肉”之说。

过去,江阴还有子女为已故父母做阴寿的习俗,这与年节的祭祀一样,实际上也是一种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方式,同时也祈望通过做阴寿,让先人在天之灵,保佑后人平平安安,发发禄禄。尤其是一些原本贫困现已致富的人家,过去父母在世时无力庆寿,如今条件好了,想借做阴寿弥补一下,慰藉亡灵,而且他们往往把家庭的致富,看做是先人暗中保佑的结果,所以就更要感恩一番了。

旧社会,有权有势者常常利用做寿的机会,甚至以为死去父母做阴寿的名义,有意大发寿帖,借以敛取财礼,江阴民间俗称“打秋风”。贪欲尤盛者,一年里要庆几次寿,贫苦百姓苦不堪言。

解放后,做寿请客的习俗仍保留了下来,但规模相对缩小。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敬老、尊老、爱老之风的兴起,子女为长辈做寿越来越普遍,连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单位有时也为高龄老人举行祝寿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