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满月庆新生
婴儿降生后,按江阴旧俗,首先要向娘家“报生”,送上与孩子性别不同的活鸡,如果生的是男孩,就送一只母鸡,生女孩则送一只公鸡。娘家收到后,就得配上另一只鸡,配鸡时公鸡配上母鸡,母鸡配上公鸡,使之成为一对,把两只鸡一并送还女儿家。南闸等地,头胎不论生男生女,男家均备糕饼向女家“报生”。而西石桥一带妻子分娩后,丈夫则备红蛋到岳父母家报喜。许多人家生了孩子,尤其是生了儿子,还要煮红蛋广送亲邻,让邻舍亲眷都知道某家“添丁”之喜,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今后的婴儿就越容易养育。
刚降生的婴儿,一般均用棉布制成的包被裹起来,为了防止孩子乱蹬,外面还特意用带子捆住,像一根蜡烛一样,俗称“蜡烛包”。到第三天,便可沐浴,穿新衣。同时,由母亲给其开奶。第一口奶称为“开口奶”,也有在一周后甚至10天才开奶的。按江阴有些地方的旧法,婴儿生下第二天,或者在开奶前,先要给他服犀黄或大黄,说是“先苦后甜”。其实,真正的作用是泻淤积、祛肠热、清胎毒。
华士等地的婴儿开奶风俗与别处又有所不同,婴儿生下一昼夜后,便要向邻家讨奶吃,称为“开奶”,而且男婴要向生女孩的奶妇讨奶吃,女婴则要向生男孩的奶妇讨奶吃,奶妇还必须是别姓。经过这样的“开奶”后,婴儿才开始吃自己母亲的奶。
孩子出生第三天称为“三朝”,旧时代重男轻女,生男称“弄璋”,生女称“弄瓦”,若是头胎生了儿子,主家觉得“屋檐高三尺”,于是,大办“三朝酒”,招待亲友,旧称“汤饼宴”。席间发红蛋、喜糖等。
产妇的娘家要给孩子送“三朝衣”,即全套衣服、鞋帽、灰袋、尿布以及童床、童车、金银饰品等,给产妇则送黑杜酒、核桃肉、红糖、益母草及其他营养品,此俗称之为“送汤”。亲友们也要带着老母鸡、鸡蛋、鱼、蹄髈以及馓子等礼品登门贺喜,有的还要给婴儿送“压岁钱”、“见面钱”。
有些没办三朝酒的人家,到婴儿生下30天时,直接办“满月酒”,亦称“弥月酒”,以示庆贺。江阴的风俗,男孩一般要提前几天办。也有经济上富裕,生了个儿子特别欢欣的人家,既办三朝酒,又办满月酒。满月仪式比起办三朝更为隆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载有宋代人过满月的场面:
至满月,则外家以彩画钱或金银钱杂果,及以彩缎珠翠囟角儿食物等,送往其家,大展“洗儿会”。亲朋俱集,煎香汤于银盆内,下洗儿果彩钱等,仍用色彩绕盆,谓之“围盆红”。尊长以金银钗搅水,名曰“搅盆钗”。亲宾亦以金钱银钗撒于盆中,谓之“添盆”。盆内有立枣儿,少年妇争取而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落胎发毕,以发入金银小合,盛以色丝结绦络之,抱儿遍谢诸亲坐客,及抱入姆婶房中,谓之“移窠”。
上述记载的这些满月习俗,都是为了替新生儿辟邪求吉增财运。而一些尚未生育的少妇,则趁贺满月之机,为自己祈子。(www.xing528.com)
古时满月酒开宴之前,还要在家堂中焚香点烛,祀神谢祖。满月那天,一般中午请客人吃“满月面”,为婴儿祈寿,祝愿长命百岁。晚间以丰盛的满月酒,大宴宾客。如婴儿的舅父在场,须坐上首。如今大多只生一胎,重男轻女之风大减,即使生女孩,一般也都“过三朝”,或办“满月酒”,也同样发红蛋。
华士等地风俗,“满月酒”办过后,婴儿的舅家派人将女儿和婴儿接回娘家吃“满月饭”。婴儿第一次去外婆家,须以锅底灰少许涂于眉心,俗称“涂灶墨”,说是路途上可以防止邪气浸淫,到家后也可免除疫病。随带糕馒、粽子送发族亲近邻。母婴在娘家少则住一天,多则三天,由婴儿父亲前来接回家。外婆要做芝麻饼送给外孙带回。澄西风俗,婴儿第一次去舅家时,涂“乌鼻头”,回家时,舅家给涂“红鼻头”,意在吓唬途遇的魍魉。
江阴还普遍流行婴儿剃满月头的习俗,这是小孩出世后第一次剃头。剃下的胎发,用母乳相拌,捏成丸形,用彩色丝线串起来,挂在床楣上,也有的用红绿绸布缝成鸡心状挂在婴儿摇篮上,以为可替婴儿压邪保平安,保佑他健康成长。
到孩子出生一百天时,亦如三朝、满月,又要吃“百日面”,有些人家并设宴招待亲友。从宋代吴自牧所撰《梦粱录》的记载,可知此礼俗古已有之:“生子百时,即一百日,亦开筵作庆。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现在的年轻父母,通常还要给孩子拍张“百日照”,留作纪念。
江阴人把婴儿满周岁称为“满季”,或称“期到”。届时,又要办“满季酒”、“期到面”庆贺,主宾同吃生日蛋糕,亲友送上“压岁钱”或童装、玩具等贺礼。华士等地习俗,这天中午还要吃馄饨、团子。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因白天受到惊吓,或身体不舒服,晚间哭闹不止,小夫妻往往被吵得手足无措。这时,婴儿的祖父母就会按江阴旧习出来为孩子“招魂”。一个拖长音调,叫着小孩的名字,喊:“家来吧!”另一个便应声答道:“家来了。”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喊,直到孩子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西乡有些地方在喊之前还要在桌上放只碗,碗上盖上一张黄色的裱金纸,然后往纸上一边洒水,一边喊,等到纸的反面水珠积多了滚来滚去,从正面映出来像眼珠子转来转去,便认为神灵显灵了。
有时候喊了一个晚上,仍不见效,于是,就要在红纸上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望一望,一觉困到大天亮”,然后到外面人来人往的墙壁上、桥栏杆上到处张贴。这一类“招魂”旧俗,均源于古代巫术和民间符咒。现在的夫妇,遇到孩子无休止的哭闹,早就抱到医院就诊去了,再也不会相信这种滑稽可笑的“招魂”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