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合家欢
农历年最末一夜称“除夕”,俗称“大年夜”,也叫“年三十”。这是民间风俗中较为繁复的一个日子。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一点喜庆的气氛,江阴和全国各地一样,都要在除夕贴春联,挂年画。春联大多为四字句、五字句或七字句。如“年丰人寿,国泰民安”、“花开春富贵,竹报岁平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横批一般人家贴得最多的是“万事如意”、“五福临门”等吉语。农家的春联上方喜欢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之类的横批,而牛圈、羊圈、猪圈和鸡棚、鸭棚上则贴上“六畜兴旺”的条幅,以表达新的一年对美好年景的企盼和祝愿。
春联,又名楹联、对联、门对。古时也称春帖。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对春联作了如下注释:“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可见,春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据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古代度朔山有一株大桃树,上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仙,常以苇索缚鬼喂虎。后人便用桃木制成神荼、郁垒雕像,悬于大门两旁,驱鬼辟邪,是为桃符。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在桃木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但当时仍称为桃符。直到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除夕前命公卿士庶,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春联一副,以示升平吉庆,春联这一名称才开始流行。
写春联 陈宝金摄
门 神
年画其实与春联同源,年画中,起源最早的门画,是由当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唐代,相传唐太宗生病时,梦闻鬼哭,夜不能眠。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全身披挂,守卫在宫门两侧,太宗果然平安无事。他觉得两人过于辛苦,遂命画工将他俩形象绘在宫门左右。后来,民间争相仿效,用秦叔宝、尉迟恭形象,取代了原先的神荼、郁垒二门神。到了宋代,逐步演化成了木版年画。
明嘉靖《江阴县志》在卷四“风俗记”中,载有岁时习俗,其中提到除夕要“换门神、桃符、春帖”。可见当时除夕之夜,作为迎接新年的重要内容,家家户户都要换下旧门神,贴上新的门神像和桃符、春联。从上述文字看,明代,门神、桃符和春联尚同时并存。到清代,据光绪《江阴县志》载,除夕“换桃符、春帖”,看来,其时门神已与桃符合二为一。
如今,春节前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挂年画,而春联原先的辟邪作用已逐渐淡化,转而为渲染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寄托吉祥如意的心愿。近些年,重又流行起贴“福”字,而且要倒过来贴,寓意“福到”。
除夕祭祖 吃年夜饭
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除日,仍祀灶,谓之接灶。昏时,复爆竹,烧苍术辟瘟丹。封井,戒勿汲,过六日启。画灰于地,象弓矢,云以辟邪,画内书其祝词,曰堆金积玉,曰万斛千箱。夜分,祀瘟神,换门神、桃符、春帖,作新年事。老幼围炉,递相饮,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从以上记载看,明代,江阴除夕的礼俗活动主要有这样几项:
接灶 供新灶神纸马,迎祀灶神,祭品为酒、水果、糕、饼之类,全家跪拜,焚接灶疏。同时把腊月廿四送灶时翻过去的灶王神位再翻过来,表示其重又到位了。江阴长泾、文林等地则要到元宵节晚上才接灶神。
辟瘟 在黄昏时燃放爆竹,烧苍术,以驱邪避疫。
封井 傍晚,置井泉童子马画像于竹筛内,并祀以糕果茶酒,庋井阑上掩之。全家人都不能再去汲水,过六天焚烧纸马,方能启封。
画囤 以石灰画圈于地,圈中书以“堆金积玉”、“万斛千箱”等吉语,以祈丰稔;画米囤、元宝于场,以祈年谷;画弓矢戈矛之形,以禳灾辟祟,总称“画米囤”。
祀神 晚间换下旧门神,贴上新的门神像和桃符、春联。
守岁 在吃过年夜饭之后,全家老少围炉团坐,谈笑欢歌,通宵达旦。堂上红烛高燃,生花报喜,红光四照,直接晨光,名为“守岁烛”。(www.xing528.com)
从清光绪《江阴县志》的记载看,清代,除夕流行“插松柏于檐端,祀神祭祖毕,悬祖先画像”,以供年初一祭拜祖先。这一天,一般人家都在门楣上插上冬青、柏枝、芝麻秸。其余封井、接灶、画囤、贴春联、守岁、燃放爆竹等礼俗活动与明代大致相同。
除夕这天,一般都要在吃年夜饭之前先祭祖,有的还要在祭祖先之前,加祭本宅住基及诸亲好友。祭祖也有提前在冬至或腊月二十七八举行的,是为年祭,比一年中其他几次祭祖更为隆重。胡山源在《罔两》一书中就写到了农民老四家除夕祭祖的场面:
他将灯挂在墙上,然后拉出那张斜侧的桌子,垫垫好,放到中央,又到西间洪氏家里,借了三条长凳,放在桌子的东西北三面,并且借了香炉蜡扦,摆在桌子的南面。“拿碗筷出来。”他向内叫了一声。
老四等五妹摆好了碗筷,就一碗一碗筛着酒,每碗几滴。筛好后,他又向内叫着:“端出来吧!”
阿六端的肉,姚氏端的鱼,都放上了桌子。
五妹又将其他的菜端了出来。
老四不再去管他们,他点好了蜡烛,又点好了香,然后学着方才他的伯母洪氏的样子,双手执了三根香,开了大门,向门外一拱,说:“请顾氏三代祖先进来吃年夜饭。”说了,回转身来,很虔诚地将香插入炉中。插好后,又从墙脚下拖过了一个稻草窠,放在南面桌下,一屈膝跪在上面,叩了三个头。
姚氏出来后也学着跪下去叩了。五妹不必说,也是照样做。
“老头子,”姚氏在一旁学着洪氏祭祖时对洪氏的丈夫所祝告的声调,对她的丈夫说,“你在亮里,我在暗里,你保佑我们手脚轻健,无灾无晦。”
老四又按着规矩,看香头倒了三次,拜了三次,才吩咐阿六化纸。阿六一听见吩咐,赶紧将手里的纸点着了放到纸堆里去。立刻,火炽盛起来,纸灰直冲而上,飘满了一屋子……
祭祖仪式各家有所不同,书中所写的农民老四家算是简单的,昔日一些富裕人家相比起来繁琐得多,一拨一拨地敬,要老半天才能完成。即使一般人家,至少也要二三拨。许程在《篁村旧事·童稚盼年》中提到他家祭祖时写道:
我家属于温饱型的中等户,仪式也极其隆重。从下午一二点钟开始,第一拨是敬亡故不很久的亲人,第二拨是敬远祖,第三拨即为并无明确对象的列祖列宗。每一拨都要焚香点烛,上菜斟酒,菜是八大碗,酒必过三巡。再上饭,同时开始化纸钱。化纸钱,必底垫几根稻草,谓之钱串,让祖宗们吃饱喝足后,再拎几串铜钱高高兴兴地回去,以后可忠诚不贰地庇佑好他的儿孙们。我们则一遍遍叩头,咽着口水,盼望他们快快吃完,好早些吃到一年一度的年夜饭。
年夜饭也称“守岁酒”,向为民间所看重。届时,全家团聚,同桌共餐,长期在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如期赶回家中,吃这顿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顿家宴。老一辈的江阴人,总会关照孩童讨吉利口彩,谓吃点青菜“有清有头(懂事)”;吃点豆芽“如如意意”;吃点菠菜“有巴有望”;吃点芹菜“勤勤俭俭”;吃点萝卜“兴隆发财”。除夕这天,西乡利港、石庄、西石桥一带还有一俗,将猪头、鸡、排骨与白萝卜置于一锅烧,当地俗称喝“萝卜汤”,意为一年又过去;然后再吃索粉,即粉丝,寓意“吉利”、“富裕”。按江阴地区的风俗,年夜饭要烧出锅巴,数量上要多烧一点,老人挽米时,嘴里还叨念着“天一升,地一升,狗一升,猫一升”之类的话,反正要多烧一点。年夜饭特意留有剩饭,取的是“年年有余”之意。米饭盛入筲箕后,将整块锅巴反扣其上,呈馒头状,再盖以红纸剪的如意,上插松柏、冬青、天竹子,以示吉祥,长泾等地俗称“饭山”。
旧时,对于一些贫苦债户来说,除夕夜躲债在外,顾不上在家里吃年夜饭。按习惯,租借往来在新年里暂停催讨,所以他们要躲到除夕深夜或年初一早晨才敢回到家。那时候,每逢大年夜,浴室通宵营业,躲债者泡在浴池里,即使遇到讨债者,见他浑身赤条条,什么都没有,也就不能开口讨债了。
大年夜关门前,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谓“关门炮仗”。多数人家堂前放一盆炭火,称“旺盆”,取“兴旺”之意。午夜,人们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辞别旧岁,迎来新的一年。
解放后,除夕封井、接灶、画囤等旧习已革除,贴春联、吃年夜饭等风俗则延续至今。近些年来,吃罢年夜饭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形成新风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