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乡传统习俗:腊月廿四送灶神与驱疫求吉

西乡传统习俗:腊月廿四送灶神与驱疫求吉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乡“掸檐尘”则安排在腊月廿四送走灶神之后进行。送灶神传说农历腊月廿四日为灶君上天庭述职之日,灶君由玉皇大帝派驻各家各户,负责监察这户人家的德行、功过。这说明明代人们已把腊月廿四的祭灶与驱疫求吉结合在一起了。从清光绪《江阴县志》的记载看,清代,江阴民间的腊月廿四祭灶场面更为热闹,除了乞丐在街上“跳灶王”之外,送灶神时,还要“剪纸为旗盖舆马,延羽士讽经礼送”。

西乡传统习俗:腊月廿四送灶神与驱疫求吉

腊月廿四送灶神

早先,每到腊月的下半月,人们的心思就已扑到过年的准备工作上去了,搞卫生,送灶神,蒸年糕,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新年 王加令摄

掸 檐 尘

年景渐现,为干干净净迎新年,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里里外外进行一次大扫除,清扫庭院,揩擦门窗,掸除灰尘,洗涤器物,清理厨房,粉刷灶台,铲除烟囱及锅底烟垢。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曰:“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明嘉靖《江阴县志》在腊月廿四风俗中也有“是日扫屋尘,曰除残”的记载,民国《江阴县续志》则写道:“送灶后,缚竹枝扫除室中积垢,谓之掸檐尘。”可见这腊月扫舍除尘的习俗,早在宋代便已形成,至今岁岁年年世代沿袭。从以上记载看,在江阴,这一习俗明代时称作“除残”,民国后便谓之“掸檐尘”了,这一称谓既通俗,又直观。

江阴东乡“掸檐尘”一般都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进行,当地有“十七十八,越掸越发”之说,意思是掸得越干净,家庭越发达。西乡“掸檐尘”则安排在腊月廿四送走灶神之后进行。

在年前的大扫除中,掸檐尘算得上是最必要、最费事、也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项目了。其他揩台抹凳、扫地擦窗之类的卫生工作,平时一直在做,惟有这掸檐尘,一般人家都只在年底搞这一次。掸檐尘实际上就是指掸除房檐上的灰尘。过去的房舍不如现在密封,灰尘容易从瓦楞里、墙缝中吹进屋,积聚在檐梁上,平时忙于活计无暇顾及,日积月累,一年下来,积了不少,再加上蜘蛛在上面结了网,有碍观瞻,眼看新年临近,确实很有必要打扫一番。掸檐尘时,为了防止被掸落的灰尘弄脏,先要将屋里的桌椅、橱柜、箱子等东西搬开或遮盖好,并在头上戴只破草帽或扎块布巾,有的还在身上披条作裙,然后高举绑着竹枝或掸帚、扫帚的长竹竿,将房舍室内室外的梁檐上下、廊椽壁柱、四周墙壁、窗户门楣上的蜘蛛网、灰尘掸除干净。掸完以后,趁势还要将室内的家具揩擦一遍。

其实当初古人掸檐尘的本意并不光是搞卫生,还带有去污秽、图吉利的意思。他们觉得,掸檐尘不仅掸除了灰尘,而且掸走了屋里的晦气。人们企盼在掸过檐尘之后,来年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称心如意。

送 灶 神

传说农历腊月廿四日为灶君上天庭述职之日,灶君由玉皇大帝派驻各家各户,负责监察这户人家的德行、功过。每年岁末,灶神都要上天去向玉帝汇报这户人家一年来的情况,有德行和善举的,玉帝将降福赐财;有过失或罪恶的,将降灾减寿。民间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人们担心灶神打小报告,因此都要举行隆重的送灶仪式为他饯行,并想方设法取媚他。

从前,每到这天,各家各户都忙着在灶上供灶神像,焚香点烛,摆上三四个素碟及“斋灶团子”斋供,又以麦芽糖做成糖元宝,供灶神享用。灶君上天,不是坐轿,便是骑马。所以祭灶时要扎纸轿、纸马。纸轿是用芦柴梗扎的,糊上各色纸张,轿中坐一纸剪之神。纸马则是用纸头折的,也有纸神骑着。主人先要敬酒,然后率领全家老少向灶神神位跪拜,并烧纸钱,放鞭炮。仪式结束时,焚化纸轿、纸马以及灶神像,恭送灶君菩萨上天,祈求其“上天奏好事,下界平安”,赐财降福。这天黄昏,家家户户门前鞭炮阵阵,纸灰化蝶。送完灶之后,要把灶角掸扫干净,同时把灶王的神位翻过面,表示其暂不在位。是日,江阴有些地方吃水磨全糯米团子。华士等地则有吃馄饨、团子之习。

明嘉靖《江阴县志》所载南宋范成大《祭灶词》,生动地描述了宋代民间祭灶的场景,诗云:

古称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少留连,家有杯盘丰腆祀。

猪首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饼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狗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www.xing528.com)

从诗中可以看出,腊月廿四日祭灶之习古已有之,到了宋代,其仪式已相当规范,由男子主祭,女子则避之,这说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习,在南宋时已经形成。当时流行的祭品为猪头、双鱼、豆沙粉饼和酒。而且祭灶时人们已对灶君菩萨提出要求,人间的是是非非不要到天上去饶舌,祭品中的粉饼,看来就是用以粘住灶君牙齿的,不让他到玉帝面前讲坏话。

至于明代的腊月廿四风俗,嘉靖《江阴县志》所载甚为详实:“二十四日祠灶,用粉团胶牙饧,谓灶君朝天,言人过失,饧以胶牙。是日,扫屋尘,曰除残。丐者二人傩于市,花面杂裳,傩翁傩母偶尔逐。暮烧火盆爆竹,各于大门外,比屋皆然,古谓之糁盆,以赤豆杂米炊为饭,遍食家人,曰辟瘟。”从这段记载看,明代祭灶时,进一步突出了不让灶君朝天时言人过失,采取了在祭品中用糖粘其牙的办法。送走灶君后,还要扫屋尘、烧火盆、放爆竹,全家人吃赤豆饭,以辟瘟。志中所说的“傩”是中国古代驱除瘟神疫鬼的巫术,按古代星相迷信学说,腊月之日,有鬼疫成灾的可能性,古人便想出腊日行傩驱疫的方式,此俗早在先秦时就已十分流行,一直延续至明清。每到腊月,除了在家中祭灶外,还让乞丐“花面杂裳”,扮作灶公灶婆,在街上“跳灶王”,手执竹枝,鸣锣跃舞,以驱除疫鬼,同时乞讨钱米,至二十四日止。这说明明代人们已把腊月廿四的祭灶与驱疫求吉结合在一起了。

从清光绪《江阴县志》的记载看,清代,江阴民间的腊月廿四祭灶场面更为热闹,除了乞丐在街上“跳灶王”之外,送灶神时,还要“剪纸为旗盖舆马,延羽士讽经礼送”。其仪式可谓隆重。

农村,腊月廿四晚间,还要到田头烧火把,祈求来年丰收,称之为“照田财”。

腊月廿四前后,更夫开始穿街走巷,击柝巡夜,嘴里呼喊:“寒冬腊月,小心火烛,水缸挑满,灶门洁净,前门关关,后门撑撑。”目的是提醒人们在年关到来时,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盗,以确保平安过年。

蒸 年 糕

旧时,腊月廿四一过,家中男子忙着串街走市办年货,妇女在家里洗涤衣被,缝制新衣、新鞋。家家户户蒸馒头,做团子,其中最看重、也最繁杂的莫过于蒸年糕了。

“糕”与“高”谐音,民国《江阴县续志》云:过年“所蒸糕,曰年糕,取年高谶也”。过去人们一到过年之所以热衷于蒸年糕,把蒸糕看做一件大事,就因为年糕寓意年年高,所以多多少少总要蒸上一些。尤其是当年新建房的人家,更是非蒸不可,巴望这个新家蒸糕之后兴旺发达。按江阴民间旧俗,当年办过丧事的人家,这一年不能蒸年糕,而过年前,亲亲眷眷总会送上几条,图个吉利。

年糕蒸多蒸少,取决于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富裕人家一般蒸得多,年糕的花色也多,有条头糕、方头糕、糕元宝等,除了白年糕,还要蒸一些红糖糕,往往过了清明尚未吃完。贫穷人家则蒸上几条应应年景,蒸不满一笼的,就与人家搭蒸。

蒸糕的米,粳、糯搭配各家有所不同,喜欢吃糯一些的,糯米、粳米的比例可按7∶3搭配,一般也可粳、糯各半。用筲箕装上米,拎到河里淘过后,置于缸内或桶里浸泡。在东乡,蒸糕的米浸泡时间较长,短的个把星期,长的要十天开外,米浸长了,蒸出的糕细熟。浸好的米要漂净,再捞到匾里沥去水,晾干。如数量不太多,通常就将米倒入石臼内手舂,一般舂上两三遍后,米已碎成细粉,便用筛子筛,筛下的米粉,可随时蒸糕,筛出的粗粉头放入臼内再舂。倘若米多,一般便扛去冲碓,不再手舂。旧时有一种用脚踏的斗臼架子,比手舂省力,城区有的人家专请人到家中斗粉蒸糕。

蒸糕时,掌握水、粉比例是关键,没有把握的,有时要请有经验者把把关。粉上甑后,置于锅上蒸,灶膛里的火一定要烧得旺,蒸气足,糕才蒸得好。糕粉蒸熟后,从锅上取下,倒在板上,稍凉一凉,便用双手揉压。也有的在大竹匾里铺上一条包袱布,将糕粉用布裹紧后置于匾内,然后穿上干净的湿布袜和草鞋,双脚踩压糕粉,待踩实踩扁后,打开裹布,用线夹成长条形,这样踩成的糕比手揉的紧实,吃起来口感好。江阴东乡人蒸糕,一般都是这样先将糕粉蒸熟,然后揉实或踩实,再夹成一长条一长条。西乡有些地方则是先将米粉掺入热水,使劲揉和,在台板上预先掼成一块一块砖坯形,再放入蒸笼蒸熟。有的人家蒸糕时,还用糕粉做成“米囤”、“柴垛”、“元宝”、“松果”、“人口团”等吉祥物,“米囤”盖上还要做一条“仓龙”,据说,有了这条“仓龙”,家里的米囤就会满满的。而“人口团”要做得比家里现有人口稍多一点,这样,家庭就会人丁兴旺。

馒头点红 张洪摄

年糕蒸好后,有的人家趁热在糕上盖上红色图案印记,也有的用筷子头蘸上红水,在糕上点上几个红点。不光是年糕,旧时过年前蒸的馒头也要点红点,寓意吉祥如意。

近年来,民间蒸年糕的人家不多了,即使蒸,也不用石臼舂粉了,机械化磨粉十分方便。过年吃年糕的风俗犹存,但大多数人都从市面上买现成糕吃。如今市面上一年到头有糕卖,想吃随时能买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