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秋民俗特产:一年好景是中秋,江阴月饼独步全国

中秋民俗特产:一年好景是中秋,江阴月饼独步全国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好景是中秋一样团月,今宵觉倍明。八月十五之所以称“中秋”,是因为在秋季七、八、九三个月中,这一天正好处于中间。春节、端午、中秋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其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是,直到宋代,八月十五才正式被定为中秋节。至明清,中秋已上升为民俗大节。吃月饼月饼不仅是中秋节主要的节令食品,也是祭祀月神的供品。

中秋民俗特产:一年好景是中秋,江阴月饼独步全国

一年好景是中秋

一样团img13月,今宵觉倍明。

登楼怀谢朓,泛渚忆袁宏。

镜喜菱花澈,轮看桂子盈。

家家当此际,瓜果满筵呈。

民国年间,陶社女会员杨浣芬的这首《中秋》诗,写出了中秋节江阴民间家家户户瓜果满筵赏明月的情景。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每到这一天,阖家团圆,所以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之所以称“中秋”,是因为在秋季七、八、九三个月中,这一天正好处于中间。因此夜月色颇明于常时,故又称“月夕”。

春节、端午、中秋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其中中秋节形成最晚。虽然从汉代到唐代,已逐渐形成赏月、玩月的风俗,为庆祝唐明皇生日,从八月初五至十五日,普天同庆,民间甚至还有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但是,直到宋代,八月十五才正式被定为中秋节。至明清,中秋已上升为民俗大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个月月半的一轮满月,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而农历八月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所以中秋之夜更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难怪宋代诗人林光朝写下了“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的诗句。祭月、拜月、赏月、走月、吟月也就成了中秋节的主体活动。

中秋赏月

宋代,中秋赏月最为兴盛。据史料记载,每逢中秋,东京城里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并扎起彩牌楼,形成一年中少见的夜市。普通市民争先占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安排家宴,子女团圆。而显官、豪门则在自家楼台亭榭中赏月欢饮,琴瑟铿锵,通宵达旦。少儿少女,不论贫富,都要穿上成人服饰,或登楼台,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祈求月神保佑早日科举成名,女孩则祈求像嫦娥那样有一副好容貌。明清后,祭月风俗发生变化,男子不再拜月,月亮神成了专为女性崇拜的对象,始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

古时,北方人祭月有特制的月神像,这种月神像在明清时期有所变化,早先是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到后来演变为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之世俗形象。人们从市肆中买来绘有月光菩萨和玉兔的月光纸,在家中于月出之时设月光位向月祭拜,结束时焚化月光纸,然后将供品一一分送家人。吴地人拜月,与北方有所不同,祭月、拜月时不设月神像,只是在焚香、上供之后向空展拜。

江阴地区中秋节祭月、拜月,延续了吴地的习俗。是夜,在门外场院设供桌,以月饼及红菱、白藕、柿子等果品为供品,点起香烛,焚“斗香”,祭拜月亮,以助清兴。斗香用线香联成,为上大下小的方斗形,祭月、拜月时纳香屑于中,又称“烧天香”。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八月十五,设瓜果庭中,坐待月华,谓之赏月。”皓月当空,清辉满地,人们在庭院里边吃月饼边赏月,共度中秋良宵,也算得上是一种情趣盎然的浪漫性享受吧。有的还向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

对于文人雅士来说,中秋吟月更给欢度佳节增添了雅趣和文气,朗朗明月固然能激发他们的诗兴,写出华美的佳作,即便中秋之夜云遮月,凭借他们的文学想像力妙笔生花,同样能吟出好诗。明代学者、江阴北赤岸人李诩,在他的著名笔记体著作《戒庵老人漫笔》中,就录下了这样一首中秋诗:

一年好景是中秋,何事佳期不与谋。
客子漫敲银烛冷,嫦娥掩脸玉容羞。
关山有调空闻笛,乌鹊无声倦倚楼。
天外清光原是好,五云朝罢彩毫收。

李诩曰:“此邑先达薛平甫格弘治癸丑内阁月试《中秋无月》诗,抡第一。”

吃糖芋头

饮食文化历来是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一些重要的节日都有其约定俗成的特定食品,如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重阳糕等。除了这些带有共性的特定节日食品之外,另有一些节日食品,各地不尽相同,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流行,形成地方性习俗,江阴人中秋节吃糖芋头便是如此。

每年八月半早上,江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糖芋头。这种糖芋头,是将芋头去皮后,放入水中煮熟,然后加入红糖,煮时如放入少量食用碱,芋头便更容易熟,汤也更红。有的人家还在芋头中加进糯米圆子,搓圆子时,全家每个人都要搓上几个,以示阖家团团圆圆,吃起来更加甜甜糯糯,甚是可口。

江阴人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糖芋头呢?“江阴夫子”缪荃孙总纂的民国《江阴县续志》这样解释:“中秋食芋子,芋遇同音,月圆日取遇合意。”据此看来,吃芋头寓意“遇”,“遇”即团聚,此说倒是与团圆节的本意相吻合的。《长泾镇志》中也说中秋节“早上吃糖芋头,寓‘遇头’之意”。

当年,被称为“江阴严独鹤”的新闻界前辈徐再思,在《澄江旧话·中秋故事》中则另有一番推测:“中秋家家必吃糖烧芋头,他邑并不如此,不知起于何时,有何意思?已无人能言其详。但据我臆测,中秋芋头,必系一种重大悲痛之纪念。因为清初乙酉,江阴罹屠城之惨,中秋此日正在乙酉围城之中。城已将破,人心必万分痛切,待城破被屠,杀人数万,血流成渠,人心更痛。故以糖芋头之甜,反像彼时之苦……使后人见此红色之芋头,不忘异族残杀之大仇。果尔,则八月中秋之芋头,正我邑革命复仇之纪念日也,殊不可轻视。”徐再思的这番分析不无道理,倘若真是如此,江阴人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意义便非同一般,而且更具地方特色,只是此说至今并无确证。(www.xing528.com)

中秋节除了食月饼和糖芋头之外,江阴周庄等地还要吃百合馄饨、团子等;长泾等地则有食自煎米粉饼、炒发芽蚕豆等风习;西乡利港、西石桥、璜土、石庄、申港一带,还流行用面粉制成圆如月亮的薄饼,以芝麻韭菜青菜、猪油、油酥和糖等作馅心,称“亮月饼”或“月亮饼”,十分可口。午餐食亮月饼和咸腻头,这咸腻头用豆渣饼、豆腐条、猪血条、青菜或菠菜、百页丝、青豆等加水烧成,起锅前用藕粉、生粉或面粉勾薄芡成羹,吃来清香、鲜美。

中秋节的晚餐均备鱼、肉等荤素菜肴,较为丰盛,平时在外的人,这一天都要争取赶回来,阖家团聚,同桌进餐,共度良宵,其乐融融。

这一天,江阴人还有吃菱角、鲜藕和嫩梨的习俗。吃时,鲜藕要咬整节,不刨皮切片,称之为“佳偶(藕)无匹(片)”;梨要吃整只,不能剖开,叫做“永不分离(梨)”;吃菱角寓意“心有灵犀(菱黍)”。

吃 月 饼

月饼不仅是中秋节主要的节令食品,也是祭祀月神的供品。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来由,江阴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元朝末年,被江阴人称之为“鞑子”的蒙古贵族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严禁民间拥有铁制武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为了反抗鞑子的暴虐统治,百姓们暗中串联,并用面粉做成月饼,在饼里夹入一张号召起义的小字条。到了中秋之夜,大家掰开月饼,看到传单后,纷纷拿起菜刀杀鞑子,举行起义。打那以后,人们每逢中秋节,都要吃月饼,以纪念杀鞑子的斗争胜利。

其实,月饼早在宋代已经出现,苏东坡就曾写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不过,当时中秋节的节物主要是石榴、枣、栗、橘、葡萄等时令水果以及新酒,月饼尚未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直到明代,月饼才开始成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民间流传的元末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尽管属于传说,但至少可以证明,明代初年人们在中秋节已普遍吃月饼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得很清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清代,中秋月饼更为流行,除了用作节日里相互馈送的月饼外,另有特供祭月的月饼,这种专用月饼比一般月饼大,也更为考究。据清潘荣陛、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饼》记载:“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江阴地区中秋佳节吃月饼、斋月宫的风习历来颇盛,节前亲友之间还要互相馈赠月饼。民国年间,徐再思先生在《澄江旧话·中秋故事》中说到江阴中秋月饼的生产和销售状况时,曾这样写道:“中秋月饼,尤为必需之品,店家必购以分赠伙友,缺少不得。住户必须预备斋祀月宫,亦非此不可。一般茶食店家,对于月饼生意,竞争激烈。若论月饼之良否,从前以长泾月饼最出名,糖馅多用冰屑,现已大为退化。靖江月饼以前亦颇有名,目下尚能保持前徽。”

在我国,由于各地月饼在用料、调味、外形等方面的差别,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种不同风格和品种。其中,苏式月饼为酥皮类,其饼皮是以面粉、饴糖、猪油为原料,用热水搅拌做成,品种有火腿肉松玫瑰、百果、豆沙、枣泥、椒盐等,其特点为重油重糖,香酥蜜甜,曾垄断吴地市场。江阴民众中秋节所食月饼,除本地所产外,外来月饼原先以苏式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后,广式、潮式月饼也开始进入了江阴市场。

江阴历来还有“张八月半”的习俗,即未婚和新婚女婿在中秋节前拜访岳父母家,登门时需携带月饼、烟、酒、藕、菱、梨、百合、枣子苹果桃酥礼品,各镇的品种稍有不同,但均以月饼为主。20世纪50、60年代,一般送月饼88只,近年来越来越铺张,礼品月饼多者竟达数百只。除了岳父母外,媒人家往往也要送上一份。此外,凡是新认的寄亲,寄儿寄女也要在中秋节送月饼孝敬寄父母。璜土的中秋节习俗,未婚女婿上门,除月饼外,礼品中必备包上红纸的鲜藕两枝,寓“天成佳偶”之意。

跑 三 桥

从前,江阴城区的居民喜欢在中秋之夜到文庙去跑三桥,此俗称之为“走月”。20世纪30年代初,徐再思在《澄江旧话·中秋故事》中谈及江阴中秋旧事时,曾回忆道:“若在二十年前,中秋之夜,晚饭既毕,红男绿女将跑三桥当做一回大事,甚至跑至深夜,尚未尽兴归家。”

文庙三桥沈俊鸿摄于1980年代

其实,这跑三桥之俗并非江阴独有,整个吴地甚至北方均有此俗,但各地的名称和形式则有所不同,吴地有些地方称为“走三桥”,三座桥不能重复;北方水少桥少,不一定跑满三座桥,所以只称“走桥”。而江阴人中秋节所跑的为文庙泮池三桥,这三座桥并排在一起,跑起来很方便,不用走很多路。文庙平时是关闭的,而八月半庙会,文庙各处下午至午夜对外开放。旧谚称:“行过三座桥,一年病灾消。”人们在这一天来到文庙,不仅可以沾点孔夫子的文气,更重要的是想在三桥上走一走,祛疾交运,旧时谓之“过运”。所以正如徐再思先生所描述的,跑三桥被当做一回大事,以至跑至半夜尚未尽兴。

封建时代社会地位低下的妇女,把生儿育女作为头等大事。中秋正值秋成时节,吴地流行“摸秋求子”的习俗,据陈作霖《金陵琐志·炳烛里谈》载:“江南妇女艰于子嗣者,每于中秋月夜潜至菜园,摘一瓜回,以为宜男之兆。谓之‘摸秋’。”

旧时,每逢中秋之夜,江阴妇女往往在跑完文庙三桥之后去“偷”瓜求子。徐再思曾在《中秋故事》中写到这一习俗:“有希望生育子女之妇女,均到三桥左近窃取南瓜,一经偷到,即作得子之券。是以每逢此节,文庙左近种瓜人家早把南瓜采摘,免被偷窃。一般偷不到南瓜妇女,往往大不高兴,认为本年生育无望,再俟下年中秋,解决偷瓜企图。”

当年,江阴文庙戟门前的空地、墙边,有庙里看护人员所种的南瓜,到中秋节时,卧在藤叶里的南瓜,大都已黄熟,那些久婚不孕的妇女相约而来,在跑过三桥之后,便到戟门前南瓜地里,摸个南瓜藏于怀中,然后赶紧出黉门溜走。人们都知道“偷”瓜求子的习俗,所以即使看见了,也只是报之一笑。在我国,瓜和繁殖后代关系密切,“瓜瓞绵绵”被喻为子孙昌盛,而南瓜不仅瓜内多子,被象征为多生子,而且“南”和“男”谐音,“偷”到南瓜,即为宜男儿,将会生儿子,这在重男轻女的传统社会里更被看重,所以一经得手,便兴高采烈,就像徐先生所言,仿佛拿到了“得子之券”,而中秋节没有“偷”到南瓜的妇女,自然垂头丧气,只得寄希望于来年。

除了“摸秋”之俗外,江阴原先还有一种“摸秀”的风俗,革命烈士钱振标对家乡的这一习俗印象颇深。宣侠父在《西北远征记》一书中写到,1925年中秋之夜,他同钱振标坐在屋上赏月,“最有趣的是钱君叙述他本乡的风俗,他说:‘我们县里的女人,在中秋节,须到孔庙,将庙祝所种的南瓜偷偷地摸一摸,称为“摸秀”,只要摸了秀,生出来的儿子,将来就可中秀才。’”

无论是“摸秋”,盼着生个儿子,还是“摸秀”,巴望今后儿子中秀才,都寄托着当时人们中秋之夜对下一代的企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