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中午吃馄饨
夏至,被人们看做是夏天正式到来的日子。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不单是百官,民间也有歇夏、歇市的风俗。江阴有“夏至未到莫道热,冬至未到莫道寒”之说。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气温明显升高,此后逐渐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谚语说:“夏至有风三伏热。”通常,夏至这天有风、无风,与三伏天热不热有关。
从夏至起,秧苗开始分插,进入“头莳”,这一阶段的气候变化、阴晴凉热会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为此,古人将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分成九段,每段为九天,按照各段天气状况及人事物候变化,编成《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夹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此歌旧时流行于苏南一带。在《暨阳轶事·澄东〈九九歌〉》中,李中林回忆了小时候背诵的流传于江阴东乡的一首《消暑歌》,歌词同前面那首《夏九九歌》稍有不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多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太阳如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做事;
七九六十三,半夜盖被单;
八九七十二,床头备夹被;
九九八十一,瓜果不想吃。
夏季是万物生长繁茂的季节,也是阴阳之气转换之时。夏至过后,长期体质虚弱的人,尤其是小孩,感受暑热之气后很容易疰夏。“疰夏”为中医病名,按照中医理论,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体脾胃、心肺一时难以适应、调整,便会疰夏。其症状是持续发烧,汗多身重,食欲不振,人形消瘦,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皮肤干热,舌苔厚腻,大便溏薄,小便短赤,天气愈热体温愈高。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立秋后症势才渐渐减退。对于此症,人们极为重视,从夏至起就注意防范。
我国许多地方广泛流传“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谚,而江阴地区则有“夏至馄饨冬至面”之谚。明代江阴画家周荣起曾赋《夏至食馄饨戏作》一诗:
阳尽阴生混沌时,家家裹面荐新期。
冷淘且未尝槐叶,寒具无烦腻手淄。
可代粥贫腹饱,尽教啜野人宜。
食新自此观秋稼,未饷先成不落诗。
清道光《江阴县志》风俗卷中也有“夏至食馄饨”的记载。可见早在明清江阴即已流行夏至吃馄饨。
江阴人夏至吃馄饨一般都在中午吃,而且这天的馄饨要包苋菜馅,据说吃了苋菜馄饨便不会疰夏,此俗在江阴全境流行。民间另有一谚语云:“端阳勿吃粽,死了无人送;重阳勿吃糕,死了无人扛;夏至勿吃馄饨,死了呒不坟墩。”可见人们十分看重夏至吃馄饨。
其实,夏至时节新麦已经登场,无论是吃馄饨,还是吃面,都有尝新的意思。再则,在清代,夏至祭神十分盛行,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而夏至这天外地人吃的面条,江阴人吃的馄饨,都是过节祭神的应节面食。“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古人认为吃了馄饨会变得聪明。江阴人夏至吃馄饨,则取其混沌和合之意,实际包含一种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从科学上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馄饨是一种容易消化而又营养丰富的面食,用来食疗,可以增强食欲,强化营养吸收和肌体调节,确实有助于防疰夏。至于“夏至勿吃馄饨,死了呒不坟墩”之说,可以理解为用来渲染勿吃馄饨,容易疰夏得病,严重的话甚至送命,这当然是十分夸张了,夏至不吃馄饨哪会有那么大的危害性;也可能是小孩子因贪玩不肯安心吃饭,家长们为了吓唬一下,编出此话哄孩子吃馄饨。不管怎么说,夏至吃馄饨自有其深刻的寓意,江阴人一直敬奉此俗。
江阴还有夏至午后称体重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长就要在家里挂起大钩秤,叫孩子一个个轮着,坐到一个大篮子里,称称有多重。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里一些生产队,仍保留着夏至称体重的旧俗。到了那天午后,村头一棵大树上,早有热心人找来一杆大钩秤,挂在树上,然后,小孩子放进箩筐里称,成年人和大孩子直接双手抓住秤钩称。一边称,一边还要探头看秤,你多重,我多重,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据民国《江阴县续志》记载:“夏至权人轻重,谓可免疫气。”其实,在夏至这天用秤称一下体重,无非体重关乎健康,称一称,有个数,在以后的日子里加以注意而已。如今,不少人家家里都有电子秤,随时都可以站上去称体重,比过去的钩秤方便得多,不一定非要到夏至那天才称。(www.xing528.com)
旧时,在江阴,老一辈人总会关照,夏至小孩子不可以坐门槛,说是坐了门槛就会疰夏。按周庄的风俗,这天万一不小心坐了门槛,必须连坐七个门槛,方能消灾降福。
此外,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夏至割腊肉,陈朱李,祀先于正寝。”可见江阴在明代夏至还有祭祀祖先的习俗。其时,李子刚上市,人们将鲜红的李子与腊肉一起作为祭祖的供品。但清代后期邑志中已无此记载,可见此俗已不再流行。
夏至前后,江阴华士、周庄一带另有一俗,凡新婚女子,娘家要备竹席、席枕、蚊帐、蒲扇等物送去,名曰“办夏”。此俗解放后仍相沿袭。看来,这里的人们对嫁出去的女儿特别关心,连夏日里用来驱热的蒲扇都替女儿准备好了。元代人编写的《辽史·礼志》上也有“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的记载。蒲扇、彩扇虽然算不上贵重物品,但大热天用来纳凉消夏却是非常实用。
往昔,每逢夏日,尤其是晚上纳凉的人们,一把扇子总是不离身。难怪江阴人流行这么一段顺口溜:“扇扇有凉风,时时在手中。有人向我借,请到八月中。”
扇子的种类很多,有芭蕉扇、折扇、羽毛扇、绢扇、蒲扇、麦秸扇、檀香扇、纸扇、牙骨扇等。其中,江阴普通百姓常用的是芭蕉扇,说是芭蕉扇,其材料并不是芭蕉叶,而是用蒲葵叶子制成的。这种扇子看似粗糙,却实惠、耐用。驱蚊赶虫任你拍打,扇起来风大,以前生煤球炉,也用它来扇风,价格也便宜,实在是一种大众化的扇子。会过日子的妇女爱惜扇子,还在芭蕉扇的边沿上缝上各种颜色的包沿布。针脚细密、包沿布颜色鲜艳的通常是姑娘们的专用扇。夏日里人手一把扇子,往往分不清哪把是你的,哪把是我的。于是,细心的人在芭蕉扇上用毛笔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用纸剪出一个框框贴上,再让油灯上的黑烟一熏,揭下纸,揩去毛笔字,扇子上就留下了抹不去的阴文名字。
江阴西乡素有用蒲叶织蒲扇的传统,江上散翁沙曾达在《澄江咏古录》中写道:“蒲之细者可编为扇,故乡民亦多业之。”并作《蒲扇》诗一首:
编蒲为扇喜轻摇,细密坚柔胜叶蕉。
却暑随时挥不倦,仁风惠爱忆终朝。
在这位沙先生看来,家乡的蒲扇优于外来的芭蕉扇。
清光绪《江阴县志》所载邓钦文《织蒲扇歌》,生动地描绘出渚边采剪蒲叶的场面和织扇姑娘们的精湛技艺:
桃花雨馀蒲叶长,江风猎猎春渚香。
渚边小舟绝轻快,竞剪绿云绕村卖。
村庄女郎巧思多,织成花样胜越罗。
湘波一片凝寒碧,应手微风动瑶席。
彩丝双缕缠柄枝,题作鸳鸯寄所思。
20世纪70年代起,电风扇开始普及,扇扇子的人逐渐少了。近年来,随着空调进入寻常百姓家,扇子更是被挤出了历史舞台,尤其是当年人手一把的芭蕉扇,现在已难觅踪影,折扇和一些工艺精巧的绢扇似乎仍有一定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