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踏青过清明
公历4月5日(有的年份为4月4日)为清明节,在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这是惟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扫 墓
原先,清明前两日或一日称“寒食节”,因寒食节一般是在上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故明嘉靖《江阴县志》称“寒食曰百五节”。民间在这一天均不生火做饭,只吃预先准备好的干粮,以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忠臣介子推,后此俗渐被废弃,而祭祀祖先则成为清明习俗的中心。正如南宋杨万里诗中所写:“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每年一到清明,人们就怀念起逝去的祖先和亲人,忙着张罗上坟祭扫。那些居住在城里的人们,各房弟兄早就约定了日期,到了那一天,兴师动众,扶老携幼,一起下乡祭扫祖坟。出生于江阴南门石子街的教育家邓传楷,在《人生道上》一书中,曾忆及儿时下乡扫墓的情景:
童年每遇清明,常随父辈前往扫墓,一行三五十人,山青水绿,天朗气清。孺幼乘独轮车,车声辘辘,前呼后应,长老则坐轿……此情此景,不独慎终追远,克尽孝思,抑雍雍穆穆,长幼有序也。
清光绪进士章际治的孙子章炎晖,也在《世事变迁话章氏》中回忆道:
祖父去世后,私谥“贞悫”,葬于砂山。墓地青松翠柏,幽静肃穆,有佃农照看。清明扫墓,来回都要坐一夜船,我八九岁时去过一趟。欸乃声中,一路酣睡,不知路之远近。此时,各房虽已分炊,但大人们一起祭祖。
明代江阴邱模《敔山祭扫》诗云:
澹烟侵晓敛高城,水色山光入眼明。
稚柳绿藏鸦小,落花红逐马蹄轻。
家家坟陇迎风扫,处处畲田候雨耕。
正是清明好时节,子规啼血不胜情。
诗中描绘的正是诗人扫墓途中所看到的情景。
在江阴,扫墓称之为“填坟”,也称“上坟”。祭扫的时间并不限定在清明当天,有“前十日,后十日”之说,在这范围内任何一天均可。这样,就为人们选择扫墓时间提供了方便,免得拥挤在清明一天之内。不过,这仅适合于老坟,对于第一年去填的新坟来说,则必须在清明当天祭扫。为祖先扫墓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件大事,所以,即使是老坟,通常也争取在清明之前完成。文林扫墓习俗中,凡新娶进门的媳妇,一定要去祭扫祖坟,俗称“上花坟”。
扫墓的程序通常有这样几项:首先要为坟墓芟除荒草,并培土修坟,称为“浇坟”。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淋,坟土流失,杂草丛生,按照旧风俗,人们认为后代子孙的兴衰与祖坟的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利用扫墓的机会,为祖坟除草培土,整修一新,让九泉之下的祖先感到满意,有的还要将墓碑上模糊的字体重描一遍,使其焕然一新;其次,更换坟帽,选择结实的地面,用铁锹挖两个圆形的土块,土块尽可能带有草根,以防散裂,要上面大,下面小,大的一面直径30厘米左右,小的一面直径20厘米左右,两个土块一样大小。摆放时,坟尖上修成一个平面,第一个圆形土块放上去,大的一面朝下,小的一面朝上,第二个圆形土块放上去,小的一面朝下,大的一面朝上,这样,一个新坟帽就制作完成了。两个圆形土块之间要夹入五色纸条,名为“飘坟”,有的折几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还有的在顶尖插上树枝,挂上2尺多长的古钱纸。民间认为,清明节年年换上新坟帽,说明香火不断,后继有人,而“飘坟”的目的,则是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子孙已经来祭扫过了,否则会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坟墓整修完毕、换上新坟帽后,便开始祭祀,将带去的酒、饭以及荤素菜肴、点心水果摆供在坟前,并焚香点烛。接下来便要焚化纸钱给祖灵,有的在纸钱烧完后,还要在纸灰上洒酒,称为“奠酒”;最后,扫墓者按辈分长幼,先后在墓碑前叩头或鞠躬,以缅怀先辈,寄托哀思,有的还在离去前绕墓辞行。
解放后,机关、团体、学校、工厂都在清明节组织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共青团和少先队常在这一天过“团日”或“队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发展、道路建设的需要不断征地,江阴地区大量的坟墓都已迁入公墓。由于公墓一般都是统一的水泥墓穴,不再是传统的土坟堆,清明扫墓的风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有些扫墓者则仍然保留飘坟、祭祀和焚化纸钱等传统习俗。
近年来,为了防止扫墓时焚化纸钱引发山火,一些公墓加强了管理,严禁在墓前焚烧纸钱,改为在安全区内集中焚化。有关部门提倡文明扫墓,许多扫墓者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一种新颖而文明的扫墓之风正在逐步形成。
祭 祀
解放前,凡是有宗祠的族人,都要在清明这天举行公祭。是日,各姓宗祠正门大开,由族长引导晚辈,依次向祖宗牌位参拜,并焚化纸钱。有族田的宗祠,还要在祭祀活动结束以后宴请族内长幼,称之为“吃清明”。作家李中林在江阴祝塘土生土长,对于这里的人文历史非常了解,在其所著《祝塘九百岁·消逝的宗祠》中,形象地描绘了旧时祝塘孔西庄村民在孔氏宗祠祭祖的热闹场面:
祝飨 张洪摄
祭祀活动隆重而奢侈,在孔子祖孙三代的神位之前,放着整猪全羊,还有鱼和其他各色各样的供品。在孔垕神像前,供品次于孔子祖孙,只摆放猪头三牲。族中长辈和有名望的绅士多人,分为主祭、助祭、司仪和勤杂,祭祀开始,击鼓撞钟,三跪九叩,唱赞礼诗,手舞足蹈频频进爵。祭祀的礼节隆重、热闹,前前后后忙忙乎乎要三四个小时,祭祀才完毕。祭祀完毕后最后一个节目,就是祭礼的宴会开始。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宗祠里举行的祭祀活动和宴请,族内的男丁只要满16岁便有资格参加,但未满50岁的妇女一般均不得参加。许程的家乡江阴璜土篁村原先有三个许家祠堂,他在《篁村旧事·许氏宗祠》中回忆了当年参加祭祖以及坐席的经历:
许氏西分祠是我们西街头一支族人敬祖先的地方。墙门上有精致的砖刻,刻着“源远流长”四个大字。走过天井,五间厅堂,厅上有完好的神龛,都雕着十分精致的花纹,里面放着诸多的祖宗牌位……因为祠堂有点田租收入,所以每年清明、冬至两次祭祀是极其隆重的。这天的上午就有许多人忙碌起来,要备猪头三牲,焚香点烛,凡满16岁的男丁(即使在外地生活的子孙,这一天也要赶回来参加)都得按辈分一拨一拨地向祖宗牌位磕头。然后焚烧纸钱,一直要到下午三四点才告一段落,然后开始“吃祠堂”。酒尽吃,菜是“细八样”,很讲究。但只有16岁以上的男丁才有资格去磕头和坐席。凡妇女,不论嫁进来的,还是在家的姑娘,均不得入祠堂祭祀,更不得上桌吃饭。我16岁那年吃过一次祠堂,就感到特别高兴,似乎是因为我已挤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后来,祠堂的田产在土改中分掉了,经费断绝,再也未搞过祭祀活动。
解放后,各姓祠堂均已改作他用,公祭也就由家祭所取代。江阴人把在家中为祖先设供祭奠称为“祝飨”,也叫“作饷”。清顾禄《清嘉录》中曰:“人无贫富,皆祭其先,俗呼过节。”这里所说的过节,并不是指一般性的节日,而是特指举行家祭,其实也就是为列祖列宗过节。通常一年之中要举行三次,分别在清明、农历七月半和大年三十,也有的将大年三十的家祭,提前到冬至或冬至后。按照旧习,清明填坟前要是不祝飨,称之为“填空坟”,即被视作对祖宗心不诚。祝飨时,要焚香点烛,供上酒、菜、饭,并焚化纸钱,合家叩头礼拜,以示缅怀先人之诚。
踏 青
除了扫墓之外,踏青是清明的又一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田野里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往往把扫墓和踏青结合在一起,趁着扫墓,尽情欣赏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踏青,也叫春游,古时则称之为探春、踏春、寻春等。
清明踏青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踏青的风俗,据《晋书》记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唐代诗人杜甫曾在《绝句》中写下过“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孟浩然也在《大堤行寄万七》中写道:“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可见踏青的习俗在唐代已十分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更盛。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名画《清明上河图》,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从中可以窥见宋代清明踏青之盛况。
明代江阴画家周荣起的诗作《踏青曲六首》所展现的清明踏青场面,分明是明代江阴士女春游图:
各有春情不自由,牵衣来作踏青游。
双鬟拂拂风轻拢,一片乌云帕裹头。(www.xing528.com)
步步行过仄径中,裙钗历乱怕当风。
氤氲气吐难分别,知是花丛是蝶丛。
杏花村店已阑珊,觅醉游人尚作欢。
哗笑语言听不了,内家儿女试轻纨。
燕飞即溜身材小,莺语分明舌本乖。
到处有情凭宛转,铺茵紫陌衬弓鞋。
浴蚕天气桑偷眼,斗鸭池头荻长芽。
温冷乍时衿脱著,锦团花绮散江霞。
雨沐前山翠色新,翠蛾双点更轻匀。
曾抛螺子临花镜,今日看多一展颦。
清明那天,恰逢江阴顾山节场,旧时,拜香庙会延续数日,除了本地人以外,周边各乡镇的踏青者也都云集顾山看热闹,盛况空前。
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故一直流传至今,历久不衰。
插 柳
插柳和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
“春风杨柳万千条”。在江阴,杨柳泛指柳树。作为春季应时佳木,柳树得春气之先。当田野里尚是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绽放新芽吐出新绿。在春风中摇曳的柳枝,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它那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更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所以清明沿袭了插柳、戴柳的风习。
还有一种说法,清明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古人认为柳木具有神奇的功能,能够驱邪避鬼,护佑生灵。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明嘉靖《江阴县志》有“清明扫墓,插柳冢上”的记载。旧时,江阴人不仅在墓上插柳,更有清明节早上在门楣上插柳枝的风习,西乡璜土、利港插了柳枝,还要插上桃花、绣球。西石桥在这方面的习俗则更进了一步,在门框上插上以后,连房门和灶君前都要插上柳枝,甚至清明早餐还要吃杨柳叶、米粉煎饼。
明代顾山人周有士《顾山清明曲》一诗,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位姑娘清明出游前梳妆打扮的情景:
底事游尘陌上盈,顾山山下正清明。
阿侬十五初成鬓,便插杨枝趁队行。
双眉未惯远山描,约鬓相看有步摇。
不信道傍春色丽,茜裙新试是今朝。
诗中这位15岁的少女,不仅穿上了红色的新裙,并且描了双眉,发髻上除了挂上首饰,还特地插上了柳枝。可见,古时的江阴人,清明节不仅要在门户上插柳,而且还有戴柳的风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为城乡民众所喜欢,这是古代佩饰习俗的传承,与端午佩艾等民俗有着相同的信仰和美饰性质,意在消灾远祸。
青柳留春。清明插柳、戴柳,除了辟邪,还意味着在春天将逝之时,人们用青青的柳枝不仅挽留春光,同时也期望挽留自己的青春。
江阴旧志上还载有清明节“男女以麦叶簪鬓髻”的习俗,其意与戴柳当是一致的。
荡 秋 千
古代,清明节前后还有“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古时候叫“鞦韆”,原意为揪着皮绳而迁移。据说秋千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称为“千秋”,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山戎所创,开始光是一根绳子,以手抓绳来回悠荡。齐桓公北伐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传至江南。因汉武帝在后廷祈祷千秋之寿,为避忌讳,将“千秋”倒转为“秋千”。后来,逐步发展为左右两根绳子中间加上踏板的“秋千”。
南朝时,便有了在寒食节荡秋千的风俗。唐代,因玄宗皇帝李隆基爱好秋千,称之为“半仙之戏”,所以士民相与仿之,这一游戏在民间便普遍推广开来。唐代诗人杜甫《清明》诗中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描写,可见当时清明荡秋千已极其流行。宋代,秋千之戏更为盛行。当年,皇家、贵族、富绅都在花园内设置华丽精美的秋千架,普通老百姓则往往在空地上竖个简易木架以作消遣。
清代江阴廪生孔昭质在《清明》一诗中写道:
泼火初晴景色鲜,箫声吹出冶游天。
春回水碧山青里,人在桃红柳绿边。
风暖大堤驰叱拨,日斜深院戏秋千。
升平佳节真堪乐,娇鸟时歌杂管弦。
这首诗不仅描绘出春回大地、桃红柳绿、山青水碧的美丽春景,而且写出了清明踏青出游等风俗,同时写到了在春日里“深院戏秋千”的游戏。
除了这首诗以外,在明清江阴其他诗人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不少描写清明荡秋千的情景。如明代江阴进士季科在《清明郊游》中写到:“隔水柳阴迷躞蹀,过墙花荫送秋千。”清代江阴诸生何辰拱在《清明》一诗中写道:“绮陌晓寒嘶叱拨,画楼春暖竞秋千。”古时候,清明时节未能戏秋千,竟然成为人们感到遗憾的一件事。南宋抗金重臣、江阴名贤丘崈所作《扑蝴蝶》一词云:“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尽教闲了秋千,觑着海棠开遍。难禁旧愁新怨。”清明眼看到了,词人却远在天涯,只能让故乡的秋千闲着,旧愁新怨不禁涌上心头。
从以上诗词可以看出,从宋元至明清,荡秋千是江阴人的清明习俗之一。其时,冬去春来,暖日洋洋,和风吹拂,春光明媚,人们都乐于到户外活动、娱乐。蓝天白云下,一架秋千优哉游哉,荡来荡去,好一幅春日风情画!
除了荡秋千之外,放风筝也是清明的一个习俗。江阴农村,小麦在清明后拔节,不适宜再放风筝,但按照旧时风俗,清明这天是一定要放风筝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