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开径路,名魁大医。习翼三圣,调合四时。
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这首诗是唐太宗专为药王孙思邈而作的。说起这首诗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哩。
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生子难产,宫中御医用尽偏方良药,均无济于事。听说孙思邈医术神奇,便把他传进宫来。可是,一个没有品级的民间草医,是不能靠近公主的。孙思邈便用“悬丝诊脉法”给高阳公主看病,即从屋中拉出一根丝线到屋外,线的一头绑住公主的中指,一头由屋外的孙思邈捏着。通过这根线,他可以摸到公主的脉相。宫中的人好奇而多疑,想试探孙思邈的功夫。他们把线头拴在板凳脚上,孙思邈说没绑对地方。他们又把线头绑在鹦鹉的脚上,孙思邈又说绑错了。最后他们把线头绑在高阳公主的中指上,孙思邈立即诊断出公主难产,并急施妙方,使公主生下一个胖娃娃。唐太宗感激之余,挥毫作诗加以褒赏,这就是这首诗的来历。
孙思邈钻研医术的动力,是从孝道里来的。孙思邈是唐代初期人,出生在陕西耀县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木匠,患有夜盲症,母亲患大脖子病,家景相当凄凉。有一天,父亲刨木头碰到钉子,刨子缺口了他不知道,刨的木头老不光滑。七岁的小思邈一眼就看出问题,说道:“爸爸,刨子坏了。”父亲激动地说:“孩子,你眼睛利,长大了做木匠肯定不愁吃穿。”小思邈回答说:“我不当木匠,我要当郎中,为爸爸妈妈治病。”父亲一把抱起小思邈,激动地说:“你想当郎中,我送你读书。”第二天,父亲带小思邈到城外一座土窑里去当塾徒。他边读书边观察草木,问得塾师没有办法,因为他不是郎中。第四年,塾师把他带到四十里外的铜官县去拜名医为师。名医给他一本《黄帝内经》,他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他边读医书,边采草药,并且亲口品尝,亲自体验,体会苦、辛、酸、甜、咸究竟是什么滋味,寒、热、敛、泻究竟对人体有何影响。(www.xing528.com)
在铜官县整整一年,孙思邈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一天,孙思邈听说太白山有个名叫陈元的老郎中能治好他父母亲的病,便离开铜官县,立即投奔太白山。走了半个月,他找到陈元老郎中,学到了治疗夜盲症的方法,可是如何治疗大脖子病却毫无头绪。孙思邈请教陈元,问道:“大脖子病人几乎全是穷人,富人极为少见,这是为什么呢?”老郎中说:“你的话颇有道理,不妨给病人多吃些肉试试。”通过一个月的临床实验,毫无效果。孙思邈继续探索新的方法。他想,医书上说“以毒攻毒偶尔奏效”,用羊脖子瘤能否治愈人的大脖子病呢?经过实验证明这个办法有效,他又发明了新的药方。
有一天,孙思邈在往长安行医的途中,碰到死人出殡,棺材下不停地滴出鲜红的血液。经过询问得知,死者是一名难产妇女,已经死了大半天了。孙思邈想:血流未止,而且殷红,此女可能是窒息而已,属于假死。便叫开棺抢救。经过诊脉,果然发现脉搏微弱跳动,证明死者尚有气息,马上选穴扎针,泡药喂灌,不久,产妇苏醒,并产下一胖娃娃。从此,孙思邈名噪朝野,人们把他称为起死回生的神医。隋文帝请他出任“国子博士”,这是主管教育行政及给公侯子弟教书的官职,但他不图高官厚禄,托词谢绝了。后来唐太宗、唐高宗都曾赐他爵位,均被他婉言拒绝了。
孙思邈继续留在民间,潜心钻研医术,为百姓解除痛苦。凡来看病的穷人,他不但免收诊费药钱,还腾出房子让他们住宿。他亲自为病人切药煎汤,细心观察疗效。不管深更半夜、刮风下雨或者酷暑严寒,有人请他去看病,他从不推辞。
孙思邈从七十一岁到一百岁,又把后三十年所积累的验方编写了第二部医书《千金翼方》,并为《备急千金要方》作了补充,还著有《摄生论》《福寿论》等名著。他的著作集7世纪以前中国医药之大成,为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高尚的医德名垂青史。一千多年来,为纪念其丰功伟绩,人们奉他为药王,并在其故乡和他所到过的名山大川塑像立庙,给予千秋祀奉,永享人间烟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