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愈敬嫂如母,感人至深,成为佳话

韩愈敬嫂如母,感人至深,成为佳话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离不开嫂嫂的培养教育。其敬嫂如母的故事感人至深,已成为古今佳话。为了激励韩愈刻苦学习,嫂嫂经常给他讲历史上苦读成才的故事。谁料到仅仅过了两年,韩会不幸病死任上,于是韩愈又和侄儿韩老成在嫂嫂的带领下,护送哥哥的灵柩返回故乡河阳后就住了下来。四年后,韩愈回宣州探望他们。八年后,韩愈到河阳扫墓时,赶上韩老成护送郑氏灵柩归葬。嫂嫂去世后,韩愈为郑氏隆重殡葬,举行恭服丧母之礼。

韩愈敬嫂如母,感人至深,成为佳话

韩愈是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又称韩昌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昌黎先生集》传世,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韩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离不开嫂嫂的培养教育。韩愈对嫂嫂也十分敬重。其敬嫂如母的故事感人至深,已成为古今佳话。

韩愈的父亲韩仲卿,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在当时颇有名气,不幸的是在韩愈刚刚三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哥哥和嫂子承担起了抚养教育韩愈的重任。哥哥韩会不仅善于言谈,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官为起居舍人。嫂嫂郑氏,善良贤惠,知书达理,精通史书,能诗善文。

从接过孩子以后,嫂子郑氏便教韩愈识字。开始,每天教他学十个字,他都能记得住。过了几天,嫂嫂每天教他上百个字,他也能记得住。嫂嫂感到吃惊,为了测验一下他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强,一天教他上千字,他仍然记得清楚。嫂嫂高兴地对韩会说:“孩子记忆力这么好,我要下工夫教他,严格要求,尽快把他培养成才!”

为了激励韩愈刻苦学习,嫂嫂经常给他讲历史上苦读成才的故事。一天,嫂嫂在教他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向他讲了屈原如何被放逐而写出了不朽的《离骚》;孙膑如何被庞涓挖去膝盖骨后,发愤写出《孙膑兵法》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对韩愈的启发很大,他流着泪激动地对嫂子说:“请嫂嫂放心,我一定长志气,像他们那样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从此,在郑氏的指点下,韩愈学诗读史,手不释卷,废寝忘食。郑氏对他的关心照顾也是无微不至,每当他晚上读书的时候,都一直陪着他,比亲生母亲还要尽心。就这样,韩愈七岁时就读完了《诗经》《尚书》《后汉书》等几十部经典著作,并且能写诗和文章了。

正当韩愈苦读勤学之际,在他十岁那年,家中却遭到了一场横祸:宰相元载被皇帝杀死,韩愈的哥哥韩会因和元载平时有交往,也受到牵连,被降职到韶州做刺史。由长安到韶州,三千多里的路上,哥嫂不断给他讲述各地的山川形势和名人典故。出潼关时,嫂嫂给他讲,在这里春秋时代的晋国是如何打败秦国的。过洛阳时,哥嫂领他参观龙门石窟,那些巧夺天工的雕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大佛,给韩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过南阳时,韩愈对诸葛亮住过的卧龙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哥嫂又给他讲了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等故事。(www.xing528.com)

经过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韶州。谁料到仅仅过了两年,韩会不幸病死任上,于是韩愈又和侄儿韩老成在嫂嫂的带领下,护送哥哥的灵柩返回故乡河阳后就住了下来。韩会的去世,对韩愈和嫂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韩会死后,郑氏也尽力抚养这一双孤苦伶仃的叔侄,常常抚着韩老成对韩愈说:“韩家两代就只有你们这两个了。”勉励他们要成器争光。嫂嫂对韩愈和儿子说:“人生短暂,你们要抓紧时间读书做学问,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不枉度此生。”过了一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即位,他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与中原的军阀发生尖锐矛盾,战乱时起。郑氏又带着韩愈、韩老成到江南避乱,住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那里有韩氏祖父置下的一所别墅。相对地说,他们的生活日益窘困,不如往昔,但是韩愈总算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学习的环境,在宣州住了四年。

唐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韩愈十九岁,在宣州举为进士(唐代选举考试的科目名称之一,也用来称呼被地方推举进京考试的士人)以后,就告辞寡嫂孤侄,离开宣州,赴京城长安参加考试。四年后,韩愈回宣州探望他们。八年后,韩愈到河阳扫墓时,赶上韩老成护送郑氏灵柩归葬。嫂嫂去世后,韩愈为郑氏隆重殡葬,举行恭服丧母之礼。他还打破封建礼教的惯例,为嫂嫂披麻戴孝,还为她写了一篇祭文《祭郑夫人》。文中写道:“有死而生,实为嫂恩。”意思是说,我韩愈在幼年失去父母的情况下,能够活下来,实在是嫂子您的恩德。

此后,韩老成曾到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探望韩愈,并留住了一年。这对在患难中一起长大的叔侄,在汴州分别后就再也没聚会过。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韩老成去世,韩愈派家人前往吊唁,写下了凄楚感人的《祭十二郎文》,至今传为名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