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玉祥的孝心与行动-中华百孝故事

冯玉祥的孝心与行动-中华百孝故事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娶妻济宁游氏,生子二人,冯玉祥行二。冯玉祥自小极孝敬父母。那时候的冯玉祥已很懂事,他知道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因腿伤被军营裁除,正需补身子。在冯玉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期间,有一次在重庆的路上,遇到两个脚夫抬一具用芦席裹着的尸体。冯玉祥听了,便派人把死者所在的部队的长官、士兵代表和当地的县长找来。

冯玉祥的孝心与行动-中华百孝故事

这是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冯玉祥在他母亲去世五十年后,在重庆写的一首《十月怀胎》悼母诗。整首诗写出了母亲十月怀胎之苦,也写出了为人子的孝思。步入花甲之年的冯玉祥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时,怀念之情仍是如此深切!诗的语言虽朴实,却句句扣人心弦。写了这首诗后,他还请人把诗刻在石碑上,永志哀思。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且还是个大孝子。

冯玉祥原籍安徽巢县,1882年生于直隶青县兴集镇(现河北沧县兴济镇)北街,家境贫寒。父亲冯有茂原来是泥水匠,后来为避兵灾,举家北逃,1868年考入武庠,投淮军当兵,后升为哨官。娶妻济宁游氏,生子二人,冯玉祥行二。冯玉祥自小极孝敬父母。为缓解家中困难,他帮父亲到当铺去换钱,以免父亲临街难堪;夏热冬寒,他坚持到野外割草拾柴,以解母亲炊灶之忧。十二岁那年,他母亲生病,因无钱医治撒手西去,他悲痛万分,伤心得大病一场。后来,冯玉祥给自己定下规矩:每逢生日,便闭门谢客,不事喧哗,不进饭食。上了年纪之后,实在饿得慌,到晚上才简单地吃上一点饭。他认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母亲不在世了,无法孝养,就以此种方式来纪念母亲的生养之恩。

冯玉祥在十余岁时,便入伍当兵。营里逢五排十要打靶训练,很消耗体力。那时候,经常领不到军饷,父亲念其年幼体弱,于是每逢儿子打靶训练的日子,总是想方设法给他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那时候的冯玉祥已很懂事,他知道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因腿伤被军营裁除,正需补身子。但他考虑到如果不收这些钱,父亲会不高兴,于是,就先把钱收下,一分不花地攒起来。过些日子,再把省下的钱和领到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肉店买了两斤猪肉,请个假跑回家里,给父亲烧了锅焖猪肉。父亲见后顿时生疑,便质问这肉的来历。冯玉祥抵不住父亲的追问,只好如实道来。父亲听后,一阵心酸,拉着冯玉祥的手说:“孩子,难得你一片孝心!你以后千万不要再节省口粮了,否则这碗肉我不吃!”二十年后,提起此事,冯玉祥曾写下一首《怀幼诗》:“肥肉二斤买回家,、手自炖熟奉吾父。贫家得肉良非易,老父食之儿蹈舞。”

冯玉祥只上过一年三个月的私塾,这是他一生中仅受的一次正规教育。那是他哥哥交过学费又去当骑兵了,他才去顶替读完后半段的。有一回,冯玉祥看了《彭公案》一书,非常仰慕书中顾焕章这个人,认为他性极侠义,扶困济贫,除邪铲奸,又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于是,冯玉祥就将“焕章”作为自己的字号。(www.xing528.com)

孝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怀。真正有孝心之人,会是一个有悲悯情怀之人,由孝心延伸而来的是一种大忠、博爱。

在冯玉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期间,有一次在重庆的路上,遇到两个脚夫抬一具用芦席裹着的尸体。冯玉祥便问:“抬的是什么人?”脚夫说是一个新兵,叫王玉金,病死的,抬上山埋葬,我们可得五毛钱。冯玉祥听了,便派人把死者所在的部队的长官、士兵代表和当地的县长找来。他沉痛地说:“这位兄弟死了就这么埋掉,我们对不住他和他的父母,必须为他买口棺材,开个追悼会。”棺材买来了,装殓停当,冯玉样又说:“今天,我冯玉祥带头同大家来当他的孝子,为他发丧,送他上山,让他能瞑目于地下……”在场的人听了,都感动得流下泪来。

据说冯玉祥在招兵时,总是扬起他那宽厚的手掌,往新兵们的肩膀狠拍,严肃地问道:“你,孝顺不孝顺老父老母?”或者问旁边的人:“这小子孝敬老人吗?”他还说:“你要是不孝你就不忠!”所以,他部下多是忠孝之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抗日名将,个个都是大孝子,他们当年初投西北军时,曾被冯玉祥这样拍着肩膀问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