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到头,徐立留给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周。徐立去世前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体和所有书籍捐给医院,这也是他为医院做的最后一件事。如何看待徐立的人生规划?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朱紫芳随即取出了10万元存款交到女儿手中。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

专题四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

案例28 人活着不要老想自己

【案例文本】

9月26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报告厅。400余名职工神情肃穆,缅怀一位刚刚离去的老者。老友、学生、同事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还原出人们脑中的一幅幅画面。他退休工资每月近4000元,每天的食谱却只有一个馒头、两碗几乎没油的面条和在菜市场捡来的剩菜叶;他的住房不超过30平方米,一个小烤火炉、一台旧收音机及一台旧的14英寸电视机,是家里仅有的3件电器。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他叫徐立,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眼科的一名退休副教授。在许多人眼中,徐立很“怪”。他退休时是副教授,每月的生活费却不超过120元。徐立穿的衣服是儿子留下的旧衣服。老伴胡慧侬拿出一件他常穿的秋衣,是儿子32年前念初中时买的,领子上满是补过的痕迹。有人叫他“叫花子教授”,他总是笑着摆摆手:“人活着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国家富强了,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可丢。”其实,他的收入并不低,去世前的退休工资是每月3916元。很多人不禁问,他的钱去哪了?他常年资助贫困生读书,那些从未谋面的孩子们是他心中最重的牵挂。2009年底,他摔伤骨折,上了手术台却哭了起来。他说,担心这次下不了床了,还有4个孩子没毕业,不知该怎么办。没有人知道他资助了多少学生、捐了多少钱。每当同事问起,他一概不说,包括自己的老伴。医院眼科的同事也曾是他的受惠者,他会自己出钱给科室中考上研究生的年轻医生买本子和钢笔,还曾拿出半个月的工资为科里购买了一套《眼科全书》。每当国内有重大自然灾害,他必定主动捐款,熟悉他的人都说,别人是有10元捐1元,他却是有10元捐9元。

退休20多年,徐立还是天天“上班”。他每天都在医院转悠,从门诊到住院部,风雨无阻。他说,每天去是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同时也督促一下后辈们,把湘雅精神传承下去。除了这些,他还给自己安排了一份工作:给退休老同志送书报、信件和工资条。眼科护士长王某说:“他乐呵呵地跟我们扯扯耳朵、拉拉手,坐也不坐、水也不喝便离开。如果有事不能来,还会提前‘请个假’。我们习惯每天见他,一天不见,心里就慌。”碰到病人问路,徐立总是亲自带到目的地,还主动给候诊病人讲眼科知识。他只要为哪位老人看过一次病,就会终生免费为他服务。2007年底,正在读高二的程耀庭从湘西来医院准备做手术。徐立每天都会来看看这个17岁的男孩,陪他说话,舒缓他的紧张情绪。程耀庭回忆:“手术后我不能吃东西,每天都靠输液补充营养。但每次躺在病床上一听到‘咔嗒、咔嗒’的声音,就感到很温暖,我知道徐爷爷来看我了。”一年到头,徐立留给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周。老伴胡慧侬在湘江对岸的湖南大学上班,退休前,他们平时住在各自单位,周末才见。退休后,还是如此。他说,他离不开医院,离开久了心里就憋得慌。徐立去世前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体和所有书籍捐给医院,这也是他为医院做的最后一件事。

【问题思考】

(1)徐立的事迹说明了什么?

(2)如何看待徐立的人生规划?

【案例解析】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徐立的事迹体现了其高尚的人生目的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徐立说:“人活着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国家富强了,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可丢。”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一年到头坚持工作,留给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超过一周,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郝卫峰,北京联合大学。(根据颜珂/文,“‘叫花子教授’徐立大爱人生”,《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1日报道改编。)

案例29 大学生冒充公务员诈骗亲人

【案例文本】

四川南充城区一名女大学生,毕业后辗转在省外和本地多家单位打工,因嫌工作辛苦收入微薄竟先后虚构高坪区物价局公务员、南充市政府秘书、成都市公安局民警等身份,编造可以用公务员内部价购房的谎言,在近3年的时间内,相继从母亲和两位姨妈手中诈骗了100余万元,用于游山玩水和购买汽车、高档服装等挥霍一空。

2009年春节前夕,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朱紫芳突然从女儿满某口中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她考上了公务员,过完年就要到高坪区物价局上班了,这给朱紫芳黯淡多日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年近半百的朱紫芳,其夫满延寿一年前突发急病去世后,就一直陷于悲苦之中。现在,大专毕业一年多到处打工的女儿终于考上了公务员,总算熬到头了。那个春节,母女二人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春节后,满某对母亲说,她到高坪物价局上班去了。2009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满某又给妈妈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她被调到南充市政府工作,担任市长秘书。朱紫芳自然乐不可支。当年5月1日,满某带了一个帅小伙回到家中,向母亲介绍说,这是她的男朋友金某,是一家物流公司的主管。“五一”节过后,满某又给家里带回了福音:她可以利用市政府秘书的身份,以“公务员内部价格”购买顺庆区北湖盛景的住房,每平方米仅2800元,比当时的市场价要便宜2000来元。朱紫芳说:“家里一共只有十多万元存款,怕不够买房吧。”满某便说:“那你赶快把旧房卖了,我暂时在外面租一套房子,指标有限,不要太划不来了。”并叮嘱朱紫芳,这事不能出去乱讲。朱紫芳随即取出了10万元存款交到女儿手中。3天后满某又回来对母亲说,单位本来想组织职工旅游,但怕集体出游影响不好,就给每个人发了几万元费用,由大家带着家人自行旅游。接着,满某带着母亲和外婆踏上了去三亚的浪漫之旅。从三亚回来后,满某就催促妈妈赶紧把房子卖了,尽快交清房款。朱紫芳马上到中介公司联系卖房。朱紫芳紧锣密鼓卖房的事让她的大妹朱春雨知道了,对方问她为啥急着卖房,朱紫芳向妹妹透露了满某可以用“公务员内部价格”购买北湖盛景的住房。正急于购房的朱春雨便托姐姐给外甥女说一下,帮她以内部价格在北湖盛景买一套住房。2009年5月中旬,朱春雨得到了满某告诉她的好消息:市里领导又给她特批了一套在北湖盛景以“公务员内部价格”出售的住房。欢喜不迭的朱春雨第二天就取了5万元存款交到了满某手里,满某向她出具了一张收据。在此期间,朱紫芳将她在延安路的住房以20余万的低价出售后,让女儿缴纳房款。见姐姐不惜卖了住房再去买房,朱春雨对外甥女的能量深信不疑,她又陆续向满某支付了4次房款,多则10万,少则2万,共计37万元。满某向大姨妈说,开发商统一安排装修,以后可以直接搬进新房居住。2010年1月,母亲对满某说,你二姨妈朱红星也准备买房子,都是亲戚,要一样对待,你是不是再想办法也给她买一套低价房,不然以后你二姨妈知道了会生气的。满某说:“你先不要给她透露,我再问一问‘老大’看指标用完没有。”过了几天,满某告诉母亲,北湖盛景的内部购房指标用完了,但锦绣北湖还有10多套机动房,二姨妈要买的话,就赶快交钱,每平米只要2900多元。就这样,二姨妈朱红星又成了以“公务员内部价格”购房的另一个“幸运儿”。她先后7次向满某交了房款,得到了她的7张收据。满某一再向母亲和两位姨妈叮咛,千万不要把用内部价买房的消息透露出去,不然房子拿不到,她和相关人员还要受处分。

转眼到了2010年12月,早已交清了北湖盛景购房款和装修费的朱紫芳和朱春雨,经常去那处楼盘溜达,发现有人已搬进去居住了,可她们连房影也没有见到,连买的楼层和号数也不清楚。朱春雨让姐姐给女儿打电话,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满某不耐烦地回答:“市里正在追查用‘公务员内部价格’购房的事,你们不要东问西问,房子没有问题,正在装修。”朱紫芳和朱春雨反复追问房子的楼层和号数,满某告诉她们:两家的房子是挨着的,分别是15楼的一、二号。朱紫芳心里仍不踏实,要求女儿陪同她去看房。2010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拗不过母亲的满某带着她的母亲和外婆来到了北湖盛景小区。三个人刚上15楼,还没有找到一号房,走在前面的满某的手机突然响了,她对着电话说:“我给她们说,她们不听,总想来看一下……哦,好,我马上带她们回去。”挂断电话后,她生气地责备母亲说:“老大在发火,你们实在不听劝阻要去看房,出了事不但要取消购房资格,房款还要充公。”她的母亲和外婆只好回去了。据案发后满某在接受警方审讯时供述,她当天其实是事先给手机设置了闹铃。闹铃一响,她就装模作样地接起了电话,谎称是“老大”打来的,轻易蒙骗了母亲和外婆。同一天,大姨妈朱春雨也在二姨妈朱红星的陪同下去北湖盛景15楼二号看房,结果发现那套房已经住人了。满腹狐疑的朱春雨当天打电话给满某,问这是怎么回事,满某说:“有个领导的亲戚看中了你那套房子,坚持要换一下,我也没有办法。”但朱春雨并没有消除疑窦。从此以后,她和朱红星拨打满某的手机总是处于关机状态。2011年3月,失去音信一个多月的满某终于给其母朱紫芳发了一条短信,说她一个人用内部价格购买了3套房,被同事举报了,市里正在追查这事,领导把她调到了成都市公安局,叫其母和两位姨妈不要去乱打听房子的事,要是追到她头上,不但她死定了,三家人的房子也要不成。朱紫芳等三姐妹虽然感到十分可疑,但也毫无办法,只能到处寻找满某的下落,但始终不见她的踪影。当年5月,朱紫芳又收到了女儿发来的短信,说她又调到了成都市政府给市长当秘书,让她们不要为房子担心,她会请领导出面摆平此事。到了这个时候,三姐妹断定满某在和她们捉迷藏、灌迷汤,再也不敢相信她了。2011年8月,朱紫芳再次收到了满某的短信,说她出事了,无意中看到了市长的一件隐私,被其关了禁闭,市长要她交20万元的保证金,三年内不把此事讲出去,到时就会把钱连本带利还给她。她还说市长已把南充房子的事解决了,那三套住房的购房合同暂时被他抵押了。她叫朱紫芳尽快给她打20万元钱到账上,她会把一切搁平。此时,她母亲旧房卖了,新房又遥遥无期,钱也没有了,上哪儿去弄这20万呢?找不到女儿的她整天以泪洗面,给满某发了很多短信,她一条也没回复。两位姨妈情知上当,联起手来寻找满某。但她音讯杳无。2012年春节后的一天,二姨妈朱红星在顺庆区长征路上步行,突然看见了一辆崭新的福特牌轿车从身边驶过,开车的女孩仿佛有点像是满某。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姐姐朱春雨,姐妹俩戴起线帽和墨镜,天天到这一带搜寻,期待着满某再次露面。2012年2月20日晚上,她们终于看见满某和一个年轻男子手拉着手,笑逐颜开地跨进了顺庆区和平路某小区。第二天一早,姐妹二人来到这个小区门口蹲守。上午10时许,满某从小区里面走了出来,姐妹俩立即冲上前拦住满某要她归还购房款。直到这时满某还百般推诿、搪塞,声称是她们主动找她购房,又不听招呼到处打听,现在房款被有关部门冻结了,关她啥事?吵闹中,三人发生了肢体冲突。旁观者中一名不知内情的老人以为两个妇女在欺负一个青年女子,便打110报警。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将三人带到附近的派出所调查。一桩冒充公务员、利用亲情骗走巨额钱财的系列诈骗案浮出了水面。

落网后,满某向办案人员交代了作案动机和过程。满某从小被父母管得很严,并无什么劣迹,她的母亲和外婆、姨妈等人都说她从小学读到大学都十分乖巧听话。2008年春天,满某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当年夏天,满某从成都一所高校毕业。为了生计和安慰悲痛中的母亲,她先后到陕西和本地几家公司和超市打工,每到一个地方都嫌工作辛苦、报酬微薄,干不了多久就一走了之。2009年春节,为了让母亲从失去丈夫的阴影中走出来,她谎称自己考上了高坪区物价局的公务员,着实让母亲高兴了一阵子。但不久,这个善意的谎言就裂变成罪恶的圈套,牢牢地套住了她的三位亲人。2009年4月,她认识了南充某物流公司的员工金某,满某一见倾心。她和金某都酷爱旅游,两人游玩了一些地方,满某感到特别开心,但空虚的腰包怎能支撑起高额的消费,于是萌生了将母亲的存款骗到手的念头。后来,两位从小疼爱她的姨妈也阴差阳错地撞到了她的枪口下,成了冤大头。据满某供述,从亲人手中骗来的巨额钱款,除了陪同母亲和外婆出外旅游一次外,还多次陪同男友金某以及金某的母亲等人,先后到张家界、九寨沟、昆明等地游玩。所到之处,挥金如土,住星级宾馆,吃豪华宴席,购名牌服装,成天出入高档场所,过着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生活。此外,她还花10多万元买了一辆福特轿车。其母虽然被满某伤透了心,但她还是放弃了对女儿的指控,因此满某的作案金额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朱春雨的37万和朱红星的28.7万元,总共65.7万元。2012年3月2日,顺庆区检察院批准对涉嫌诈骗罪的满某实施逮捕。同年9月3日,顺庆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满某有期徒刑12年。

【问题思考】

(1)大学生满某冒充公务员诈骗亲人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满某诈骗亲人一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解析】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引发满某冒充公务员诈骗亲人的重要思想根源。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的社会条件下,人生观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状态。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同学们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社会上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容易侵蚀大学生的纯洁心灵,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清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满某在拜金主义人生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下,把追求金钱和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她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用拜金主义指导生活实践,人的尊严和情感被淹没在金钱的冰水之中。满某从亲人手中骗来巨额钱款后,先后到张家界、九寨沟、昆明等地游玩。所到之处,挥金如土,住星级宾馆,吃豪华宴席,购买名牌服装,成天出入高档场所,过着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生活。它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该案给我们的警示是:大学生要把自己培养成合格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守法意识。守法的前提是懂法。如果连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懂就无守法可言。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不仅要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还要靠人们的认同和遵守,而人们认同和遵守的关键在于其守法意识如何。大学生不仅要对有关法律规范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确立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勇于同一切违法犯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郝丽媛、贾少英,北京联合大学。(根据李良俊/文,“女大学生冒充公务员诈骗亲人百万巨款获刑12年”,法律教育网2012年10月9日报道改编。)

案例30 成功不是“中彩票”

【案例文本】

2011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消息传出,许多网友在“海迪博客”上留言祝贺:“海迪姐姐,我为你今天的成功而落泪”;“我是听着你的故事长大的,你是我永远的榜样和动力”。留言中,“感动”、“激励”、“偶像”等字眼出现的频率极高。

有人说张海迪是时代偶像,此言不虚。上世纪80年代,张海迪这个名字家喻户晓。那时候,给她写信甚至不用写地址,只需写上“张海迪收”,信就能转到她家里。她的“粉丝”之多,绝不亚于今天任何一位需要戴着墨镜逛街的演艺明星。张海迪的人生道路艰辛异常。5岁时,可怕的疾病导致她高位截瘫,胸以下部位完全失去知觉。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张海迪开始了独特的人生跋涉。无法上学,她就躺在病床上自学完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并自学了英、日、德等多门外语。她还学会了针灸,为农村群众无偿治疗1万多人次。1991年,不幸再次降临,张海迪被发现患有基底细胞癌。然而,手术后不久她就开始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并在两年后成为我国第一个坐在轮椅上拿到学位的哲学硕士。人们记住了张海迪,记住了那个说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灰姑娘”,记住了那个数次打破医生对她生命期限的预言、昂头笑对人生的“弱女子”。“爱美爱笑爱生命,至情至性张海迪”,这是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也是对她最精到的描绘。

【问题思考】

(1)假如你是张海迪,你将如何对待人生?

(2)如何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案例解析】

张海迪已年过五旬,当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轻。时过境迁,如今的80后、90后对她的事迹可能不再耳熟能详。在今天的一些青少年看来,奋斗、磨炼、挫折,这些成功前的环节最好通通省略,最好自己走在大街上能被大导演、大星探一眼看中,最好能凭借一部片子、一场“选秀”一夜成名。我们重温张海迪的故事是为了重温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依然“年轻”,“海迪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张海迪的事迹体现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认知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推理等心理现象。情感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等倾向。意志指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当这些相关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人生态度往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对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时,实际上就在主要的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反过来,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人如果不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对什么事都显得“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抱着“浮生如梦”、“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态度,其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如果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第四专题“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吴巧慧,北京联合大学。(根据闻白/文,“张海迪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中彩票”,《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4日报道改编。)

案例31 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

【案例文本】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第3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癫。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3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

【问题思考】

(1)是什么支撑刘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

(2)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案例解析】

刘伟在遭遇身体上的不幸后,没有放弃对于人生的追求,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坚定的信念和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叹的奇迹。2012“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这样介绍刘伟: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推选委员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生态度千差万别,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代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人生挑战。要克服人生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就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刘伟的事迹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同学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否则就会虚掷光阴,甚至误入歧途,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就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就能不断领悟美好人生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要积极进取,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在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中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端正人生态度”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刘欣欣,北京联合大学。(根据“感动中国2012年度十大人物”事迹改编。)

案例32 好女陈敬道

【案例文本】

在湖北的“资助农村教师行动计划”中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生,陈敬道就是其中的一位。陈敬道是湖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从小家境贫寒,由养父拉扯成人。上大学期间,为了给养父治病,她把养父接到学校,勤工俭学为养父治病。毕业前夕,陈敬道被多家单位相中,但她毅然放弃了4000多元的月薪,决定到农村支教。2005年8月,陈敬道带着父亲来到仙桃市剅河镇范关中学,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来教育、启发学生,教导他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常怀感恩之心。她经常给基础薄弱的孩子补课,给离家较远的学生做饭,给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们缝补衣服。学生邹某家庭贫困,读高一时准备辍学。陈敬道想方设法联系热心人士,帮他筹集到高中阶段的学费和生活费。教学之余,陈敬道在教工宿舍前开辟了一块菜地,父女俩吃自己种的蔬菜,每月能省下100多元生活费,用于偿还为父亲治病借的债和国家助学贷款。陈敬道自强不息、知恩图报、敬业爱岗的事迹受到教育部办公厅的通报表彰,并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夏,陈敬道出色完成支教任务后,选择继续留在范关中学,并被任命为常务副校长。她在学校设立了“敬道助学基金”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并立下宏愿:“我会倾我所学、尽我所能,在农村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传授知识、耕耘青春、播种希望。”

【问题思考】

(1)如何看待陈敬道的选择?

(2)陈敬道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示?

【案例解析】

陈敬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也赋予她的名字深刻的内涵:敬老尽孝道,敬业尽师道。陈敬道具有不畏艰难的自救和助人的品德,从上学期间就不向国家伸手,而是先借后还,坚信自己的能力,使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自强自立的品格。陈敬道的事迹告诉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同学们要向陈敬道学习,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须认真”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郝卫峰,北京联合大学。(根据王旭明/文,“干闺女陈敬道”,《人民网》2009年9月16日报道改编。)

案例33 我要擦6000双鞋挣够大学学费

【案例文本】

“我已经给妈妈砍了够用一年的柴火,这次来主城想自己挣大学的学费。”在绿叶义工组织的帮助下,秀山一中毕业生李露来到主城。这个18岁的小伙子刚学会擦皮鞋就有了天真的想法:“我想擦满6000双皮鞋,挣到读大学的学费。”初中时,李露的父亲得了肝癌,临终前父亲握住李露的手说:“你一定要考上大学,最好是做一名教师。”说完就撒手人寰了。从那时起,李露奋发图强认真学习,成绩也迅速提高,然而不幸的是母亲却在这个时候精神失常了。父亲去世后,家里没了顶梁柱,但李露还是坚持读书,学费、生活费都靠老师们资助。每到周末,李露都会回家给母亲砍好一个月的柴火。高考前一天,李露的班主任老师把两盒酸奶和面包交到他手里:“别怕,好好考,以后面包和牛奶都会有的。”简单的言语让李露十分感动。最后,李露取得了文科517分的好成绩,但学费的问题却摆在了他的面前。为了节省学费,李露尽量选择学费最低的高校报:“师范专业比其他专业的学费都低,我最后填的重庆师范大学。”为了能凑到数千元的学费,他决定到主城打工。

“柴火砍了不少,我还是担心妈妈不够用。”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狂风暴雨,这个瘦弱的男生在高考结束后,总是每天背着一大捆柴火回家,院子里几乎都堆满了柴火。李露来到主城区时,他的双手上有不少被柴火划伤的痕迹,在绿叶义工的帮助下,他先来到中山路一个擦鞋摊学习擦皮鞋技术。李露学得很快,十几分钟后,他已经基本掌握了擦鞋的整个流程。得知李露要擦鞋挣学费,大姐还把自己擦鞋的工具送给了李露。“我想擦满6000双皮鞋挣学费,不管多苦也要做。”这个清瘦的男生语气很坚定,绿叶义工组织也为他联系了擦皮鞋的场地,李露说自己擦鞋的同时还可以卖报纸等“早一点挣够学费,我还要回家给妈妈砍柴火。”

【问题思考】

(1)如何理解逆境成长的动力?

(2)李露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案例解析】

年幼的李露在父亲亡故、母亲精神失常的情况下,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承担起照顾生病母亲的责任。生存的困境并没有将李露稚嫩的肩膀压垮,反而成为他不懈努力、逆境成长的动力。父亲的去世使他一改顽童性格,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母亲精神失常又让他过早承担了家庭重担。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李露并没有磨灭自己的意志,而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大学学费。我们从李露身上,不仅看到了他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也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道德品质的传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代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应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力求进步,发愤图强,不屈不挠,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大学生的光荣使命。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当务实”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郝丽媛、王恩江,北京联合大学。(根据戴宇/文,“父亡母病考生:我要擦6000双鞋挣够大学学费”,《重庆晨报》2009年7月4日报道改编。)

案例34 乐观进取的“向日葵女孩”

【案例文本】

何平是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1991年出生在浏阳市澄潭江镇吾田村一个贫病交加的家庭。母亲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并发展成间歇性精神病,父亲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虽然政府有一些救济,但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她从小就跟村里的婶婶、婆婆到花炮厂打工帮父母挣药费,给自己挣学费。在2008年紧张备战高考之际,家庭两大灾难接踵而至。年初,父亲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8月,弟弟心脏病突发生命垂危。巨额的手术费全压在了这个17岁女孩的肩上,她一个人撑起了家庭,想方设法联系亲友、各级民政部门、慈善部门和社会团体筹集巨额医药费,甚至在村里负责人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募捐。那段时间何平根本没有钱吃饭,也没有时间合一下眼。在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她晕倒了好几次。最后,爸爸和弟弟成功得救。尽管照顾家人耽误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勤奋的何平把这片孝心亲情转化为求学的动力,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4月,她经过慎重思考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将父母无力照顾的弟弟带到身边读书。回忆起这些往事,何平爸爸总是老泪纵横,“没有女儿,这个家早就垮了”。

2008年7月,何平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有个男孩因母亲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准备辍学打工。何平感同身受,记下了救助热线电话。当时何平的存折里只有3000多元,这是爸爸后续治疗的费用,她拿出1600元亲自送到男孩家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汶川地震时,何平把学校发的1000元救助款捐了出来,被班主任发现追回后,她还是瞒着班主任捐了100元,而当时她一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大学寝室同学宁某说,每次只要学校有募捐,何平都会积极参与。艺术学院有个同学的父亲得了癌症,她当时捐出了身上仅有的50元,回寝室还发动大家去捐助。外国语学院有个女生父亲得了白血病,何平在募捐会上噌地站起来动情地说:“你经历的那些困难我都经历过,你要坚强些,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何平特别懂得体谅关心同学,总是把好处让给别人。班上组织评选新一学年度的贫困生补助,只有8个名额。何平听说有9个同学报名之后,悄悄把申请表收了回来。媒体报道之后,很多人通过微博、QQ、电话表达了捐助意愿。对于学校、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的每一笔资助,哪怕是一块钱,何平都会用心记下来,并在自己的QQ空间里公布。面对各种关心和帮助,何平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她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弟弟健康快乐成长,自己考上研究生,将来有能力延续人间最温暖的善意与爱心。看着何平长大的邻居说:“她是一个最知好歹的妹子。”

何平被媒体誉为“向日葵女孩”。她认为向日葵代表着一种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人也应该如此,一直面向太阳,将苦难的阴影抛在脑后。何平说:“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我要像向日葵一样迎着太阳生活。”尽管要照顾弟弟,要勤工俭学,何平在学习上没有丝毫懈怠。何平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深深影响了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她还经常鼓励性格内向、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同学克服心理障碍。“有时我不够自信,她就会推我一把,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如今,我的表达能力、演讲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同学小艺说起何平来很感激。何平这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既源于她个人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根植于党和政府、社会、学校对她的关爱和帮助。她始终对党和政府、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信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正如她在思想汇报中写到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党和政府对我和家人的恩,又岂止滴水?我能拿什么作为回报?这是我必须用行动来回答的问题。”

【问题思考】

(1)何平为什么被誉为“向日葵女孩”?(www.xing528.com)

(2)何平的事迹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案例解析】

何平同学遭遇了人生中的不幸,父亲中风瘫痪在床、母亲患间歇性精神病、弟弟患先天性心脏病等,但在家庭灾难面前,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持勤工俭学,长期照顾家人,20岁带着弟弟上大学。她勇于担当,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捐献灾区,用真诚和行动诠释并践行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她乐观进取,面对常人难以承受的厄运,对未来充满信心,始终用愉快的歌声和热情的行动感染他人。何平的事迹体现了一名“90后”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也充满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许多事情不会总是尽如人意、一切顺遂,也可能有失望和暂时的困难、挫折。同学们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能因为没满足自己的期望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消极悲观、畏难退缩,甚至颓废堕落、自暴自弃,更不能因此而轻生。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遇事要想得开,做人要心胸豁达,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优化性格,形成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应乐观”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王京香,北京联合大学。(根据“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何平事迹”,中国大学生在线2012年4月16日报道改编。)

案例35 从强迫症女孩到心理咨询师

【案例文本】

王子瑞,河南郑州人。这个即将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的女孩,曾经长期被“强迫症”所困扰。“我读初中时,总期望考试拿到第一,后来得了神经衰弱,拖到初三,演变成严重的强迫症。当时,做什么事都不能专心,觉得周围的墙会倒,手里的东西拿不住,无法进行学习与生活。”父母带着她去了很多医院,却不见起色。一本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写的《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的书,给了王子瑞战胜病魔的决心。2005年,王子瑞跨进了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的校门。在伍斯特理工大学读书期间,连续4年拿到全额奖学金。王子瑞放不下自己那段铭心刻骨的经历,想到国内有那么多人还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因此,2010年,她考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研究院。在读研期间,王子瑞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为他人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成功地帮助了多位加拿大和美国华人神经症患者,2010年12月还受邀在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COOM年会做演讲。王子瑞提交的“微笑心理”项目入围2012年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王子瑞说:“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给我们为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机会。”

【问题思考】

(1)通过王子瑞的事迹如何看待人生境遇?

(2)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在王子瑞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案例解析】

王子瑞身患“强迫症”是非常痛苦的,但她不气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心理疾病,并进行积极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终使心理疾病得以痊愈。由于自身的经历,她萌发了为众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服务的想法。通过学习,她用自己所学之长,为许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解除痛苦,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相关知识点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刘国庆,北京联合大学。(根据刘先琴/文,“从‘强迫症’女孩到心理咨询师”,《作家文摘》2012年9月25日报道改编。)

案例36 大学生舍己救人群体是90后的骄傲

【案例文本】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他们在江堤旁一边野炊,一边享受秋日美景。在江边游玩的,除了他们,还有长江大学其他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当地居民。下午2时10分左右,一阵呼救声传来。两个少年从距沙滩约3米的江中小沙丘上失足落水。由于沙丘处于河湾处,两名落水少年被江流冲得直打转,不断起伏,渐渐漂向江中。救人要紧,大家向两名少年落水处跑去,情急之下来不及脱掉衣物,李佳隆、徐彬程、张荣波、方招、龚想涛等人先后跳入水中。与此同时,听到呼救声的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陈及时从河湾下游方向数十米处跃入江中,逆水游向落水少年。李佳隆和徐彬程接力将其中的一名落水少年救上附近的一艘渔船。沙丘附近的江底地形特殊,距沙丘数米处的江底有一道深达6米的陡坎。下水救人的同学多数没有江中游泳的经历,经过陡坎后,多名同学被江流冲得打转,处境危险。方招和张荣波等人因体力透支而发出呼救,张荣波成功获救,方招则从江面消失,而从河湾对面游过来的陈及时,由于遇到了江面上的漩涡,一下子被卷到水下。当几名大学生跳入江中救人时,江边其余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接应被救上来的人,并准备去拉水中的另一名少年。19岁的男生何东旭冲到人梯最前面,当第二名少年被推向岸边时,人链最前面的何东旭伸手将他拉上岸来,少年平安获救。然而,就在此时,巨大的徊流造成沙滩崩塌,致使人链突然“断裂”,何东旭等多名同学滑入徊水湾深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险情,水中和岸边的同学立即展开了自救。宝塔湾冬泳队的鲁德忠、韩德元、杨天林3名师傅也迅速赶来参与救援,在他们的帮助下,多名同学被救上岸。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19岁的大学生,为抢救他人生命英勇献身。

“10·24”英雄集体大学生“结链”救人的英雄壮举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聚焦荆州,进行了全方位、大篇幅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事发当天,宝塔湾畔搭起了露天灵堂,自发前往悼念3位牺牲大学生的市民络绎不绝,千只纸鹤、万朵鲜花,寄托着人们的无限哀思。10月28日,荆州市和长江大学为3名烈士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上万名市民,捧着黄色、白色的菊花和青翠的富贵竹前来送英雄最后一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送来花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特地从武汉赶来为英雄鞠躬壮行。在灵车启动后,送行的车队绵延数公里,有300多辆的士、私家车护送英雄回家,人们说:“这是荆州千年古城史上最宏大最悲壮的葬礼”。教育部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10·24”英雄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认“10·24”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牺牲的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问题思考】

(1)“90后”大学生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中国?

(2)为了救2个小孩子牺牲了3个大学生,值得吗?

【案例解析】

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大学生在他人面临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把生的希望带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展现了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是民族的精英、时代的楷模,他们的一生是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同学们要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舍己救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行为体现出高尚的人生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他们塑造的“人梯精神”是永恒的,舍己救人的英雄群体为当代青年铸造了一座“无字丰碑”,证明了“90后”大学生是有责任感的一代。有人说比起“80后”,“90后”是“崩溃的一代”,但从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再到这次下水救人,“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坚忍、自强、互助的精神,并不比任何一代逊色。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上的任何个体人都离不开社会,同时社会也离不开个体人。社会是由个体人组成的,没有个体人就不可能有社会。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一样,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是由个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决定的。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人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因此,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体现在社会价值之中。或者说,个体人只有将自我和社会联系起来,努力为社会做贡献,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个体人将自我封闭起来,脱离社会价值来寻求自我价值,这种自我价值不仅不能实现,而且还会陷入自我空虚。同学们在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时,应该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的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唯心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善于将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贾少英,北京联合大学。(根据“大学生舍己救人群体是‘90后’的骄傲”,《中国青年报》2009年10月27日报道;任沁沁、刘欢、王建华/文,“3名‘90后’大学生救人溺亡再度引发价值讨论”,新华网2009年10 月26日报道综合改编。)

案例37 最美乡村女校长

【案例文本】

2009年夏天,在郑州的大街上,一个衣着朴素的女孩边嚼着干粮,边奋力蹬着三轮车,专门收购小学教辅图书,而且给出的价钱也比一般“破烂王”高得多,这个场景被一个名叫“莫笑书生无情”的网友看到。他拍下女孩骑车收书的照片,并附简短说明文字发到网上,迅速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人们知道这个女孩叫李灵,是淮阳县一所农村希望小学的校长。为了让几百名孩子有书可读,27岁的年轻女校长只身来到省城收购旧书。收书,一个源于普通乡村教师质朴心愿的举动,让无数人为之动容。李灵的事迹也赢得了“感动中国”推举委员会的喝彩,她被推举为CCTV2009“感动中国”首批30名候选人之一。“李灵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女孩,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曾庄村村民曾宪振在希望小学门口开了家小饭馆,几年来,他亲眼看着李灵每天忙碌操劳,从一个胖乎乎的女孩,渐渐变得消瘦惟悴。曾宪振说,李灵打心眼里喜欢孩子,孩子们当然亲近她。“等俺孙子长大了,就送到李灵的学校。”嫁到外村的曾敏宁愿把自己4岁的女儿寄养到娘家,托付给希望小学幼儿班。“孩子在学校饿不着,冻不着,伤不着,交给李灵俺不操心。”她说再过几年,女儿准备在李灵的学校上小学,“如果李灵办中学,俺还叫闺女跟着她上学。”

希望小学现有460多名学生,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其中四分之一来自曾庄。前不久发生在学校的一件事,让更多乡亲对李灵寄予了信赖和厚望。暑假,李灵带着4个学生乘坐D字头火车到北京游览长城、鸟巢,参观北大、清华。一个星期的北京之旅,让这些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大开眼界。回校后,4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有3个名列班级第一名,一个二年级学生是班级第三名。孩子们的经历和巨大变化,轰动了十里八村,九月份开学一下增加了100多个学生。李灵说,乡亲们越喜欢她,她越感到责任重大,不能让孩子们在学校有任何闪失,期望他们个个成绩优异,顺利升入中学、考上大学。

【问题思考】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2)如何理解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案例解析】

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把自己的奉献洒向贫困山区,用自己的爱心资助了贫困儿童。她的所作所为也许得不到所有人的理解,但了解她事迹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最可贵的精神价值。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奉献上。有一种心情,只有在奉献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有一种感动,只有在沉寂的时候才被察觉,李灵是在帮助别人的道路上忘了自己的人。价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这里的“用”、“利”、“值”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人在价值关系中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因此,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人是社会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王恩江、王东红,北京联合大学。(根据“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2010年2月26日报道;“李灵当选200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周口晚报》2010年2月14日报道综合改编。)

案例38 用大爱的情怀助人

【案例文本】

南开大学医学院2008级本科生闫建军利用暑假开办义务辅导班,凭借出众的综合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被校方授予“闪亮之星”称号。闫建军的义务辅导生涯要从几年前讲起。当时读中学的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家乡天津宝抵的一个乡村所面临的教育困境。一些家长只顾打工忽视孩子的学业,很多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却无处寻求帮助。面对这种情况,闫建军开始寻求改变之路。刚考入高中那年,他开始接触一些家长。家长们跟他提到自己孩子学习上的困难,但父母本身又没多少文化,看着孩子为学习着急,家长帮不上忙更是发愁。闫建军当时想,这是以自身能力解决家乡问题的好机会,自己作为大哥哥,有能力更有义务帮助弟弟妹妹们。于是他跟家长们说,有困难就把孩子送来,他来帮助辅导。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开始,闫建军却一坚持就是6年。每个寒暑假他从早到晚都非常忙碌,其间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闫建军进入南开大学学习后,作为医学专业学生,学业任务并不轻松。然而,大学中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使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孩子圆上大学梦,用助学回馈家乡。2008年以来,连续4年的暑假,每个暑假他都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开办义务辅导班,给村里村外的孩子辅导功课。从2008年暑假辅导12人到2011年的50人,一个月下来,每天从早上到晚上,他分拨给不同年级的孩子辅导功课,晚上备课到凌晨一点多,每天只剩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选择了坚持。教室是村民捐助的自家屋子,里面没有电扇,夏天气温高时就像桑拿房。闫建军上课时经常是汗水湿透衣衫,然而,每当孩子们在课间抢着给他送纸擦汗,每当孩子们放学时很懂事地同他一块儿收拾教室,他都备受鼓舞。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他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和肩上的责任。带着这份对家乡的责任,6年来他累计辅导了150余名孩子,其中有4人已经实现了大学梦,有的打消了想要辍学的念头,有的走出贫困的阴影绽放出阳光的笑容。闫建军说,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他去关心和帮助,他的助学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多为家乡尽一份力,也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和他一起加入到农村的“助学工程”中来,为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闫建军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年患有高血压,后又转为脑血栓,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也曾因为过度劳累动过大手术,至今行动还不方便。2002年,闫建军考入县城重点中学,父母把家里仅有的几只羊卖掉给他换来学费。他没有自卑,反而在学习上更加刻苦,每天都早早去教室学习,晚上几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学校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号召全校师生捐款,使他每月能领到100元的生活费。在闫建军心中,这份来自社会的关爱,他从没有忘怀。初中二年级起,闫建军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拾荒”岁月。那时,他发现回收矿泉水瓶和演算纸能补贴生活费用,就一直坚持捡水瓶、收集废纸,直到高三,连续五年没有间断。闫建军认为:“贫困不是我们赢得别人同情的资本,我们要靠自己的奋斗改变现状。”闫建军正是通过奋斗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进入南开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闫建军经过两轮面试,成为肯德基“曙光助学金”的资助对象。这意味着他除能得到肯德基公司的资助外,4年内要在餐厅完成600个小时的工作任务。因为平时课多他都是周末上班,开始时操作不熟练,经常遭到同事的冷眼和讽刺。但他并不气馁,虚心向伙伴们请教,并多次争取锻炼的机会,很快成为主力员工。周末同学们用来休息、看书的时间他全用来打工,一连九个、十个小时实属常见。上早班时五点钟就要起来,下晚班往往到夜里十一点。多次吃不上早饭,买不到晚饭,只能在客流量少时,吃点随身带的零食。打工生活并没有打消他学习的积极性,每次打工回来尽管觉得浑身酸痛,但只要自习室还没关,他就忍着疲惫再去看书。最终,他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别人用两年、三年才完成的600个小时的工作量。除了周末打工外,他还在学校做学生工作助理,锻炼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进入大学三年多来,他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挣学费和生活费。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学习成绩从没有因为打工而受到影响,反而学会了高效率的自我管理。

【问题思考】

(1)闫建军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案例解析】

这位普通的大学生多年坚持“雷锋式”义务奉献,拥有9个月完成600小时快餐店打工的惊人业绩,更具有面对困难自强不息、乐于回馈社会的无私精神。这位内心充满力量和希望的“活雷锋”,小小年纪便经历过许多挫折和考验。闫建军最为可贵之处是面对困难从不低头放弃,更不怨天尤人,而是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奋斗,用大爱感恩的情怀助人。他践行着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服务于社会,将会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他的行为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艰苦朴素、乐观自强的优秀品质,而他自己则更愿意用质朴而又阳光的微笑,诠释那份责任和担当,追求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以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赋予生活实践以个性特征。不过,任何个体的人生意义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之上,并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价值的标准”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王恩江、王京香,北京联合大学。(根据“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闫建军事迹”,中国大学生在线2012年4月19日报道改编。)

案例39 “最美女教师”的感人事迹

【案例文本】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据佳木斯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肇事的醉酒女驾驶员精神溜号,还与车上人说话,将腿别到操纵杆上,车辆一下子就蹿了出去,与停在前方路边的另一辆客车相撞,顺势又撞到停靠在路边的同向客车及对向的一辆本田轿车。晚课放学时人群密集,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况下,她将学生奋力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佳木斯市第十九中教师王筱芊说:“当我发现张丽莉时,她已经躺在车底下了。”当时很多学生在喊:快救救老师。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最美女教师”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省主要领导要求医院全力救治张丽莉,黑龙江全省掀起向张丽莉学习的高潮,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张丽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张丽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教育部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问题思考】

(1)张丽莉老师在关键时刻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2)如何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案例解析】

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危急之中的反应,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中“舍己救人”的精神,我们的灵魂又一次受到了激烈的震荡,她那舍己救人的瞬间也成为最美丽的永恒。我们看到了太多人性的美好在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涤荡着浮躁的社会。这种美不是瞬间的福至心灵,这种奉献精神更是一种日常之美。舍己救人之前,张丽莉平日里就常为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买面包,每月资助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100元,寒暑假也不中断。从2012年开始,为了将雷锋精神刻入我们的民族基因,中央开始深入推进学习雷锋常态化,而这些最美中国人正是我们身边的“常态”雷锋。还有很多最美中国人,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有着滴水长流的爱心,日常之中默默践行着奉献奋斗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向她们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局限于物质贡献,而忽视其精神贡献。其实,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评价人生的价值,不仅要看个人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社会劳动的内容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相互转化和统一,精神贡献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应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中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察动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在坚持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其人生实践的最终结果,又要全面考察其具体的人生实践历程。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人生价值的评价”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选编与解析:王恩江、贾少英、赵婷、吴巧慧、郝卫峰,北京联合大学(根据赵展慧、陈振凯/文,“最美中国人折射民族精神”,《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5月15日报道改编。)

案例40 “工人教授”尤天军

【案例文本】

高温、高压、高噪音的工作环境,布满煤尘粉尘的锅炉设备,周而复始的工作程序……在发电厂的设备运行和检修岗位上,尤天军一干就是26年。多年的默默付出,让他自己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被交口称赞的“工人教授”,并成为宁夏唯一的十八大工人代表。当记者来到宁夏发电集团银仪电力设备检修安装有限公司六盘山基地时,担任检修维护部主任的尤天军正带领工友们对锅炉设备进行隐患排查。

这个有着一口浑厚的西北方言,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条缝的中年汉子,工作时雷厉风行,而聊天时却是慢条斯理。尤天军说:“我进电厂时才17岁,做锅炉运行专业的学徒工。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想,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定要做踏踏实实、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正是因为这个信念,他勤勤恳恳、扎实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2003年,尤天军被调到锅炉辅机班担任技术员,面对检修和运行的巨大差异,他心里有些发毛。尤天军告诉记者,那段日子里,为尽快掌握相关维修知识,他一头扎到检修知识学习中,不懂就查资料找图纸,经常吃了上顿忘下顿。为了检验学习效果,他几乎天天泡在现场,跟踪设备运行状态,研究细微的异常和缺陷。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了,设备出现的毛病在尤天军那里总能“手到病除”。2004年,尤天军所在的宁夏中宁电厂新机组投产发电,但磨煤机漏粉、磨损等缺陷屡屡造成设备跳停,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查出原因,尤天军和工友们天天坚守在设备现场,在磨煤机上爬上爬下。每次设备一停,他们便钻进磨煤机里。尤天军说:“刚停下的机器里面到处都是煤粉,热得要命。鞋底再厚,余热也能马上穿透,烫得人站一会儿就得挪一下脚。安全帽里、脸上、脖子里、耳朵里、鞋里、衣服兜里到处都是煤粉,有时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不过,通过多次实地查看分析,他终于找到了设备频繁漏粉的原因。他们给磨煤机拉杆戴了一个“锥行帽”,消除了磨煤机频繁漏粉的缺陷,同时,拉杆填料环的寿命也由过去的3个月延长到1年多,每年可节约燃油费用近百万元。这项技术改造获得自治区“创双优百项成果奖”,并在全区同类机组进行推广。这次技术改造的成功,让大家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多年来,让尤天军最自豪的就是他和工友们对设备进行的一次次技术革新。仅2010年,他就完成技术改造24项目、“五小创新”14项,为电厂节约200多万元。

在艰苦的工作中,尤天军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事事都要干在先。六盘山基地的炉务班检修工吴副民说:“每次要加班,尤主任总是主动带头。别人休息了,他却常带着辅机班的兄弟们在厂里忙碌。工作的时候,他一丝不苟,不带半点含糊。”检修维护频率很高,尤天军经常两头不见太阳,一两个月回不了家。谈到家人,尤天军叹了口气说了一句话,“没办法,厂里的活儿等着我干呢。”就是这样一个刚毅果敢的西北汉子,把奉献看得很重很重。在一次工作汇报会上他动情地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产生撼天动地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勇于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问题思考】

(1)尤天军的事迹说明了什么?

(2)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案例解析】

尤天军从小立志要做踏踏实实、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会岗位的实践中获得了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对大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专题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案例来源】

案例的设计与撰写:郝丽媛,北京联合大学。(根据马俊、赵国华/文,“‘工人教授’尤天军:融入集体才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法制日报》2012年9月17日报道改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