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没什么不好,多结交有本事的人
按中国传统心态来看,社交不应该有目标,应该“以情会友,别无所求”,应该奉行一种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注重了交往对象的使用价值,然后想方设法接近他、利用他,这就被认为“太势利”。
根据现代社会的交际观念,社交有三个基本目标。我们不能只强调信息共享、情感沟通而拒绝相求相助,我们不能把相求相助都当成“势利”来看待。
我们不妨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情感沟通,也不能与你相求相助,你会与他交朋友吗?恐怕不会。可见,人际交往还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现,拒绝目标,也就是拒绝交往。
建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分式来说明。首先,要认清目标,接着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最后与之联系,建立关系。也就是说:
目的+有相同需求的人=关系
有人单靠直觉建立关系;有人则要努力不懈,才能拓展一点关系。前者往往难以预料结果如何;后者比较知晓拉关系的“天时地利”。(www.xing528.com)
“关系”通常要花一点功夫才能取得。一家公司若在两个月内即将面临大裁员或破产的打击,员工应该早有所闻,有人像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则已悄悄地打电话联络,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以免和公司“同归于尽”。这些人一定比慌张失措的同事先找到工作,之后也会继续靠“关系”,追求更卓越的生涯。
事实上,关系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线。和外界保持某种程度的“关系”,消息才会灵通。要是问他们这些“关系”是怎么来的,恐怕他们也答不上来。这种事并非是鬼鬼祟祟、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一般人成功的秘诀。他们了解“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也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后,练就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得到情报的神功。
善于拓展关系的人,是标准的社交高手,不管是在宴会、洽淡公事或私人聚会上,总是会掌握时机。对这些“沟通大师”而言,人生就是一场历险记——会议室、酒吧、街角、餐厅,甚至在澡堂里,处处都可以“增广见闻”。只要你多走动必有收获。
最会拉关系的人,不但舌灿莲花、左右逢源,而且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们就是天生的侦探或是记者,不然也应颁给他们“社会学”荣誉博士。
总而言之,人总是在心里更多地想“关系”有无用
处,看看是否能从对方的需要上做些文章,让对方欠自己的人情,以使关系套牢。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