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处长江流域中游,这里气候宜人,水土丰美,是远古人类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
迄今为止,华中已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的旧石器遗物,其发展序列相当完整,说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远古人类就已在这里生息繁衍了。在湖北,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长阳、大冶和郧西、郧县等地都有重大的发现[8];在湖南,自从1987年首次在新晃发现旧石器遗存以来,至今已发现近200个遗址,范围广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平原,尤其集中在湖南西部的沅水和澧水流域[9];江西地区的旧石器也有零星发现。尤为可喜的是,在一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古人类化石。
(一)旧石器时代华中地区发现的古人类
郧县人。1975年发现于湖北郧县龙骨洞,发现了三枚猿人牙齿化石,共存物有经人工打击的石核和20多种动物化石。其年代与蓝田猿人相当或稍早。[10]
郧西人。1976年发现于湖北郧西县白龙洞,共发现了六枚猿人牙齿化石,共存的动物化石与前者大致相同,年代亦大致相当。[11]
长阳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鄂西清江流域的长阳县赵家堰龙洞,发现的化石为1块左侧颌骨断片连同两颗牙齿,还有1颗前臼齿。长阳人已进化到早期智人阶段,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12]
(二)华中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后,华中考古发现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覆盖面也更广。
1.彭头山文化
首先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目前发现的遗址往南不出澧水北岸,往北可能到达邻近的湖北境内。其年代大约在距今9000~82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发现有磨制石器和陶片,并发现了丰富的稻作遗存和大型的居室遗址。[13]这说明彭头山文化的主人已懂得栽培和种植水稻(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发展起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
2.石门皂市下层文化
截至目前为止,已发现遗址近20处,分布地域较彭头山文化大大扩展,有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常德、桃源、南县等县市,即包括澧水中下游和沅水下游。其文化仍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不多且种类单调,但陶器制作比彭头山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器形较规整,胎壁较薄和均匀。其年代在距今000~7000年。[14]
3.城背溪文化
最早发现于湖北宜都县境内,是长江三峡峡口一带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代表,年代在距今7000年以上。其文化特点,磨制石器多石斧,陶器多夹砂红褐陶,并已采用泥片贴筑法制作。[15]
4.大塘文化
首先发现于湘江中游的长沙县南托大塘,属于该文化的遗址目前发现的还有湘潭县老虎坑、汨罗县附山园和茶陵县独岭坳。所出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褐陶为主,器表纹饰多为篦点连成的细线,然后构筑成水波纹、横人字纹、圆圈纹等图案。陶器火候较高,质地较坚硬,胎的厚度较均匀。其年代与皂市下层文化同时或稍晚。[16]
5.大溪文化
以1958年首先发现于四川巫山县大溪而得名。目前发现的属于该文化的重要遗址有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枝江关庙山、江陵毛家山,湖南安乡汤家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17]其范围跨越了长江南北,但主要在长江两岸,西自三峡,东至洪湖西岸。其文化特点、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石器有石斧、带肩石锄等,晚期还出现圭形石凿和较厚的穿孔石铲;房屋建筑采用编竹夹泥的方式,内外焙烧。地面铺垫红烧土块,墙基和立柱下的沟、洞也常填筑红烧土,说明已知道防潮技术;陶器为手制,流行泥条盘筑,不规范,晚期出现了慢轮修整。多泥质红陶和黑陶,红陶表面多施以鲜红或深红的陶衣。圈足器特别发达,同时有相当多的圆底器。从发现的大型公共房屋来看,大溪文化的母系氏族社会已相当发达。其年代在距今6300~5300年。
6.屈家岭文化
1955年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18]屈家岭文化的范围要比大溪文化的范围扩展了很多。北面伸至原属仰韶文化的部分地区,达到河南的南阳地区,南界至少到了洞庭湖东岸,东界到了黄冈和黄石一带,西界直到三峡。其典型遗址主要有:湖北京山朱家嘴、郧县青龙泉、房县七里河、河南淅川下王岗等。[19]屈家岭文化分布范围广阔,地区差异较大,而且带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因此很难概括它的特点和全貌。大体说来,这个时期,在原始农业中已经普遍种植了水稻,所出土的石器工具也多与水稻种植有关,如翻土用的扁平钻孔石铲等;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胎壁均匀,大部分器形规范化;出土有石祖或陶祖,说明盛行男性崇拜;房屋建筑出现了长方多间的复杂结构,有70~80平方米,多至29间的。说明屈家岭文化可能已步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其年代距今5000~4600年。
7.石家河文化
1956年首先发现于湖北天门石家河。此前学术界或称之为青龙泉三期文化、湖北龙山文化、长江中游龙山文化。何介均先生主张命名为“石家河文化”。其文化范围北至河南南阳盆地中、南部,东北越过武胜关,东至鄂皖边界,南到沅水和湘水中游,西至三峡峡口。典型遗址主要有随州西花园、大悟吕王城、天门石家河、当阳季家湖、通城尧家林、湘乡岱子坪等。[20]石家河文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原龙山文化相近。出土的大量红陶小杯应是作饮酒用,说明粮食生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较多的剩余;随州西花园出土的一件红陶小杯上发现了规整的云雷纹,天门邓家湾遗址出现了铜块和孔雀石,透露出石家河文化可能已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在多处墓地中,出现了贫富悬殊、等级分明的现象,说明石家河文化已出现了社会分层现象,处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前期。其年代在距今500~4200年。
何介均先生认为,从彭头山文化到石门皂市下层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存在着密切的继承发展联系,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1]这就是说长江中游两湖地区的文化从萌芽期开始即自成一发展序列。当然,它并没有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是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如北方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繁荣发展的。
8.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万年县城东北15千米的小河山,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距今在9000年前后。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而且比较粗糙,器类也简单;陶制以夹红陶为主,陶色不纯,内壁凹凸不平,表现出明显的原始性。未见确凿的家畜骨骼。结合出土工具分析,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22]
9.山背文化
以江西修水县山背村遗址命名。1961年首次发现。出土石器有石锛、石刀、石斧、石铲等,陶器以夹砂红陶居多;居址为地面建筑,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筑墙泥土中掺有稻壳、稻秆。反映出当时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23]
10.樊城堆文化
1977年首先发现于江西樟树市(原清江县)三桥乡庙下村附近。据近年调查发掘,该文化的南界可达于都,北界到达长江南岸,是分布于赣江—鄱阳湖水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重要遗址有:营盘里、筑卫城、盘子岭、凤凰山等,均在今樟树市境内。该文化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以鼎、豆、罐为主要器形,并盛行三足器,有为数不多的几何印纹陶;石器有石锛、石刀、石铲等。(www.xing528.com)
上述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示了远古时代华中原始族群灿烂文化的风貌,并向我们揭示了该区土著族群文化与邻近地区如中原地区、吴越地区、岭南地区古代族群文化的悠久联系。
(三)华中地区的远古原始族群
1.三苗氏
三苗是传说中广泛分布于南方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原始族群。《战国策·魏策一》载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安徽龙感湖、大官湖一带,与今鄱阳湖隔江相望;衡山为今大别山或桐柏山,文山无考。也就是说,传说中的三苗主要活动于今江汉平原以东至江西北部地区。
在传说中,三苗氏是一个比较强大而先进的族群。《墨子·尚同中》云:“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表明三苗社会政治已进入较发达的形态,出现了刑法。
三苗氏与北方的炎黄集团的接触早就开始了,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双方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过这种关系在传说中主要以战争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传尧时曾出兵丹江流域,以征服南蛮。《吕氏春秋·召类》云:“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丹水为今汉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南蛮是以三苗氏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尧的这次军事行动很可能取得了胜利,因此《史记·五帝纪》有尧“迁三苗予三危”的记载。
舜也曾出兵征三苗。《吕氏春秋》上条引文下又说:“舜却苗民,更易其俗。”看来这次苗民败得更惨,一些被征服者被迫接受强制同化。舜的这次南征很可能深入到了江汉平原甚至更远,所以现在湖南一带流传有关于舜的传说。最动人的莫过于舜南征不归,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追踪南下,到洞庭之滨得知舜的死讯后殉情于潇湘之间的传说。
禹时炎黄集团继续攻打三苗。《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苗师大乱,后乃遂几。”
经受炎黄集团数次大规模的打击后,三苗确实衰落下去了。他的后裔,或者并入后起的楚民族,或者辗转退入山区,发展成后来的苗瑶等民族。而历次的战争,也把北方炎黄文化扩散到了江汉以南地区,加速了两湖地区的文化融合。
2.廪君蛮
廪君传说始见于先秦人所著的《世本》,《后汉书·南蛮列传》将其系统化: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晖氏、相氏、郑氏。皆出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皆沈,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
这是关于巴人起源传说的较为系统的记载。其发源地的武落钟离山,据考证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可以据此认为今鄂西的清江流域是古代巴人的发源地。
从传说可见巴人集团主要由五个氏族或部落组成,五姓中巴姓处于最高的统治地位,独用红色作标志,其余四姓处于依附地位,皆用黑色。
3.盘瓠蛮
盘瓠传说仍流行于今天苗瑶畲诸族中。《后汉书·南蛮列传》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南侵,而征伐不魁。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以少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
高辛氏即传说中的帝喾。这个传说反映了盘瓠蛮与中原炎黄集团悠远的联系。
相传武陵郡地之武溪,为盘瓠蛮的发祥地。《水经注·沅水》说武溪源出武山,“水源石上有盘瓠迹犹存”。武溪流经今湘西吉首市和泸溪县。说明湘西地区从远古时候起,即为人类重要的生息繁衍之区。
4.烈山氏
烈山氏是中原炎黄集团的炎帝族向东迁徙过程中分布最南的一支。烈山,又作历山,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内。
烈山氏是一个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氏族,传说其首领柱,曾被祀为稷,即掌管农业的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由于烈山氏善于农耕,因此,当更具神格的农业之神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出现后,柱发明农业的荣光逐渐被他掩盖了,柱也就成了神农。[24]《国语·鲁语上》韦昭注即云:“烈山氏,炎帝之号也。”今湖北随州市有炎帝陵,这个炎帝陵即是以柱为炎帝的结果。
5.祝融氏
这是与南方江汉地区有密切联系的传说中炎黄集团的一支,被后来的楚民族指认为自己的先祖。
祝融是古代传说中的火正,是司火的官或神。由于这个职位长期由一个部落或氏族的酋长世袭,因此这个部落或氏族被称为祝融氏。
传说祝融是颛顼之后。《山海经·大荒西经》云:“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个祝融的名字,史书有的说叫重,有的说叫黎,有的又说叫重黎。这并不重要,关键都是说他是颛顼之后,因居“火正”而被名为祝融。重黎死后,又有其弟吴回“复居火正为祝融”[25]。
祝融氏的发祥地在郑,[26]约在今河南新郑县一带。他的后代十分繁昌。《国语·郑语》说有八姓,即己、董、彭、秃、妨、曹、斟、芈。《史记·楚世家》不提祝融八姓,但说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芈姓。他们广泛分布于中原地区,北自晋南,南至鄂北,西起豫西,东达鲁西。[27]其中与华中地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芈姓季连这一支。
季连是陆终的幼子,可能即是祝融部落最后分裂出来的氏族。祝融部落曾经盛极一时,到夏代以后,由于受到强国大族的打击而逐渐分崩离析,部落离散。少子季连这一支离开中原,历经千辛万苦向西南迁移,最后在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的丹水流域定居下来,并逐渐与当地的苗蛮部落相融合,发展成后来的楚民族。这就是《史记·楚世家》所说的“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